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春節一般是幾月幾日

春節一般是幾月幾日

春節是每年的農曆正月七年級。春節是指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也就是“年節”,2020年春節是2020年1月25日,也就是農曆七年級,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正式結束。

春節一般是幾月幾日

2021春節是在幾月幾日

2021過年是2月12日,星期五,辛丑年(牛年)正月七年級。 

農曆正月七年級是春節,俗稱“過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歲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

春節的起源藴含着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藴。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地方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佈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着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依據斗轉星移定歲時,“斗柄回寅”為歲首。“斗柄回寅”大地回春,終而復始,萬象更新,新的輪迴由此開啟。

在傳統的農耕社會,立春歲首具有重要的意義,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首節俗文化。在歷史發展中雖然使用曆法不同而歲首節慶日期不同,但是其節慶框架以及許多民俗沿承了下來。

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七年級,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春節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親朋團圓、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個國家和地區把中國春節定為整體或者所轄部分城市的法定節假日。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過年是幾月幾日?

“過年”是農曆正月七年級,即春節。

春節(Spring Festival),即中國農曆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歲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藴含着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藴。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地方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佈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着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過年的風俗

1、拜太歲

拜歲,年俗活動之一。在歲首早上迎新歲,拜祭“歲神”。“歲”又名為“攝提”、“太歲”,上古紀元星名。太歲也是民間信仰的神靈。歲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紀年法為運轉週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歲神當值,在當年當值的太歲謂之“值年太歲”,是一歲之主宰,掌管當年人間的吉凶禍福。

2、拜年守歲還要吃餃子

中國人對餃子是情有獨鍾,既是中華美食的象徵,也與“交子”諧音,能帶來不錯的財運。而春節也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守歲留福氣、給親人拜年相互祝福也是必不可少的風俗習慣,能夠促進親人之間的感情。

3、打掃房間除晦氣

就是掃除灰塵的意思,因為“塵”與“陳”諧音,在春節的時候除陳布新其用意就時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以求來年好運富貴的寓意,是寄託人們期望的春節風俗。

春節是每年的幾月幾日

春節俗稱過年,即農曆新年,每年的農曆正月七年級,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是中國人舉國歡慶的節日,全家團圓的日子。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從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小年”開始,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春節是人們增進感情的紐帶,讓大家能夠在這個歡樂祥和的節日裏相聚。節日的問候,傳遞着親朋鄉里之間的親情倫理,維繫着春節得以持續發展。

年前,打掃乾淨房屋並進行裝飾,在新的一年到來之前,把家中打掃乾淨,我們把這叫做“掃塵”,掃塵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以祈來年清平吉祥。還要在家中儘量多的換上紅色的裝飾品。

臘月廿三或廿四祭祀灶王爺。祭灶的時候要供點食物,要把灶台清洗乾淨,許多家庭在廚房裏都會貼張灶神的畫像。

除夕時吃一頓傳統的年夜飯,菜式也是傳統的,但由於不同地方的習俗不同,就不贅述。除夕的晚上,大多數人會尊從守歲的習俗,除夕當晚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大年七年級的清晨,為了新的一年有好兆頭,先放爆竹,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訪親朋好友,是整個春節期間最為重要的事了。平常一年到頭難得見上一面的親戚、朋友,在過年期間好好的聚一下,增進感情。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也就算到了春節的尾聲,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鬧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顧名思義,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傳統風俗了,猜燈謎、賞花燈也都是在元宵節可以進行的活動。

標籤: 幾月 幾日 春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xydzn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