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費加羅的婚禮》創作背景是什麼

《費加羅的婚禮》創作背景是什麼

《費加羅的婚禮》創作背景是什麼

博馬舍是18世紀後半葉法國最重要的劇作家。博馬舍喜劇的出現意味着古典主義喜劇向資產階級喜劇的過渡完成。1789年,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資產階級意識到戲劇作為宣傳手段在革命中的作用,提出“戲劇應該教育民眾”的口號。

革命派還有意建立人民劇院。

1791年1月31日,立憲議會公佈取消王室的戲劇審查制度,答應演出自由。

年內有數十家劇院呈請開業,其中的共和國劇院以專門演出支持革命的新劇目而聞名。

這時期創作了大批配合或直接宣傳革命和革命戰爭的悲劇和時事劇。

資產階級革命使演員終於獲得了公民權,徹底結束了過去受歧視被欺侮的悲慘處境;成立了保護劇作者合法權益的劇作家協會。

博馬舍的《費加羅的婚禮》是他在十八世紀三十年代創作了總稱為"費加羅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於1784年4月27日在巴黎法蘭西劇院首演,其時法國正處於大革命的前夕,這部喜劇對揭露和諷刺封建貴族起了很大的作用。

雖然這部喜劇在整個歐洲都獲得好評,但奧地利皇帝約瑟夫二世卻禁止在維也納上演這一劇目。

莫扎特所請的腳本作家洛倫佐·達·彭特是當時的宮廷詩人,由於他多次出面爭取,最終皇帝於第二年為了緩和國內的一些衝擊而口頭批准改編後的歌劇可以上演。

莫扎特用了一年時間譜曲,他在創作這部歌劇時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那愚蠢而又放蕩的貴族老爺同獲得勝利的聰明僕人之間的鮮明對照即為整個劇情發展和音樂描寫的基礎。

1786年,《費加羅的婚禮》於維也納奧地利國家劇院首演。

由於此劇題材敏感,上演期間國內的貴族大為憤慨,皇帝個人雖然很欣賞這部作品,但迫於壓力,曾多次要求莫扎特刪改內容。

德語版本於1790年在柏林上演。

《費加羅的婚禮》是莫扎特眾多歌劇作品中最為著名的一部,是莫扎特歌劇中的顛峯之作,也是中國樂迷最為熟悉的一部,創作於1786年的這部歌劇,是欣賞莫扎特歌劇的入門之作。

《費加羅的婚禮》至今仍是各大歌劇院上演次數最為頻繁的歌劇之一,有如天籟的歌聲和錯綜複雜的男女人物關係,宛如角力般、層出不窮的小計謀和角色錯亂的對白,至今仍是許多觀眾念念不忘的經典。

讓人眼花繚亂的進行速度,帶出男女之間你來我往的情境、種種約定承諾造成的混亂情形、還有誰對誰唱情歌、誰看誰卻不是誰的有趣故事。

隨着近代舞台的技術進步,每一次觀賞此劇時都有全新的體會。

標籤: 費加羅 婚禮 創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dxlnk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