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為什麼四大文明古國只剩下中國

為什麼四大文明古國只剩下中國

環境是醖釀文明生命的搖籃;文字是延續整個文明的血脈;“同化”是文明得以生存的能力;有序是文明持續發展的原因。

文明的開始必然伴隨着環境,從夏朝的建立,中華文明都處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中,華夏文明,東臨大海,西守沙漠,南依川蜀,面臨的威脅只有北方的匈奴,至秦朝,築長城,修萬里,使得整個文明搖籃更為凝聚力。相對於其他文明,無疑被其它文明所擊潰 ,萌芽是脆弱的,學會保護,才能成長下去。或許,很多都是在不經意間,創造了偉大,從開始的弱小,到學會保護,才是一個文明真正的開始。

“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詩經·爾雅·釋山》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 梁啟超

文字的統一併延續使用代表着社會的記載不會斷層,漢字可以説是中華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文明產物了,自甲骨文演變而來,到各種書寫體的產生,時時刻刻都在續寫着文明。文字的滅亡,文明必將是面臨着斷層,我們將無法去了解那個時期發生過什麼,更理解不了這個文化的真正含義,而且中國曆朝歷代都設有專門修撰前朝和今時的事,使得文明又以記錄的方式流傳下來,後人要想去理解和感受,就必須去接受上一個文化,就更使得文明得以繼承下去。

“中國文字在當今世界上的各種文字系統中是絕無僅有的表意系統的文字,按年齡計算,恐怕有四、五千歲了,因為遠在公元前十四世紀,它已經是相當發達的文字體系了”。

為什麼四大文明古國只剩下中國

無論哪一個文明,在走過漫漫歷程中,總要受到外來文明的衝擊,四大文明也不例外,但是其它三大文明中,無不被外文明所摧殘,文化也被漸漸的同化了,有的甚至消失了,都沒有很好的傳承下來。但中華傳統文化一直以來就表現出了強大的融合力和頑強的生命力。

華夏文明曾兩次遭到少數民族入侵,一次是忽必烈帶領的蒙古人建立了元朝,然後是滿族入關建立了清朝。雖然他們都逐鹿華夏,取得地位,卻最終被“漢化”, 曾經顯赫一時的鮮卑一族,曾經轟轟轟轟烈的開展的北魏孝文帝改革,衣漢服習漢字學漢俗,想通過“漢化”的方式更好的管理龐大的中原王朝,最後我們都知道,今天世上已再無鮮卑一族,他們將自己融進了中華民族,融進了華夏文明。

值得一説的是,少數民族政權一般都是用中華文明的思想來建立自身統治的合法性。中華文明從未被蒙古或滿洲文明所取代,反倒他們的文明的漸漸被華夏所取代。在整個東方都沒有可以與以儒、道、佛為主要代表的中華文化相匹敵。當入侵者走進華夏的時候,都漸漸開始學習漢族文化,將自己的文化主動的融入了中華文化中。無論是佛教,還是儒教,又或是道家,中華文化就像太極一樣,容納百川,使得自己越來繁盛,越來越壯大,不停的走下去。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左傳》

“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

——《春秋左傳正義》

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總是在一步一步的往下發展。先是秦朝從統一開始就對文字和度量衡進行統一,也就是我們常説的”書同文,車同軌”。到了漢代又逐漸形成比較完善的管理制度,就算改朝換代,江山易主,後來者往往也會繼承前者的制度結構和統治文化,再次基礎進一步完善,讓歷史步入一個新的篇章,而非推翻後重新建立。

然後一直到隋朝,開創了科舉制度,加強中央集權制度,使得整個文明更加完整,得以讓整個華夏文明漫漫持續發展,從而更好的發展下來。 中華文明如同一條河流一樣,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舊到新,慢慢的發展壯大並生生不息。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與”。——老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kgrl5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