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急行軍一天多少公里

急行軍一天多少公里

急行軍一天多少公里的答案是:50到60公里

急行軍一天多少公里

“強行軍”強調行軍強度,指在惡劣環境和緊急情況下高速度、長時間的連續行軍。通常在這種行軍方式下,官兵的身心承受力達到極限。急行軍和強行軍是兩個意思相近的概念,上世紀60年代,我軍逐漸以“強行軍”這個術語代替“急行軍”。

急行軍一天50到60公里。急行軍指在惡劣環境和緊急情況下高速度、長時間的連續行軍。一般是輕裝狀態下。“急行軍”強調行軍速度,強調部隊以最快的速度行軍,是緊急情況下的行軍方式之一。

在古今中外的戰場上,衡量一支軍隊戰鬥力的重要標誌,就是“急行軍”的能力。確切説,軍隊能不能打,夠不夠精鋭,先要看“能不能跑”。

這個道理,早在中國春秋戰國時,就早已深入人心。比如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的春秋名臣管仲就認為,軍隊要打勝仗,就得“進退若雷電,而無所疑匱,一氣專定”。但不管是進是退,首先就得能跑。所以管仲軍事理念裏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教其足以進退度”。同樣完成春秋霸業的吳王闔閭,也是花了七年時間打造一支五百人的精兵。這支曾創下長途奔襲滅楚奇蹟,貢獻“如火如荼”成語的部隊,也能做到“奉甲執兵奔三百里而舍焉”。

而如果對照中國古代軍隊裝備的演變史的話,就知“魏武卒”這個“奔跑”,到底有多難。隨着古代兵器裝備的演進,士兵的盔甲負重也越來越高。比如在宋朝,一個全副武裝的精鋭宋軍,僅盔甲就重達五十斤以上。明七年級個士兵,連盔甲帶武器糧食加起來,負重也多達八十八斤。後來隨着等裝備的普及,士兵們也“減負”,鴉片戰爭前一名披甲的士兵,盔甲重量也減到了24斤。但即使如此,“負重跑”的壓力,也是相當大。

而且,一支軍隊能不能跑,當然不止要看選兵,更需要有嚴格的訓練條令。比如北宋的禁軍。軍人出身的宋太祖趙匡胤,不但以嚴格標準進行全國海選,組成二十萬人規模的禁軍。訓練更是抓得緊:領着高工資的禁軍士兵,每天都要“早教習閲,無得翻休”。等於天天都要嚴格訓練。重要的一條訓練項目,就是“練跑”。

如此練法,效果也極好。比如宋太宗年間,宋遼戰爭爆發,兵鋒直指燕雲十六州的宋軍,從鎮州出發直撲幽州,十天狂奔了五百里,且沒顧上休息就與遼軍交戰,又把遼軍打了個稀里嘩啦。所以素質強大,也叫遼國一度嚇破了膽。如果不是接下來“軍事愛好者”宋太宗一頓作死瞎指揮,這叫北宋歷代皇帝悵恨了一個半世紀的幽雲十六州,原本應順風順水拿下。

標籤: 急行軍 公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x4nwd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