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甲骨文是誰發現的

甲骨文是誰發現的

王懿榮。

甲骨文是晚清王懿榮發現的。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在北京任國子祭酒監的王懿榮生病了。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達仁堂中藥店買了一劑中藥,裏面有“龍骨”。王懿榮驚訝地看到刻在上面的字,於是他立即派人到藥房去買所有的“古龍”字樣。後來,一個叫“汐翁”的人在《龜甲文》年寫下了這個事實,並在1931年在北平出版的《華北日報華北畫刊》年出版了它。此後,人們認為這是甲骨文發現的文字依據。

王懿榮(1845-1900年)字正儒,一字廉生,原籍雲南,山東省福山縣(今煙台市福山區)古現村人。生性耿直,號稱"東怪"。中國近代金石學家、鑑藏家和書法家,為發現和收藏甲骨文第一人。光緒六年進士,授翰林編修。三為國子監祭酒。庚子年,義和團攻掠京津,授任京師團練大臣。八國聯軍攻入京城,皇帝外逃,王懿榮遂偕夫人與兒媳投井殉節,諡號"文敏"。

王懿榮泛涉書史,嗜金石,撰有《漢石存目》《古泉選》《南北朝存石目》《福山金石志》等。與翁同龢、徐郙、潘祖蔭、吳大澄、羅振玉、劉鶚等鑑藏家和學者交流密切。

善書法,深得慈禧賞識,慈禧御筆作畫,時命王懿榮題志。

見《清史稿》、王崇煥輯《王文敏公年譜》《王懿榮文集》、呂偉達著《甲骨文之父--王懿榮》等。

甲骨文是誰發現的

甲骨文,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 從字體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漢字的“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

從甲骨上的文字看,它們已具備了中國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筆線條嚴整瘦勁,曲直粗細均備,筆畫多方折,對後世篆刻的用筆用刀產生了影響。

(1)在字的構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實物的特徵,而筆畫多少、正反向背卻不統一。

(2)甲骨文的一些會意字,只要求偏旁會合起來含義明確,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異體字非常多,有的一個字可有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寫法。

(3)甲骨文的形體,往往是以所表示實物的繁簡決定大小,有的一個字可以占上幾個字的位置,也可有長、有短。

(4)因為字是用刀刻在較硬的獸骨上,所以筆畫較細,方筆居多。

標籤: 甲骨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d6pr4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