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天下有道

天下有道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原文:

1、原文: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譯文:

儀這個地方有個長官請求見孔子,他説:“只要是君子到這裏來,我從沒有見不到的。”孔子的隨從學生引他去見了孔子。他出來後(對孔子的學生們)説:“你們幾位何必為沒有官位而發愁呢?天下無道已經很久了,上天將以孔夫子為聖人來號令天下。”

2、原文: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譯文:

長沮、桀溺在一起耕種,孔子路過,讓子路去尋問渡口在哪裏。長沮問子路:“那個拿着韁繩的是誰?”子路説:“是孔丘。”長沮説;“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説:“是的。”長沮説:“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問桀溺。桀溺説:“你是誰?”子路説:“我是仲由。”桀溺説:“你是魯國孔丘的門徒嗎?”子路説:“是的。”桀溺説:“像洪水一般的壞東西到處都是,你們同誰去改變它呢?而且你與其跟着躲避人的人,為什麼不跟着我們這些躲避社會的人呢?”説完,仍舊不停地做田裏的農活。子路回來後把情況報告給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説:“人是不能與飛禽走獸合羣共處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羣打交道還與誰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會與你們一道來從事改革了。”

天下有道

3、原文: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di)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闢之,不得與之言。

譯文:

楚國的狂人接輿唱着歌從孔子的車旁走過,他唱道:“鳳凰啊,鳳凰啊,你的德運怎麼這麼衰弱呢?過去的已經無可挽回,未來的還來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執政者危乎其危!”孔子下車,想同他談談,他卻趕快避開,孔子沒能和他交談。

4、原文: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譯文:

子路跟隨孔子出行,落在了後面,遇到一個老丈,用枴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問道:“你看到我的老師嗎?”老丈説:“我手腳不停地勞作,五穀還來不及播種,哪裏顧得上你的老師是誰?”説完,便扶着枴杖去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殺了雞,做了小米飯給他吃,又叫兩個兒子出來與子路見面。第二天,子路趕上孔子,把這件事向他作了報告。孔子説:“這是個隱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裏,老丈已經走了。子路説:“不做官是不對的。長幼間的關係是不可能廢棄的;君臣間的關係怎麼能廢棄呢?想要自身清白,卻破壞了根本的君臣倫理關係。君子做官,只是為了實行君臣之義的。至於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5、原文: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譯文:

子路夜裏住在石門,看門的人問:“從哪裏來?”子路説:“從孔子那裏來。”看門的人説:“是那個明知做不到卻還要去做的人嗎?”

天下有道 第2張

孔子簡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世稱“孔聖人”。

孔子在政治上主張“為政以德”,把“德”“禮”作為首要的統治手段,要求以德治民。在教育上,孔子主張“因材施教”;學習方法上主張“學思結合”。

標籤: 有道 天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rwzg2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