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

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

每個人生命剛開始的時候,也就是剛出生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每個人生命剛開始的時候,也就是剛出生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

出自《三字經》,《三字經》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

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

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户曉。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説,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基於歷史原因,《三字經》難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藝術瑕疵,但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仍然為世人所公認,被歷代中國人奉為經典並不斷流傳。

這句話是與孟子的性善論相一致,都認為人在剛出生時,天性就是善良的,只是後天處的環境、受到的教育不同,於是人的性格就發生了善惡。與之相反的是荀子的“性惡論”,他認為人出身本性是不好的,經過後天的環境,一些人受到好的教育變成了善良的人,一些人依舊保持惡的品性。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其實是強調人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他的性格主要受到兩個方面的影響,一個是先天的,即出生就具有的,另一個是後天的成長環境和教育。因此,人們一定要重視環境和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三字經流傳了幾千年,在古代是幼童啟蒙第一篇必學的課程,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任何人懷疑這句話所説的道理是否正確,本人認為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是錯誤,而且錯了幾千年。

一定會有非常多的人,應該是大部分人會反對我的這一説法,流傳了幾千年的老話,竟然被説成是不正確的,自然不會被人接受,那麼就請看看我説的是否有道理,如果覺得有道理,也許您就會認同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是錯誤的。人剛一出生的時候處於懵懵無知的狀態,根本不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我們在一歲以前的記憶是完全沒有,沒有人記着自己一週歲以前做過什麼,事實就是如此,所以剛出生的嬰兒,對這個世界是沒有絲毫的記憶和感知。內心自然也就沒有情感,嬰兒的第一聲哭泣,不是因為情感,而是因為肺部要開始呼吸,所做的人生第一個條件反射,因為疼痛,喊了一聲後就開始了第一次呼吸。

沒有情感的人,內心中是沒有善惡區分的,因此人之初性本善,是錯誤的,應該説成人之初,不善不惡,因為對這個世界不瞭解,即使一個嬰兒看到成年人認為最恐怖的兇惡場景,他的內心也不會有恐懼的因素,因為他不理解什麼是善惡,除了身體的痛感之外,他不知道什麼是恐懼和害怕,也不知道什麼是喜悦高興,當嬰兒再長大一點,對這個世界有了認識,這就有了喜怒哀樂,開心時候笑,痛苦時候哭,這時候,依然沒有善惡的觀念,依然是不善不惡,但是有了自私的行為,知道好吃的不能先給別人,首先要自己吃飽,吃飽後,這食物誰吃都可以,這是動物的生存的本性,所以人的第一個本性是自私。自私是不善不惡,任何人也不能説自私是惡,這是這個世界所有動物的本性。王應麟(1223—1296),南宋官員、經史學者。字伯厚,號深寧居士,又號厚齋。

慶元府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為學宗朱熹,涉獵經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長於考證。一生著述頗富,計有二十餘種、六百多卷,相傳《三字經》為其所著。

標籤: 性本善 人之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kp0z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