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破山寺是江蘇什麼境內的寺廟

破山寺是江蘇什麼境內的寺廟

破山寺是江蘇什麼境內的寺廟的答案是:常熟市。

破山寺就是今江蘇常熟境內著名的佛寺禪院興福寺。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齊延興至中興年間初名“大悲寺”。樑大同五年(539年)大修並擴建,改名“福壽寺”,因寺在破龍澗旁,故又稱“破山寺”。興福寺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和禪堂、崇教興福寺塔、華嚴塔、觀音樓、救虎閣、空心亭等。

興福寺塔建於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後因籌建僧人去世而未能竣工。鹹淳年間(1265—1274年),將原構拆去,重建九層塔。此時塔側有崇教興福寺,塔遂屬於寺。寺已幾經興廢,唯塔尚存。因塔平面為方形,故有“方塔”之稱,寺一度也隨塔名稱“方塔寺”。塔自創建以來,歷經滄桑,僅明清兩代就經歷地震達十八次以上,遭雷擊、兵燹等數十次,塔頂斜欹。

興福寺山門前有三株楓香樹,如金剛守衞。門前破龍澗在大雨後,水勢奔騰,迴音隆隆。過澗上石橋,入山門、天王殿。三聖殿澗邊對着山門有兩根高大的石經幢,一古一新。到大殿,佛像後有高大的善財五十三參羣塑。中軸線東有紀念興福寺祖師的四高僧殿及藏經樓等。

寺廟歷史

南齊延興至中興年間(494—502年),倪德光(曾任郴州刺史)舍宅為寺,初名“大悲寺”。在南朝梁大同五年(539年)大修並擴建,改名“福壽寺”。因寺在破龍澗旁,故又稱“破山寺”。

唐鹹通九年(868年)懿宗御賜“興福禪寺”額,興福寺成為江南名剎之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亭勒石,立碑在興福寺內,完整無損。

1949年前,興福寺殿堂破舊。1949年後多次維修保護。1981年11月起全面維修,作為佛教活動場所恢復開放。1985年重陽節,舉行開光大典,距明朝萬曆年間的開光已384年。

破山寺是江蘇什麼境內的寺廟

景區特色

興福寺山門前有三株楓香樹,如金剛守衞。門前破龍澗在大雨後,水勢奔騰,迴音隆隆。過澗上石橋,入山門、天王殿。三聖殿澗邊對着山門有兩根高大的石經幢,一古一新。到大殿,佛像後有高大的善財五十三參羣塑。中軸線東有紀念興福寺祖師的四高僧殿及藏經樓等。

方形的白蓮池中有千葉重萼白蓮,芳色異常,池旁一株白玉蘭樹斜伸入池,與蓮葉相映成趣。池後有救虎閣,傳説高僧彥稱深夜在此坐禪,聞閣下虎吼,見一虎中箭,乃拔箭裹傷放之,後來老虎來閣向僧致謝。再東面是米碑亭,內有宋代書法家米芾手書唐代詩人常建的名詩《題破山寺後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明)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都)寂,惟聞(但餘)鍾磐音。”

米芾書碑時,對原詩作了改動(括號內的字),使詩與宋代興福寺景點更貼切。米碑旁園內兩株桂花飄香,一叢芭蕉陰綠。碑後有竹香書屋,推窗但見青竹成海,竹香撲鼻。書屋東有空心潭,清澈可以烹茗、潭中橋作九曲,周圍黃石堆砌如峭壁,潭邊空心亭飛檐凌空,亭北一株金錢松高大勁拔。空心潭北的葫蘆潭中,曾產一種別處所無的無尾螺,還曾有綠毛龜。

中軸線西有華嚴講堂舊址和迴廊曲徑通幽處。從西北彌勒洞旁上山頂日照亭,亭周老鬆繁茂,怪石嵯峨,可俯視江南園林式的興福寺全景。山上有一排式樣各異的墓塔,其中有高僧月霞法師的墓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w4jpk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