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劉基是不是劉伯温

劉基是不是劉伯温

是。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諡曰文成,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劉伯温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台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劉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之武陽村(今浙江文成縣南田鎮嶽梅鄉武陽村)人。青田縣在元末屬江浙行省處州路(今浙江麗水),東臨温州路(今浙江温州),境內多山。南田山在青田縣城南一百五十里處。南田山的形勢,乃是“萬山之巔,獨開平壤數十里,號南田福地”。《洞天福地記》中記載説:“古稱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劉基天資聰明卻好學習,聰慧過人,由父親啟蒙識字,十分好學。閲讀速度極快,據説七行俱下。12歲考中秀才,鄉間父老皆稱其為“神童”。泰定元年(1324年),十四歲的劉基入郡庠(即府學)讀書。他從師習春秋經。這是一部隱晦奧澀、言簡義深的儒家經典,很難讀懂,尤其初學童生一般只是捧書誦讀,不解其意。劉基卻不同,他不僅默讀兩遍便能背誦如流,而且還能根據文義,發微闡幽,言前人所未言。老師見此大為驚訝,以為他曾經讀過,便又試了其他幾段文字,劉基都能過目而識其要。老師十分佩服,暗中稱道“真是奇才,將來一定不是個平常之輩!”一部春秋經,劉基沒花多少工夫就學完了。泰定四年(1327年),劉基十七歲,他離開府學,師從處州名士鄭復初學程朱理學,接受儒家通經致用的教育。鄭復初在一次拜訪中對劉基的父親讚揚説:“您的祖先積德深厚,庇陰了後代子孫;這個孩子如此出眾,將來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門楣。”劉基博覽羣書,諸子百家無一不窺,尤其對天文地理、兵法數學,更有特殊愛好,潛心鑽研揣摩,十分精通。有一次,探訪程朱理學故里—徽州,得知歙縣南鄉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書》(據説其死後分贈於朱元璋和徐達之手),便探祕覆船山(主峯擱船尖),原來這裏隱藏了一個完整的明教社會,不僅找到了《奇門遁甲》而且還結識了一大批明教聖者,劉基的虛心好學和出眾才智,使他在這裏學就和掌握了豐富的奇門斗數知識,回家後就在家鄉出了名,大家都説他有魏徵、諸葛孔明之才。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諡曰文成,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

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劉基是不是劉伯温

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劉伯温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台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劉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之武陽村(今浙江文成縣南田鎮嶽梅鄉武陽村)人。青田縣在元末屬江浙行省處州路(今浙江麗水),東臨温州路(今浙江温州),境內多山。

南田山在青田縣城南一百五十里處。南田山的形勢,乃是“萬山之巔,獨開平壤數十里,號南田福地”。《洞天福地記》中記載説:“古稱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

劉基天資聰明卻好學習,聰慧過人,由父親啟蒙識字,十分好學。閲讀速度極快,據説七行俱下。12歲考中秀才,鄉間父老皆稱其為“神童”。

泰定元年(1324年),十四歲的劉基入郡庠(即府學)讀書。他從師習春秋經。這是一部隱晦奧澀、言簡義深的儒家經典,很難讀懂,尤其初學童生一般只是捧書誦讀,不解其意。

劉基卻不同,他不僅默讀兩遍便能背誦如流,而且還能根據文義,發微闡幽,言前人所未言。老師見此大為驚訝,以為他曾經讀過,便又試了其他幾段文字,劉基都能過目而識其要。老師十分佩服,暗中稱道“真是奇才,將來一定不是個平常之輩!”一部春秋經,劉基沒花多少工夫就學完了。泰定四年(1327年),劉基十七歲,他離開府學,師從處州名士鄭復初學程朱理學,接受儒家通經致用的教育

鄭復初在一次拜訪中對劉基的父親讚揚説:“您的祖先積德深厚,庇陰了後代子孫;這個孩子如此出眾,將來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門楣。”劉基博覽羣書,諸子百家無一不窺,尤其對天文地理、兵法數學,更有特殊愛好,潛心鑽研揣摩,十分精通。有一次,探訪程朱理學故里—徽州,得知歙縣南鄉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書》(據説其死後分贈於朱元璋和徐達之手),便探祕覆船山(主峯擱船尖),原來這裏隱藏了一個完整的明教社會,不僅找到了《奇門遁甲》而且還結識了一大批明教聖者,劉基的虛心好學和出眾才智,使他在這裏學就和掌握了豐富的奇門斗數知識,回家後就在家鄉出了名,大家都説他有魏徵、諸葛孔明之才。

劉基和劉伯温是同一個人嗎

劉基和劉伯温是同一個人。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

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勛。

元至順年間,劉基舉進士。至正十九年(1359年),受朱元璋禮聘而至。他上書陳述時務十八策,倍受寵信。參與謀劃平定張士誠、陳友諒與北伐中原等軍事大計。

吳元年(1367年)為太史令,進《戊申大統歷》。奏請立法定製,以止濫殺。朱元璋即位後,他奏請設立軍衞法,又請肅正紀綱,曾諫止建都於鳳陽。

洪武三年(1370年),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劉基居鄉隱形韜跡,只飲酒弈棋,口不言功。

因左丞相胡惟庸誣陷而被奪祿。入京謝罪後,不久即逝世。明武宗時贈太師,諡號“文成”。

劉基是否劉伯温

劉基是劉伯温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處州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温州市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勛。劉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論天下安危,義形於色,遇急難,勇氣奮發,計劃立定,人莫能測。

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

"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着"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温;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温"的説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劉基和劉伯温是同一個人嗎?

劉基和劉伯温是同一個人。劉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

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勛。

元至順年間,劉基舉進士。至正十九年(1359年),受朱元璋禮聘而至。他上書陳述時務十八策,倍受寵信。參與謀劃平定張士誠、陳友諒與北伐中原等軍事大計。

吳元年(1367年)為太史令,進《戊申大統歷》。奏請立法定製,以止濫殺。朱元璋即位後,他奏請設立軍衞法,又請肅正紀綱,曾諫止建都於鳳陽。

洪武三年(1370年),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劉基居鄉隱形韜跡,只飲酒弈棋,口不言功。

因左丞相胡惟庸誣陷而被奪祿。入京謝罪後,不久即逝世。明武宗時贈太師,諡號“文成”。

政治思想:施德政、得民心是劉基治國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建功立業的思想理論依據。民本思想是劉基德政的出發點,不僅具有政治性,而且還有經濟性,是統治者施政的基本方針,並通過生產實踐和一生的親民行動為表率。

劉基和劉伯温是同一人嗎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諡曰文成,漢族,温州文成縣南田人(舊屬青田縣)。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

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元朝的畏兀兒人沙剌班的漢名為劉伯温,這個劉伯温是明朝的劉基嗎?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漢族,字伯温,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勛,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

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着“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温;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温”的説法。

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民 族漢族可以看出不是,他是漢人。

標籤: 劉基 劉伯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x4l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