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作者是誰

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作者是誰

黃庭堅。這兩句話出自宋代黃庭堅的《雜詩七首》。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

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作者是誰

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黃庭堅,字魯直,生於宋慶曆五年六月十二日(公元1045年7月28日),為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

幼年便聰穎過人,讀書數遍就能背誦。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書問他,他沒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

以為他是千里之才。宋皇祐三年(1051年),七歲,作牧童詩:“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岸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宋皇祐四年(1052年),八歲,作詩送人赴舉:“萬里雲程着祖鞭,送君歸去玉階前,若問舊時黃庭堅,謫在人間今八年”。

宋治平四年(1067年),黃庭堅考中進士,任汝州葉縣縣尉。熙寧初參加四京學官的考試。由於應試的文章最優秀,擔任了國子監教授,留守文彥博認為他有才能,留他繼續任教。

蘇軾有一次看到他的詩文,以為他的詩文超凡絕塵,卓然獨立於千萬詩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沒有這樣的佳作。由此,他的名聲開始震動四方。黃庭堅擔任太和縣知縣,以平易治理該縣。當時課頒鹽焚,其他縣都爭着佔多數,太和縣獨不這樣,縣吏們不高興,可是該縣的老百姓都喜歡。

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以祕書省校書郎召入京師。五月黃相出生,後任神宗實錄檢討官,著作佐郎。宋元祐元年(1086年),哲宗即位,召黃庭堅為校書郎、《神宗實錄》檢討官。宋元祐二年(1087年),遷著作佐郎,加集賢校理。

《神宗實錄》修成後,提拔為起居舍人。黃庭堅性情至孝,母親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顏色,衣不解帶,及死,築室於墓旁守孝,哀傷成疾幾乎喪命。喪服解除後,任祕書丞,提點明道官,兼國史編修官。

宋紹聖初,黃庭堅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章敦、蔡卞與其黨羽認為《神宗實錄》多誣陷不實之辭,使前修史官都分別居於京城附近各處以備盤問,摘錄了千餘條內容宣示他們,説這些沒有驗證。不久,經院受考察審閲,卻都有事實根據,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

黃庭堅在《神宗實錄》中寫有“用鐵龍爪治河,有同兒戲”的話,於是首先盤問他。黃庭堅回答道:“庭堅當時在北都做官,曾親眼看到這件事,當時的確如同兒戲。”凡是有所查問,他都照實回答,毫無顧忌,聽到的人都稱讚他膽氣豪壯。

黃庭堅因此被貶為涪州別駕、黔州安置,攻擊他的人還認為他去的是好地方,誣他枉法。後因避親屬之嫌,於是移至戎州。黃庭堅對此像沒事一樣,毫不以貶謫介意。四川的士子都仰幕他,柔意和他親近。

他講學不倦,凡經他指點的文章都有可觀之處。

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什麼意思

“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的意思是世上有幾個人能真正得到權勢富貴呢,人們只是活得像幻想中的自己罷了。“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出自宋代黃庭堅的《雜詩七首其一》。

《雜詩七首其一》原文如下:此身天地一蘧廬,世事消磨綠鬢疏。

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這首詩的意思是天地猶如一間屋子身在其中,世間萬事把我們烏黑亮麗的頭髮都消磨疏了。世上有幾個人能真正得到權勢富貴呢,人們只是活得像幻想中的自己罷了。

黃庭堅妙詩: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

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號山谷道人,是北宋著名的詩人,書法家。上面這首雜詩咋一看給人一種桀驁不羈之感,特別是後兩句。

前兩句平白直敍,“蘧廬”“鬢疏”都很清楚地描寫詩人當時為事消磨,抑鬱消沉的人生狀態和境遇,非常好理解。

整首詩最妙在於後兩句,最後兩句大概的意思是: 人世間有幾個人能真正得到富貴呢?畢竟富貴是虛幻的,如過眼雲煙,如在夢中。人們只是不知道自己終日活得像幻想中的自己,而非是真我。 這兩句詩讀來古怪難懂,卻隱隱能感受作者想表達的意思,而且很有趣味。因為裏面引用了我們平時並不熟知的典故。

詩中的“鹿”與後面的“夢“結合一起,出自“焦鹿夢”,典出《列子·周穆王》: “鄭人有薪於野者,遇駭鹿,御而擊之,斃之。恐人見之也,遽藏諸隍中,覆其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焉。

順塗而詠其事。傍人有聞者,用其言而取之。既歸,告其室人曰:“向薪者夢得鹿,而不知其處;吾今得之,彼直真夢矣。

”室人曰:“若將是夢見薪者之得鹿邪?詎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夢真邪?”夫曰:“吾據得鹿,何用知彼夢我夢邪?”薪者之歸,不厭失鹿。其夜真夢藏之之處,又夢得之之主。爽旦,案所夢而尋得之。

遂鬆而爭之,歸之士師。士師曰:“若初真得鹿,妄謂之夢;真夢得鹿,妄謂之實。彼真取若鹿,而與若爭鹿,室人又謂夢仞人鹿。

今據有此鹿,請二分之。”以聞鄭君。鄭君曰:“嘻!士師將復夢分人鹿乎?”訪之國相。國相曰:“夢與不夢,臣所不能辨也。

欲辨覺夢,唯黃帝、孔丘。今亡黃帝、孔丘,孰辨之哉?且恂士師之言可也。” 簡單用白話文解釋一下就是:鄭國有個砍柴人偶然打死了一頭鹿,怕別人知道,就把鹿藏在沒水的溝壑裏,用蕉葉蓋着。卻忘記了自己藏在了什麼地方,一路自言自語,以為自己做夢打死了鹿。

一個路人聽到了砍柴人的話,真的在蕉葉下發現了鹿,回家和妻子説:“事實和砍柴人的夢一樣啊!” 妻子説:“是你做在夢裏夢見砍柴人得到了鹿吧?真有砍柴人存在嗎?現在得到了鹿,只是你的美夢成真了吧。” 路人説:“反正鹿在我手裏,管它是別人的夢還是我的夢呢!” 後來砍柴人不甘心,夜裏夢到了藏鹿的地點,又夢到了鹿被人盜走。第二天,按照夢的指使果然找到了那個路人,二人爭奪鹿,告到了官員處,官員説:“砍柴人啊,你開始真的到了鹿,卻説是夢。

後來又在夢中看到路人拿了鹿,妄然説這是真相。那路人真的拿了你的鹿,卻與你爭鹿。可他的妻子卻説他只是在夢中認為鹿是別人的,鹿實際不歸任何人所有。

既然現今真的有一頭鹿,那麼你們平分了算啦!” 鄭國國君知道了這件事,感歎道:“唉!那官員也是在夢裏分鹿給他們吧!”又問國相,國相説:“是不是夢我也分辨不了,只有黃帝和孔子能做到,現在這二人不在了,就姑且聽官員的論斷吧。” 鹿在古代是富貴的象徵,財富突降砍柴人,難以置信像在夢中,而且路人、妻子、官員、鄭國國君、國相的處理方式也是在夢中,“一隻鹿引發的全民做白日夢”。好魔幻的故事,非常有趣,也難怪春秋戰國時期總是給人一種神話之感,那時的人也真是敢敢寫,放在現在也是魔化現實主義。估計人們會覺得荒誕,但在那個遠古年底,好像還非常契合。

至於後一句的“夢為魚”,據有人考據有可能典出《莊子·大宗師》,孔子和顏回的對話: “且汝夢為鳥而厲乎天,夢為魚而沒於淵。” 大概意思是:如果你做夢自己是鳥,就會在天空中飛;如果夢見自己是魚,就會在水裏遊。 聯想一下莊子: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 可見魚和鳥在諸子百家時期是常用的文學意象,還有一點就是古人貌似都很喜歡“做夢”,凡事都託付於夢裏。 宋人填詞寫詩必用典,不得不感慨宋人的學識文化,短短兩句詩,背後卻藴含如此豐富有趣的典籍故事,引用而不抄用,而是融入自己的思想再創作,再次成為經典。或許這就是大家的偉大之處,也再次把人拉回到那個詩書萬卷,文化高度繁榮的宋朝。

畢竟幾人真得鹿 不知終日夢為魚翻譯是什麼?

意思是,世上有幾個人得到富貴呢?人們只是活得像幻想中的自己罷了。出處:這兩句話出自宋代黃庭堅的《雜詩七首》傳説鄭國有個樵夫打死一隻鹿,用蕉葉掩藏了,結果犯糊塗了,就自言自語”我是不是做夢打死一隻鹿藏在蕉葉下?“有人聽了,就跑過去撿了這隻鹿,回家跟老婆説:”樵夫的夢是真的呢!”老婆説:”只怕是你做夢吧?樵夫在你夢裏告訴你的他的夢?“這人就糊塗了:”管他誰的夢!鹿反正我得了!“後來樵夫又夢到這人拿了他的鹿,告到官府,當官的也搞不清,就讓他倆分了鹿。

鄭國國君知道了這件事,感歎道:”唉!那官員也是在夢裏分鹿給他們吧!”擴展資料典故:出自《莊子·大宗師》孔子和顏回的對話:”且汝夢為鳥而厲乎天,夢為魚而沒於淵。

“——“你夢到自己是鳥,便會在天上飛翔;你夢見自己是魚,便會在水中潛游。”人會做出各種表現,取決於他認為自己是什麼。而這種認知就像夢一樣。後用夢為魚比喻遭到災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mppgk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