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清朝有丹書鐵卷嗎

清朝有丹書鐵卷嗎

清朝有丹書鐵卷嗎的答案是:沒有

清朝有丹書鐵卷嗎

清朝沒有丹書鐵卷。所謂“丹書鐵券”,是指古代帝王頒授給功臣、重臣的一種特權憑證。又稱“丹書鐵契”,亦即民間敍事中所説的“免死牌”、“免死金牌”,頒授“丹書鐵券”的制度最早始於漢高祖劉邦。

丹書鐵券,是封建帝王頒發給功臣、重臣的一種帶有獎賞和盟約性質的憑證,類似於現代普遍流行的勛章(或獎章),只不過其形制稍有不同內涵較為寬泛。但從其源流、功能、性質等進行考查,鐵券是勛章的雛形。

追溯鐵券制度的形式,最早濫觴於戰國時的銅節。“鐵券”一詞始於見於史籍《漢書·高帝紀》和《祭遵傳》,其曰“丹書鐵契”、“丹書鐵券”。程大昌《演繁露》中雲,鐵券壯如圓筒瓦形,鐵質金字,兩券合而為一整體,左券頒發給受券人保存,右券藏入皇家內府或宗廟內,遇到特殊情況,將兩券合在一起,以檢驗真假,防止偽造。不過從現存最早的鐵券來看,至唐代後期,鐵券的分藏制度已有所改變,圓筒瓦形已為覆瓦狀,不再對分收藏。

據史料載,早在西漢時期,漢高祖劉邦為鞏固其統治,籠絡功臣,頒給功臣丹書鐵券,作為褒獎。當時的鐵券還無免罪和免死等許諾,僅作為一種封侯的憑證。

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北魏孝文帝頒發給宗室、親近大臣的鐵券是作為護身防家之用。南朝的宋齊樑陳四代,頒發鐵券已較為普遍。隋唐以後,頒發鐵券已成常制,凡開國元勛、中興功臣皆賜給鐵券,也給寵宦、宦官頒發鐵券。

到宋元明清時期,鐵券的頒賜逐漸趨於完備。明代起就規定有整套制度,朝廷根據功臣、重臣爵位的高低分為七個等次,各依品級頒發給鐵券,不得逾越。

鐵券上的文字在漢時用丹砂填字,即“丹書鐵契”;樑時用銀字填字,即“銀券”;隋時用金填字,亦稱“金券”,所以後世稱鐵券為“金書鐵券”,又因鐵券可以世代相傳,又稱鐵券為“世券”。

現存最早的鐵券,是國家博物館珍藏的五代吳越國王錢鏐鐵券,已千餘年歷史,據報道,這道鐵券是公元896年,唐昭宗為嘉獎吳越王錢鏐討伐董昌有功,特頒賜於錢鏐的。鐵質鑄成,形如覆瓦狀,縱29.8釐米,橫52釐 米,厚2.41釐 米,重約132兩,上嵌金字350個,正文25行,每行14字,全文端楷甚工,現金字多有剝落。鐵券的主要內容是記載被賜者征討董昌的功績,因其對朝廷有如此功勞,所以“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意即皇帝可免錢九次死罪),是皇帝賜給臣下的一種獎賞和信物。

由此以來,我國古代的鐵券無論其形制如何演變,內容如何豐富,目的始終沒有超出“表德彰義,率世歷俗”的範疇,這與現代的勛章、獎章的涵義是吻合的。

標籤: 鐵卷 有丹書 清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g9y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