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楊公堤是由誰主持修築而成

楊公堤是由誰主持修築而成

楊孟瑛。明杭州郡守楊孟瑛主持疏浚西湖,築起一條與蘇堤相對的長堤,後人稱此堤為“楊公堤”。

楊公堤位於西湖以西,堤上築六橋,與東面的蘇堤六橋前後呼應,合稱“西湖十二橋”。

楊公堤是由誰主持修築而成

其中隱秀橋、景行橋可供遊船通行。楊公堤全長3.4公里,北起靈隱路,南至虎跑路,串聯起麴院風荷、金沙港、杭州花圃、茅家埠、烏龜潭、三台夢跡、浴鵠灣和花港觀魚等著名景點。附近還有黃蔑樓、環湖碧舍、蘭苑、景行古橋、趙公堤等歷史文化景觀。楊公堤是與白堤、蘇堤齊名的“西湖三堤”之一,因由楊孟瑛主持開挖而成,故名楊公堤。

楊公堤位於西湖以西,堤上有六橋,自北向南名為:環璧、流金、卧龍、隱秀、景行、浚源。據瞭解,元滅南宋後,人們把南宋的覆滅歸罪與西湖,從此官府對西湖不但廢而不治,且任豪門佔湖為田。此風一直到明朝中期,當時西湖已處於泯滅的危境。

1503年,楊夢瑛出任杭州郡守。他不顧一切,力排眾議,經朝廷批准後,於1508年2月2日開始疏浚西湖,耗時152天。當時拆毀田畝3481畝,所挖的淤泥,一部分補益蘇堤,大部分的淤泥築起一條與蘇堤相對,從棲霞嶺西側起,繞丁家山直至南山的長堤。

西湖始復唐宋之舊,而且方便了南北交通。人們為了紀念他,稱此堤為“楊公堤”。清朝時期,由於裏湖淤淺,楊公堤以西多為居民田桑之地,行遊者稀少。

雍正二年(1724)楊公堤雖還增高增闊,但終因裏湖不斷淤淺、田桑擴大而廢去。茅家埠茅家埠是杭州香客去天竺寺進香的必經之路。景區的主要特色是農家樂和濕地。茅家埠南岸遊客稀少,蘆葦蕩密集。

有巨大的茶園和茂密的森林,還保留了杭州的古老建築,是個逃離都市喧囂的不二選擇。 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是西湖十景之一,在=位於蘇堤映波橋西北197米,介於小南湖和西里湖之間。全園遊紅魚池、牡丹園、花港等多處景點。園區最著名的就是成羣的紅鯉魚,公園古樹參天,花紅柳綠,與雷峯塔、幾個詞四隔蘇堤相望。

浴鵠灣 浴鵠灣東靠楊公堤,西鄰三台路,是西湖大景邊的一處小景。是一處悠閒自在的園林小築。景區雖小,卻小而別緻,依山傍水,花草四季常開。園區免費,推薦參觀時間為1小時。

有人把它比作隱祕的小西湖,但若身臨其境,發現景色也並不遜色。 三台夢跡 三台夢跡位於三台山路南側,獨具浙江山地和江南水鄉民居特點。景區遊客很少,環境優美,親近自然,附近遊許多農家樂餐廳,可以品嚐地地道道的農家野味。

景區全天開放,有濕地景色,有湖光山色,湖邊蘆葦圍岸,別具特色。

楊公堤是誰修的呢?

楊公堤是楊孟瑛修建的。楊孟瑛字温甫,豐都(今屬重慶)人,祖籍湖廣麻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進士,曾任杭州知州。

楊孟瑛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進士,弘治十五年(1502年)任杭州知州。

正德三年(1508)擢升順天府府丞。正德四年(1509),再任杭州知州。御史胡文璧參劾楊孟瑛開浚西湖無功,浪費官帑二萬三千餘兩,罷官歸鄉。楊公提的修建歷史。

正德三年(1508年)二月二日開始,楊孟瑛親臨指揮疏浚工程,至九月十二日完工,歷時152天,動用民夫670萬人次、拆毀農田3481畝、耗銀23607兩,把疏浚、開拓今裏西湖等處而產生的淤泥、葑草用於加高、加寬蘇堤,另外在西里湖上築成一條呈南北走向,連接丁家山、眠牛山等並直達湖南岸的長堤。

楊公堤因何得名?

因楊孟瑛得名。“楊公”指楊孟瑛,字温甫,重慶豐都人。

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出任杭州知州。

其時西湖淤塞,楊孟瑛實施疏浚,清除侵佔西湖水面形成的蕩田近3500畝 ,並以疏浚產生的淤泥、葑草在西里湖上築成一條呈南北走向,北起仁壽山、馬嶺山腳,南至赤山埠、錢糧司嶺東麓,連接丁家山、眠牛山等的長堤,堤上建六橋。後人為紀念楊孟瑛 ,稱此堤為“楊公堤”,堤上六橋為“裏六橋”。擴展資料:軼事典故:正德三年年初(公元1508年),在楊孟瑛的一再堅持和不斷上奏下,明武宗准奏了。這已是楊孟瑛在杭州的第六個年頭了。

此時,他的前任蘇東坡在湖上留下的另一條名堤蘇堤已快被吞噬。楊孟瑛沒有再做任何拖延。二月二日,楊孟瑛一邊貼出告示,令佔湖為田、築屋建園的富豪遷屋平田,一邊指揮民工進入湖區開工。

工程歷時152天,耗銀23067兩,清田3500畝,到九月十二日,西湖湖西一帶終於恢復到往日的景象。事後,楊孟瑛把挖出來的西湖淤泥一部分補益蘇堤,使堤增高二丈,堤面增闊至五丈三尺,並沿堤種植桃柳,恢復蘇堤舊時樣貌。其餘大部分淤泥則被堆在湖西山麓邊,築成一條長堤。

這六座橋被人們稱為裏六橋,與外六橋合稱“西湖十二橋”。百姓們稱“自是西湖始復唐宋之舊”。文人墨客也欣喜若狂,紛紛吟詩作畫。

當時有西湖竹枝詞讚道:“十二橋頭日半曛,酒壚花岸其氤氲。七香車內多遊女,個個攀簾過岳墳。”人們為了感謝楊孟瑛,就把這條長堤叫作楊公堤。楊孟瑛因疏浚得罪了不少豪富,次年便被調走他任。

不久後,楊孟瑛辭官還鄉,回了豐都老家。

西湖上兩道長堤名字的由來

蘇堤:後人為懷念蘇東坡浚湖築堤的政績,就將這條南北長堤稱為蘇堤。春日之晨,六橋煙柳籠紗,幾聲鶯啼,報道蘇堤春早,有民謠唱道:“西湖景緻六吊橋,一株楊柳一株桃。

”“西湖十景”中的蘇堤春曉就此而得名。

.白堤原名白沙堤,為貯蓄湖水灌溉農田而建。舊日以白沙鋪地,今已改為柏油路面。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風光旖旎而著稱。人們以為這條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築的,就叫它白堤。

擴展資料:蘇堤上栽植玉蘭、櫻花、芙蓉、木樨等多種觀賞花木,一年四季,奼紫嫣紅,五彩繽紛。而時序變換,晨昏晴雨,氛圍不同,景色各異。如詩若畫的怡人風光,使蘇堤成了人們常年遊賞的地方。

南宋時,這裏一度形成湖中集市。蘇堤上的六座石拱橋,如橋頭所見,各領風騷:映波橋與花港公園相鄰,垂楊帶雨,煙波搖漾;鎖瀾橋近看小瀛洲,遠望保俶塔,近實遠虛;望山橋上西望湖西諸山,峯巒疊嶂,如水墨山水畫,且近景有丁家山嵐翠可挹,遠景有雙峯插雲巍然入目。壓堤橋居蘇堤南北的黃金分割位,舊時又是湖船東來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蘇堤春曉”御碑亭就在橋南;東浦橋有理由懷疑是“束浦橋”的訛傳,這裏是湖上觀日出最佳點之一;跨虹橋看雨後長空彩虹飛架,湖山沐暉,如入仙境。

《武林舊事》記載清明節前後遊湖盛況時就寫道:“蘇堤一帶,桃柳濃陰,紅翠間錯,走索,驃騎,飛錢,拋球,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躍圈,斤斗及諸色禽蟲之戲,紛然叢集。又有買賣趕集,香茶細果,酒中所需。而彩粧傀儡,蓮船戰馬,餳笙和鼓,瑣碎戲具,以誘悦童曹者,在在成市。

西湖邊上兩條著名的河堤都是誰修建的?

1:蘇堤,現長2797米,北宋蘇軾(蘇東坡)為官時,於1089年組織修建。2、白堤,現長約2公里,斷橋位於該堤東北端,因唐代白居易曾於錢塘門外組織修建白公堤(現已無存),為緬懷白居易的貢獻,把該堤命名為白堤。

其原名為白沙堤,為蓄湖水灌溉田地而建,主持修建者無法考證。

3、楊公堤,由楊孟媖主持修建,全長3.4公里,於1508年2月2日始,耗時152天。

西湖的 三堤 分別和那些歷史名人有關?

蘇堤:蘇軾白堤:白居易楊公堤:楊孟瑛蘇堤:“若往西湖遊一遍,就是凡夫骨也仙”,這是蘇東坡稱讚西湖的佳句。縱貫西湖西部,全長2、8公里。

因宋代的蘇東坡任杭州知府時主持所修,堤上有映波、跨橋等6橋,古樸美觀。

堤的兩側多植花木,春季桃紅柳綠,景色尤其動人。堤中有“蘇堤春曉”,居“西湖十景”之首。當年蘇東坡曾有詩讚六橋道:“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山通;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煙空。” 白堤:白堤原名叫白沙堤,是唐代白居易在杭州時主持所修。

白堤位於西湖的北部,連接湖岸與孤山 ,長約1公里。白居易曾有詩讚曰:“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裏白沙堤。” 楊公堤:楊公堤位於西湖的西岸,現名叫環湖西路,是由明代杭州郡守楊孟瑛主持所修。

堤全長2公里,上有環碧、流金等6橋,與蘇堤6橋相對,合稱為“西湖12橋”。

標籤: 楊公 修築 主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wgnyj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