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誰説的

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誰説的

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誰説的的答案是:汪精衞

單方面結束第一次國共合作,大肆捕殺共產黨和民主人士,然後汪精衞在武漢召開了國民黨中央緊急擴大會議響應。在武漢開始了大肆逮捕處死共產黨人,致使第一次國共合作徹底破裂。

在此次會議上汪精衞説了“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人”這句話。

汪精衞(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本名汪兆銘,字季新,筆名精衞,出生於廣東三水,祖籍浙江山陰(原紹興縣),中國政治家。

汪精衞早年投身革命,曾謀刺清攝政王載灃未遂,袁世凱統治時期到法國留學。1919年,在孫中山領導下,駐上海創辦《建設》雜誌。1921年,孫文在廣州就任大總統,汪精衞任廣東省教育會長、廣東政府顧問。1924年,任中央宣傳部長。後期思想明顯退變,於抗日戰爭期間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淪為漢奸。

1944年11月10日,汪精衞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腫”病死。

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誰説的

1883年(清光緒九年)5月4日,出生於一位汪姓客商家。汪精衞原籍是浙江山陰(今浙江紹興),祖父以上的墳塋都在紹興。其祖父汪雲(1786~1844),字縵卿,號曼亭,系道光二年(1822)舉人,曾在紹興中過舉人,後選授遂昌縣訓導,對當地教育事業頗有貢獻。至父親汪瑎時,舉家遷往廣東番禺。汪精衞父親汪瑎(字省齋)是個不得志的讀書人,年輕時先後在廣東三水、曲江、英德等縣做過幕僚,但薪俸不高,對外卻要保持着仕宦人家的體面,生活清苦。

汪精衞十三、四歲,父母相繼見背,只得跟同父異母的長兄汪兆鏞生活,“衣食之費,都仰給於長兄”。幼年失恃,本是很憂傷的事,而“長兄為父,嫂為母”的生涯更增加了這種憂傷。從後來汪精衞的回憶,我們可以看出他心靈的憂傷。“我的母親提起來,真傷心。我覺得她的一生,只是沉浸在u2018憂勞u2019兩個字裏。家計的艱難,以及在家族內所受的閒氣,如今還一幕一幕的時時湧現在我的眼前。

1922年,汪請温幼菊畫了《秋庭晨課圖》,他併為此作以下題圖:“右圖兆銘兒時依母之狀也。其時兆銘九歲,平旦必習字於中庭,母必臨視之,日以為常……父以家貧,雖老猶為客於陸豐……有時見母寂,坐有淚痕,心雖戚然不寧,初不解慈母念遠遠心至苦也。母雞鳴起,上侍老父,下撫諸弱小,操持家事,米鹽瑣屑,罔不綜核,往往宵分不寐……時見母微歎有聲,搜篋得衣,質錢市果饌;及親友至,則亟語款洽,似無所憂……劬勞太甚,不獲終其天年,悲夫!”

汪精衞通“四書五經”,得中秀才,説話時極注意用温情脈脈的面紗掩蓋心中的怨憂,可上述兩段話還是透露出父母故後的無限憂傷的心情。極度懷念母親的語句,似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母親死後的不如意和艱苦。

汪精衞生活在這種拘束的家庭環境中,歡樂的氣氛極少。這種境遇非一日兩日,而是年長月遠,對汪精衞的性格起着鑄造的作用。如此,汪精衞從幼年起就養成了懦弱自卑、優柔寡斷的個性特點。

汪家雖説不富裕或可謂清貧,卻是書香門第。祖父汪漫亭是舉人,當過遂昌訓導;其父汪省齋一生當幕僚;其長兄兆鏞中舉人,當過樂昌師爺。這樣的家庭,儒學的文化氣息是比較濃厚的。汪精衞幼年隨父母讀書,接受傳統的封建教育,“在樂昌縣從章梅軒學習文史經世之學”。他們一家沿着封建時代讀書人的老路向上攀登。

標籤: 錯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q3dzm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