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過年是除夕還是春節

過年是除夕還是春節

過年是除夕還是春節的答案是:都是

春節是農曆的1月1日,除夕是農曆的12月的最後一天,過年是從除夕一直到農曆的1月15號元宵節。除夕夜就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晚上,通常設在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為大年三十。除夕這一天,家裏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

春節(Spring Festival),即中國農曆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歲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藴含着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藴。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地方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佈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着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依據斗轉星移定歲時,“斗柄回寅”為歲首。“斗柄回寅”大地回春,終而復始,萬象更新,新的輪迴由此開啟。在傳統的農耕社會,立春歲首具有重要的意義,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首節俗文化。在歷史發展中雖然使用曆法不同而歲首節慶日期不同,但是其節慶框架以及許多民俗沿承了下來。

過年是除夕還是春節

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星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傳統節日多數形成於古人擇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以及祈福辟邪的活動。

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藴含着祗敬感德、禮樂文明深邃文化內涵。歲節(年節)的起源與發展涵蓋了人文哲學與自然規律等方面內容。

中國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祕,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北斗七星循環旋轉,這斗轉星移與時節變化有着密切的關係。北斗七星是北半球(中國位於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轉星移時北半球黃赤交角其附近相應地域的自然節律亦在漸變,因此成為了人們判斷時節變化的依據。“斗柄回寅”大地回春,萬象更新,新歲開啟。在歷史發展演變中,由於朝代更迭、曆法變動,歲首(新年)在日期上亦不同。

傳統節日儀式與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着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底藴。歲節`(年節)是中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歷史發展中,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這些活動,可大體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奉祀神靈,以應天時;崇宗敬祖,維護親情;驅邪祛惡,以求平安;休閒娛樂,放鬆心情。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攘災、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

標籤: 除夕 春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lgxy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