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為何佤邦聯合軍敢於拒絕緬甸政府

為何佤邦聯合軍敢於拒絕緬甸政府

為何佤邦聯合軍敢於拒絕緬甸政府的答案是:身份認同感不同;具有堅定的信念;既民主又堅強的領導

無論是果敢還是佤邦,在古代都是中國領土。佤邦的形成只有70多年。抗戰時,英國為了討價還價打擊日本,要求中國在雲南把佤邦劃為英國在緬甸殖民的土地。而果敢本是中國地盤,後來給了緬甸。佤邦與果敢同屬我國西南邊疆的漢文化圈,這些地區都有共同漢文化的認同感。特別是果敢無論族源血統與中國最為密切,但近一百年來的果敢地區戰爭來看,此地被稱為“九反之地”,大大小小戰爭不斷,即使到現在還偶爾還有衝突。從歷史上戰爭來看,果敢人內部構成來源複雜,在戰爭中有時是敵,有時是友,有時敵友不分。因此,果敢人在主觀上的民族身份還沒有真正確立起來。現在果敢人雖然都是漢族,而且對中國都有共同認同感,但並沒有法律身份,果敢人對緬甸給的法律身份又不認可,因此就沒有一種族羣共同認可。

而佤邦中佤族也有過血緣、歷史、文化等身份與中國分離狀態。古代佤邦實行的部落制度,大大小小的幾十個部落,部落中的土官、頭人都是世襲統治,歷史上就屬於中國土司管轄的領土。比如明朝屬於孟定府、孟璉司及孟奶府土司,清朝時有些地區脱離土司控制,成甌脱地。佤邦在歷史和文化認同上也深受中國的影響。英國強迫中國把佤邦劃為英屬緬甸區域,但這種血緣、歷史及傳統關係沒斷。只是形式上分開了,但現在佤邦人對中國的認同感很強,也很明確,他們認為不是緬甸人。

另外,佤族族羣認同感也強,因為佤族佔總人口的70%,其他小民族也都能團結在一起,他們平等互助,而且也認為是大家庭中一員。

為何佤邦聯合軍敢於拒絕緬甸政府

佤邦聯合軍自從1989年在鮑有祥的重新組織下,該武裝力量延續了1989年前的信念,鮑有祥在這支部隊中師、團、營、連、排等各級都建立相同的D組織,而且制定了聯合黨章程及法律。佤邦軍與果敢同盟軍一樣,基本上保持全民皆兵狀態,但這支軍隊中無論佤族還其他民族的將士都有着共同信念和理想,基層組織基礎牢固。而且在鮑有祥的帶領下,聯合軍還有崇高理想與目標,這些東西並不是虛化的事物,有些都是看得見摸得着的,這種領導模式得到聯合軍上下擁護。有句俗話叫“強大信念很難戰勝”,聯合軍這種團結一致的合力,緬甸軍想完全戰勝很難,因此,緬甸政在歷次想收編該武裝時,都被拒絕。

佤邦軍與果敢同盟軍雖然都於1989從緬北脱離出來,但兩者走了兩條截然不同的路。從果敢同盟軍內部來看,雖然有號召力較強的彭家聲領導,但彭家聲在統治中,卻採取任人唯親的統治,他的兄弟及兒子都在政府及果敢軍中任要職,這種家族式統治並不牢靠。而鮑有祥接管聯合軍後,既採取堅強的統治,也實行民主式管理,不僅有佤族領導,也有其他族的領導。而且各個民族的領導都有着共同信念。這種共同信念的下的武裝很穩固,緬甸政府軍不敢打這樣“鐵板一塊”的武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dx0q3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