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夏至有哪些稱法

夏至有哪些稱法

夏至又稱為“夏節”、“夏至節”,是古時的叫法。古人很重視夏至節,每到這一天,很多人都會拜神祭祖,以祈求消災年豐。民間流傳這樣一個説法:“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

夏至有哪些稱法

“夏至”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 夏至節 ”。古人説:“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太陽運行至黃經90°時為夏至交節點,一般在公曆6月21-22日交節。夏至這天,太陽直射 北迴歸線 ,此時 北半球 各地的 白晝 時間達到全年最長,且緯度越高白晝越長。對於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説,夏至日也是一年中 正午太陽高度 最高的一天。

今日5時44分

迎來夏至節氣

伴着炙熱的朝陽

一年中最熱的時期還有30天左右就要到了。

夏至是晝夜變化的界限

北半球迎來白晝最長的一天

過了這天,太陽將走“回頭路”

白天漸短,黑夜變長

炙熱的陽光烘烤大地

習習的南風送來水汽

悶熱、潮濕是最明顯的特徵

雷陣雨是最常見的天候

強對流天氣驟來疾去

有“田野兩側、晴雨各半”的景象

江南降水持續不停

造成器物、食品發黴的現象

被人戲稱是“梅雨”也是“黴雨”

仲夏的雨,來去匆匆

像一個盛滿清水的盆

突然被打翻

天空瀉下銀珠萬粒

可就在一瞬間

模糊了綠樹濃蔭

壓低了荷田萬頃

夏至有三候

一候鹿角解

夏至前後

鹿角開始自然脱落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這些小精靈穿梭在密林

給夏日帶來一份別樣驚喜

二候蟬始鳴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蟬鳴聲聲

是你我雙耳邊、回憶裏的背景音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

在仲夏的沼澤地

或水田中出生

在炎熱的仲夏

喜陰生物開始悄然出現

為季節的輪迴埋下伏筆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唐) 杜甫《夏夜歎》節選”

茂密的樹林

承映着稀疏的月光

夏夜很熱鬧

有蛙鳴、有蟲叫

有微風拂過樹葉的簌簌響

可身處自然的你我

卻從不煩惱於眼前的嬉鬧

“微風忽起吹蓮葉,青玉盤中瀉水銀。

——(唐)施肩吾《夏雨後題青荷蘭若》節選”

一陣驟雨過後

水珠躺在蓮葉懷中

愜意沐浴着陽光

哪想一陣風來

猛地一陣搖晃

它們就這樣摔了個踉蹌

“啼鳥一聲呼夢斷,依然書卷在牀頭。

——(宋)陸游《夏日雜題》節選”

在夏日的光景中靜心讀書

睏倦了,便好好睡一覺

小憩被鳥兒吵醒時

手裏還捧着可心的書籍

也是一種幸福

夏至時節

晝長夜短,天氣炎熱

夜間睡眠多有不足

每天應安排短時間的午睡

以促進體力和精力的恢復

小扇引微涼

悠悠夏日長

每個季節都有專屬於它的時令密碼

當你用心尋找

便會發現苦燥時的清泉

熱浪中的清風

夏至節氣介紹

夏至又被叫“夏節”、“夏至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古時民間“四時八節”中的一個節日。夏至的時候太陽是位於黃經90度,時間為6月21日至22日。每到夏至這天,太陽幾乎是直射在北迴歸線上,北半球的白晝時間到達全年最長。

夏至有什麼習俗

給牛改善伙食

夏至時節,人們也不會忽略了家裏的牲畜,比如給牛改善伙食就是夏至的傳統習俗。煮麥仁湯給牛喝下,可以讓牛更強壯,幹起來活來更有力氣。

祭神消災

夏至在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這一天普遍受到人們重視,古人們都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

吃麪

夏至面和冬至餃子一樣,從古至今都很盛行,民間人民在夏至這一天一定要吃麪,無論是涼麪還是湯麪,反正吃麪就對了。

吃雞蛋

夏至時節屬於伏日天,俗謂之“苦夏”,人們往往胃口不佳,在山東的某些地方就有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的飲食,夏至早晨吃雞蛋不吃其他食物。

夏至又稱夏至節的典故

夏至為什麼又稱夏至節。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古時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周禮·春官宗伯第三·司巫/神仕》載:“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鬼,以禬國之凶荒、民之札喪。”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疫癘、荒年與飢餓死亡。《史記·封禪書》記載:“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夏至作為古代節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遼史》),清朝又是“夏至日為交時,日頭時、二時、末時,謂之‘三時’,居人慎起居、禁詛咒、戒剃頭,多所忌諱……”(《清嘉錄》)。夏至接近遠日點,冬至接近近日點,且近日點地球公轉速度快,遠日點地球公轉速度慢,夏長冬短由此得來。

標籤: 稱法 夏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nywx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