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曹植七步詩的故事

曹植七步詩的故事

曹植自幼聰明,深得曹操寵愛。在曹丕稱帝以後,擔心曹植會威脅到自己的皇位,便以沒有及時弔唁先父為由將他招入宮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做不出來就治他的罪。曹植知道曹丕故意刁難,自己無法開脱,只好在極度悲憤中,七步之內應聲成詩。

簡述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

曹植七步詩的故事

七步詩的故事曹丕和曹植也都是曹操的兒子。曹植很聰明,很用功,歌文章寫得又多又好。

當時,大家都很欽佩曹植,稱讚他是個大文學家。曹操自然也很寵愛他。只有曹丕很嫉妒曹植。曹操死後,曹丕做了皇帝。有一天曹植來拜見哥哥。

曹丕一見他就沒好氣地説:“我和你雖然是親兄弟,但是從禮義上來説,是君臣。以後可不許你仗着自己的才學,不講君臣的禮節啊!”曹植低着頭,小心地回答:“是!”曹丕又説:“父親在世的時候,你常常拿詩歌文章,在別人面前誇耀。我問你,那些詩歌文章是不是請別人代作的?”曹植回答説:“我從來沒有請人代作過,都是我自己作的。

”曹丕板着面孔説:“好!現在我叫你作一首詩。你在殿上走七步,七步走完了,就必須把詩作出來。如果走了七步,詩還沒有作成,要重重的治你的罪!”曹植明知道曹丕想借故害他,可是憑着自己的才學,有把握走七步作成一首詩,就不慌不忙地回答道:“請出個題目吧!”曹丕想了想,就對曹植道:“我和你是兄弟,就用‘兄弟’二字做題目。

可是,詩裏面不許帶有‘兄弟’這兩個字兒!” 曹植略加思索,回了一聲:“是。”就在金鑾殿上走起步來,走一步,念一句,七步還沒走完,詩就作出來了。詩是這樣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首詩翻譯成現在的話,是這樣的:煮豆子燒的是豆秸啊,豆子在鍋裏哀哀地哭:咱們本是同一個根上長出來的啊,你煎我熬我,為什麼這樣狠毒?在這首詩裏,曹植把曹丕比做豆秸,把自己比做豆子,等於在責備曹丕:咱們本來是親兄弟啊,你為什麼要這樣迫害我呢?曹丕聽曹植唸完了詩,覺得臉上熱辣辣的,但是也沒法治曹植的罪。

曹植七步詩的故事

曹植七步詩的故事 第2張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首《七步詩》是由三國時期魏國詩人曹植所寫。

表達了曹植對曹丕的強烈不滿,以及沉鬱憤激的思想感情。曹植自幼聰明,深得曹操寵愛。在曹丕稱帝以後,擔心曹植會威脅到自己的皇位,便以沒有及時弔唁先父為由將他招入宮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做不出來就治他的罪。曹植知道曹丕故意刁難,自己無法開脱,只好在極度悲憤中,七步之內應聲成詩。《七步詩》總共六句,經過後世刪改,才留下了現在的四句。

其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更是成為勸誡兄弟和睦的經典名句。

關於曹植《七步詩》的故事

曹植七步詩的故事 第3張

《七步詩》的故事:黃初元年正月,六十六歲的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榮升魏王;同年十月,漢獻帝被迫禪讓帝位,曹丕上位,稱帝為魏文帝。由於爭封太子這段經歷讓曹丕無法釋懷,在他稱帝后,他仍對曹植耿耿於懷。

他擔心這個有學識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無法開脱,只好在極度悲憤中七步之內應聲成詩。擴展資料: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

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華美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曹植的散文同樣亦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的特色。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在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

曹植七步詩典故

曹植七步詩的故事 第4張

典故大家應該都瞭解吧,那典故都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曹植七步詩典故的內容,歡迎閲讀 曹植七步詩典故 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

曹丕是一個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擔心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來,要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以證明他寫詩的才華。如果他寫不出,就等於是在欺騙皇上,要把他處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傷心又憤怒。他強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內作了一首詩,當場念出來: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詩賞析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國時期的著名文學家,合稱三曹,為中國文學史留下了許多不朽篇章,曹植的“七步詩”更是一段佳話,其意義已不在是此詩本身價值,它包含了深邃的政治內含,成了久遠的歷史長河中為了爭奪地位、權力、財產兄弟反目手足相殘的一種寫照。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勿用説,這是曹植向其兄曹丕的控訴書。 是呀,曹植確是曹丕的勁敵,他曾獲其父曹操的特別喜愛,曹操也曾一度欲廢曹丕而立其為王太子,得曹丕之忌恨也是情理之中事。在曹植十幾歲的時期,曹操看到曹植的文章就很有點兒懷疑,認為是曹植請人代寫的,而曹植請父親當面測試,經過幾翻面試,曹植的確“出口成文,下筆成章。

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對,曹植真得就被立為太子了,曹丕與其弟曹植的鬥爭也就從這時代開始了。 有一次,曹操出兵打仗,曹植、曹丕都來送行,臨別,曹植高聲朗讀了為曹操歌功頌德的拍馬文章,大家十分讚賞,而曹丕淚流滿面的向父親送別,很讓曹操感動,也掉下淚來,這一小小的舉動拉近了曹丕與父親的距離,加深了父子感情,看來父子親情之間需要的是感情,而非馬屁 的。 還有一次,曹操欲派曹植帶兵出征。

帶兵出征是掌握軍權的象徵 ,是曹操重點培養的徵兆,曹丕得到消息,當然很為 惱火,怎麼辦呢?曹丕想得一個毒計,事先帶着好酒好菜,跟曹植一起喝酒,灌得曹植酩酊大醉,曹操派人來傳曹植,連催幾次,曹植仍昏睡不醒,曹操一氣之下取消了曹植帶兵的決定。 看來,曹植只配當個不拘小節的文學家,難以擔當足智多謀的政治家。 曹植與曹丕的鬥爭,曹丕是勝利者,最終繼承了魏王位。按理説曹丕的地位和權力已基本鞏固,可忌恨曹植的念頭沒有改變,這是何等的殘忍無道啊。

其實,曹植並未犯下什麼大罪,只是有人告發他經常喝酒罵人,他竟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來,並沒有招兵買馬,陰謀反叛的跡象和徵兆。這算不上犯罪,殺之怕眾不服,曹丕便想出個“七步成詩”的辦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詩是曹植的拿手好戲,這“七步詩”便成了救命詩,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 縱觀上下幾千年歷史,帝王子孫和睦相處,互忍互讓,不爭權奪利的實在少的可憐。

春秋時期的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齊桓公),秦朝的扶蘇與胡亥(秦二世),唐朝的玄武門之變……這樣兄弟相殘的例子數不勝數。 封建時代這種兄弟之間的爭權奪利自相殘殺現象是社會制度的必然結果,在那權力即一切的社會制度裏,不擇手段的爭奪權力似乎是很正常的。推翻帝 制,建立民主共和,少了多少兄弟相殘的悲劇。然而,特權不除,“七步詩”還是免不了有人來作。

曹植七步詩記載 據《世説新語.文學》中説,曹丕做了皇帝以後, 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做不到就將行以大法(處死),而曹植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而説出四句詩來,就是上面的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後人稱之為《七步詩》。據説曹丕聽了以後“深有慚色"不僅因為曹植在詠詩中體現了非凡的才華,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領,使得文帝自覺不如,而且由於詩中以淺顯生動的比喻説明兄弟本為手足,不應互相猜忌與怨恨,曉之以大義,自然令文帝羞愧萬分,無地自容。

此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寓意明暢,無庸多加闡釋,只須於個別詞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過濾煮熟後發酵過的豆子,用以製成調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莖,曬乾後用來作為柴火燒,萁燃燒而煮熟的正是與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緊,自相殘害,實有違天理,為常情所不容。

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脱口而出,實在令人歎為觀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語,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牆、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説明此詩在人民中流傳極廣。 此詩最早就被記錄在《世説新語》之中,後來流傳的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為在傳播過程中為它是否真出於曹植之手尚難肯定。

然《世説新語》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遠,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據,而且據《世説新語》中引《魏志》中了也説曹植“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曹操曾試之以《登銅雀台賦》,植援筆立成,而且斐然可觀,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這樣一首好詩也完全是可能的。因此,我們還是把它作為曹植的作品來介紹給讀者諸君。 當然,此詩的風格與曹植集中的其他詩作不盡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談不上語言的錘鍊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貼切而生動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贏得了千百年來的讀者的稱賞。

標籤: 七步 曹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w6j9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