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上燈節是什麼節日

上燈節是什麼節日

上燈節是中國傳統民俗節日。“上燈”的風俗始於漢朝,曾在兩廣地區非常流行,如今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岑溪、藤縣、容縣、富川、桂平等桂東地區及廣東省部分地區延續了這種風俗 ,尤以廣西岑溪市舉辦的“上燈節”最為隆重。一般上燈節為期五天,分三個步驟,在正月初十零時開始“上燈”,正月初十到十六“暖燈”,正月十六“落燈”。某些地區在正月初九或十一或十二或十三"上燈“,正月十五或十六"落燈"。

上燈節是什麼節日

節日起源:

“上燈”這一風俗始於漢朝,據《岑溪縣誌》記載,每年正月初十,添了户(即生了男孩)且為當年正月初十前出生、已滿月的人家,都要在這一天懸燈慶祝(正月初十前出生但未滿月的男孩,要到下一年的正月初十才掛燈,叫“上老燈”)。粵語中“上”是“掛起”之意,“燈”通“丁”,故生男孩亦稱為添丁,諧音“添燈”,俗謂“上燈”。

上燈節是什麼節日 第2張

慶祝步驟:

首先是“上燈”——將近正月初十日零時,“燈頭阿爸”(男孩父親)就要從自己的家門開始放鞭炮,一直放到本村社根,祭拜之後將花燈盞懸於燈棚。負責寫族譜的長輩見到花燈後,就會把花燈上男丁的名字寫到族譜中。“上燈”這天,“燈頭”要先拜列祖列宗,接着拜長輩,長輩則給“利是”表示祝願,“燈頭”家設宴招待,是謂“請燈酒”。上了燈,接下來的幾天就要“暖燈”了,從正月十一到十五,“燈頭阿爸”早晚都必須到社根上香、添油,一則保證花燈日夜不熄,二則以表添丁祝酒、香火不斷之意。最後是“摧燈棚”,又稱“落燈”。到了正月十六日,“燈頭阿爸”殺雞敬奉祖宗和社公之後把花燈盞取下,掛回本宗族的祠堂或自家廳堂裏,寓意父母已將祈願告知天神,希望天神保佑自己的小孩健康成長。

標籤: 燈節 節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wn6r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