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一寸多少釐

一寸多少釐

一寸多少釐的答案是:約等於3.33釐米

一寸多少釐

寸是中國古代就已經出現的度量的標準,它與尺、丈組成了一套衡量長度的系統,之間存在十進制關係。是中國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英寸是英國使用的度量的標準,如今在世界各地也均有使用,它們的區別就在於長度不同。

英寸“inch”一詞來自古英語“ynce”,其來自拉丁語“uncia”(意為“十二分之一”)。14世紀時,英王愛德華二世頒佈了“標準合法英寸”。其規定為:從大麥穗中間選擇三粒最大的麥粒頭對頭排成一行的長度就是1英寸。

釐米(centimeter)是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米的百分之一,英語符號即縮寫為:cm.,1釐米=1/100米。1cm(釐米)=10mm(毫米)=0.1dm(分米)=0.01m(米)。

國際單位制選擇了彼此獨立的七個量作為基本量,第一個就是長度。它的基本單位名稱是米,符號是m,而釐米不是國際單位。

長度單位是指丈量空間距離上的基本單元,是人類為了規範長度而制定的基本單位。其國際單位是“米”(符號“m”),常用單位有毫米(mm)、釐米(cm)、分米(dm)、千米(km)、米(m)、微米(μm)、納米(nm)等等。長度單位在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幾何量計量又稱長度計量,是我國起步比較早,發展比較快,技術比較成熟的一項科學。我國是一個著名的文明古國,有着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計量測試技術就是這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為計量學中的幾何量計量更有着悠久的發展歷史。早在商代,我國即開始有象牙尺,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制,己有互換性產生的萌芽,這從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出土的箭族的弩機己得到證實。公元1600年前後,我國就開始發展長度和計時計量。而長度計量即幾何量計量的基本單位就是米。

計量單位是人們選定的用於計量某類可測量大小的一種尺度,它的量值由該單位的定義決定。體現單位定義所給定的量值,具有最高準確度的實物標準,叫做該單位的計量基準。

很早以前,人們以人體作為標準確定度量長度的單位。

三千多年前,用人的前臂作為長度單位叫“腕尺”。

公元前6世紀將一個人向兩側伸展手臂,兩個中指尖的距離定為長度單位1英尺。古羅馬愷撒大帝時代規定,把羅馬士兵行軍時的1000步定為1英里。公元8世紀末,羅馬帝國的查理曼大帝把他一隻腳長定為1英尺。9世紀,撒克遜王朝亨利一世規定,他的手臂向前平伸,從鼻尖到指尖的距離定為l碼。10世紀,英國國王埃德加把他的拇指關節之間的長度定為1寸。

相傳我國古代大禹治水時,曾用自己的身體長度作為長度標準,進行治水工程的測量。唐太宗李世民規定,以他的雙步,也就是左右腳各走一步作為長度單位,叫作步,並規定一步為五尺,三百步為一里。後來又規定把人手中指的當中一節的長度定為1寸。

到了18世紀,人們開始感到這種用人體作為長度標準缺點很多,迫切希望找到一種長度固定不變的度量單位,終於想到了地球。

我國清朝康熙皇帝規定取地球子午線1度為200裏,每裏為1800尺。

1789年,法國科學院的著名數學家達蘭貝爾和海謝茵通過實地測量,得出1米等於0.512074督亞士(法國古尺)。

1875年,17個國家的外交代表在法國巴黎簽署了“米制公約”,正式確定米尺為國際通用尺。

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上,決議廢除1889年以來所沿用的國際米尺原型,把同位素氪-86原子放電時產生的一種橙色光譜波長的1650763.73倍作為1米。這種光米尺的精確度很高,誤差只有十億分之二。

標籤: 一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rpw6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