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西藏昌都海拔多高

西藏昌都海拔多高

西藏昌都海拔多高的答案是:3240多米。

昌都市古稱“康”或“客木”。唐代,昌都市為吐蕃王國的一部分,明清以後統稱此地為康藏地區,原西藏政府稱它為“朵康木”地區,現為西藏自治區所屬一個地級市。

昌都位於西藏自治區東部、橫斷山脈南段,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中上游,是連接藏川滇青的樞紐和西藏通往祖國內地的重要門户,是西藏自治區的東大門,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經之地,也是“茶馬古道”的要地,是西藏的革命老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西藏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的地方。昌都地處三河一江地區(昂曲河、扎曲河、色曲河、瀾滄江),藏語意為“水匯合口處”。昌都位於東經93°6′—99°2′,北緯28°5′—32°6′之間,東與四川省的德格、白玉、石渠、巴塘四縣隔江相望,東南與雲南省的德欽縣接壤,西南與林芝市毗鄰,西北與那曲市相連,北面與青海省的玉樹州交界,西望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處在商貿往來的樞紐地位,素有“藏東明珠”的美稱。總面積為10981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60米以上,年平均日照時數2100至2700小時,平均氣温2.4至10.4℃。

西藏昌都海拔多高

昌都自助遊兩大線路

紅色丹霞:

線路:芒康→左貢→昌都→類烏齊→八宿

特色:

聽當地的朋友説,在非常古老的地質年代,大概從恐龍時代起,經過高温高濕作用,致使鐵元素氧化,造就了昌都的紅土地。如今這“紅”也成了昌都的標誌。

沿着紅山脈,隨處可見的紅,東起芒康,經左貢、昌都鎮,西至洛隆、丁青、邊壩,昌都各縣無處不紅。偶有幾處落腳,都是難忘的體驗。那些泛着紅色或偏紅棕色、紫紅色色澤的山地或土壤,迷醉了我的雙眼。

出芒康縣城往昌都一路行走,藏東南紅土地的脆弱與壯美便一覽無餘地展現在我眼前。説它脆弱,一條細小的河流,就能把兩岸的山體沖刷出巨大的溝壑,成為永恆的傷痕;説它壯美,遠處近處的山體在遠古的造山運動中,在地表深處熾熱巖漿的作用下,一層層不同色彩的巖石就此點綴在紅色的山體中,令人驚歎。

到了昌都地區最西北端的丁青縣境內,山體開始呈現出成片的橙紅、棕紅、殷紅等紅色素……紅土地,就這樣孕育出高原上少有的丹霞美景。點點藏房散佈在紅彤彤的土地上,白牆墨窗點亮了凡間的天堂,房頂上垛垛秸稈好像戴在老阿媽頭上的金飾,冷曲河的鐵索橋上沒有表情的犛牛懶洋洋地甩着尾巴向遠方走去。

紅色鹽田:

線路:昌都→芒康→鹽井

看點:

早就聽説鹽井是個神奇的地方,以前都只是匆匆路過。這一次,我終於有機會好好地走進位於芒康縣東南部的這個小鄉鎮,去看看那宏偉、壯觀的鹽田景觀。深入鹽井,這有着上千年製鹽歷史的地方,果然讓人歎為觀止。

用紅色來形容鹽井段的瀾滄江一點也不過分,一路夾帶着泥沙和更多的高原激情,雪山之水和大地的纏綿已經變得如火般熾烈。不過讓人稱奇的是,同一條瀾滄江,卻在東岸西岸各產白鹽紅鹽。

天色漸暗,晚飯後我悠閒散步,只見岸邊數條鹽民為行走便利而開的斜坡,高高低低,阡陌縱橫,雖亂卻別有韻味。一眼望去,鹽民在瀾滄江兩岸層層疊疊用圓木柱支起數千塊鹽田。灌滿滷水的鹽田倚崖而建,泛着青色或微紅色光芒,煞是壯觀。當我的目光落在支撐鹽棚的木料上,其表面凝結着一層厚厚的晶體,那是鹽水滲出來後經年累月形成的痕跡,若是在正午的陽光下必然璀璨生輝。

交通:

芒康至鹽井有班車,車程2小時,票價40元。下鹽田需自駕車並請當地老鄉帶路,或在鎮上包專門的遊覽載客車前往,包車來回約需50元。

標籤: 昌都 西藏 海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d039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