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清明節的風俗是紀念誰

清明節的風俗是紀念誰

清明節的風俗是紀念誰的答案是:介子推

清明節是紀念介子推的,在每年公曆4月5日前後。

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流亡期間,只剩下介子推等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烤熟了送給重耳吃。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哭。裝險時,從樹洞裏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的風俗是紀念誰

1、掃墓祭祖:“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一個嚴肅的節日,從千餘年前開始,人們就將這一天定為掃墓祭祖的日子。所以當清明節來臨的時候,我們就要提前準備好貢品,然後去墳地清掃墳墓拔除荒草,再擺放貢品進行祭祀。

2、踏青出遊:“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清明節也是一個愉快的節日,因為在數千年前,清明節最初是春祭節令,代表着萬物生長,所以每當這一天來臨的時候,我們也要踏青出遊,出門慶祝清明節的到來。

3、吃青團:民以食為天,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離不開衣食住行這四個字,所以每當重大節日到來的時候,我們的飲食都會有所改變,而對於清明節來説,我們最大的飲食改變就是吃青團了,這種利用艾草製作的糕點,吃起來清新可口廣受大眾歡迎。

4、娛樂活動:在清明節期間,我們也是有很多娛樂活動的,比如放風箏、盪鞦韆、射柳、插柳、鬥雞、拔河、蹴鞠、蠶花會等等。因為清明節本身是為了慶祝萬物生機勃勃好日子,所以必要的娛樂總是少不了的。

標籤: 清明節 風俗 紀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532np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