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余光中《鄉愁》讀後感怎麼寫

余光中《鄉愁》讀後感怎麼寫

余光中《鄉愁》讀後感怎麼寫

余光中《鄉愁》讀後感範文《鄉愁》全詩共四節,一方面,詩人以時間的變化組詩: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四個人生階段;另一方面,詩人以空間上的阻隔作為這四個階段共同的特徵:小時候的母子分離——長大後的夫妻分離——後來的母子死別(這是一種特殊的“分離”)——現在的遊子與大陸的分離。詩人為這人生的四個階段各自找到一個表達鄉愁的對應物:小時候的郵票——長大後的船票——後來的墳墓——現在的海峽。這樣我們看到這首詩構思的巧妙,四節詩以時空的隔離與變化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如油畫的着色,那色彩便是鄉愁,層層加深。

1、小時候離家讀書,鄉愁唯有通過那小小的郵票以寫信的方式,來向母親訴説心中的思念。

2、這思念的對象既是母親,也是故鄉。

3、在這裏,故鄉即母親,母親即故鄉。

4、長大後,為生活所驅遣而奔走他鄉,這時候,除了對母親的思念,又增加了對愛人的惦念,所以,那縷縷鄉愁,便只有寄情於那一張張來來回回的船票。

5、到後來,時空的隔離再也得不到溝通,一方矮矮的墳墓,把我與母親——生者與死者,永遠地隔開了!詩到了這裏,感情加重,悲劇氛圍更強,載不動,許多愁。

6、而現在,那一灣淺淺的海峽,不僅把我與祖國故鄉隔開了,而且無法逾越。

7、到這裏,詩人的鄉愁得到了昇華,由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國之思。

8、這首詩的形式美非常突出:一是結構上寓變化於統一,節與節、句與句均衡對稱,但整齊中又有參差,長句與短句互相變化錯落,體現了自由詩的特點;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詞的重複和疊詞的運用,在音樂上造成一種迴環往復、一唱三歎的旋律,給全詩營造了一種低迴悵惘的基調。

9、余光中先生的《鄉愁》簡潔而有韻致的美讓人感動,讀完後對於詩歌所傳遞的那份思念似乎也有了切身體會,詩不長,卻很意味深長,是值得一讀的好詩。

10、余光中《鄉愁》讀後感範文最初讀《鄉愁》這首詩,是在電視上聽温總理讀最後兩句,當時覺得這兩句道出了愛國志士對祖國統一的祈盼。

11、這首詩濃縮了老先生一身的情感,童年、愛情、親情、愛國情,婉婉道來,讓人禁不住遐想詩句背後的故事,並對老先生人生經歷中這些最難忘的情結產生共鳴。

12、接着就迫不及待的再讀一遍,才發現他表達出的這幾種情結,原本就是當代普通中國人一生的經歷。

13、有人説鄉愁是一種文化,老先生描寫的四個場景都讓人聯想到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14、童年的郵票讓人想起當時郵票作為新事物被大眾關注(連小孩也參與其中)的郵票文化。

15、船頭的新娘讓人想起中國傳統用同舟共濟來形容恩愛夫妻的愛情文化。

16、在墳頭懷念母親展現出中國人追思親人的祭拜文化。

17、淺淺的海峽阻隔兩岸讓人想到中國歷史上分久必合的統一文化。

18、離鄉的人鄉愁,經過一個甲子的歲月,親人的'印象也許會變得模糊,但故鄉的文化被代代相傳下來,這種文化常常讓散落海外的華人子弟不辭萬里奔波,到炎黃故里探尋祖輩的足跡,最終形成一種華人特有的尋根文化。

19、短短的幾句話,沒有華麗的詞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20、前後四句每句都把鄉愁比作一個具體的事物,形象生動,並用我在這頭和思念的人或事物在那頭做進一步的描述(或者説是應答),這頭和那頭的呼應突出了老先生和思念的人或物之間的距離,正是這時空阻隔的距離產生了無盡的鄉愁。

21、四句話的對仗也十分工整,讓人想起唐詩宋詞和對聯的嚴謹。

22、這是一首簡單明瞭的詩,普通大眾的詩,也是寓意深刻的詩,所以註定要廣為流傳。

23、有人説人生如夢,歲月如歌,我要説人生如夢,歲月如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o0w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