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八國聯軍當年為什麼沒有燒掉故宮

八國聯軍當年為什麼沒有燒掉故宮

八國聯軍當年為什麼沒有燒掉故宮的答案是:英、法兩國政府不希望清政府垮台

八國聯軍當年為什麼沒有燒掉故宮

英、法兩國政府都不希望清政府垮台,故八國聯軍儘量避免不破壞故宮。故宮是清朝政府辦公的地方,是清朝政府的象徵。如果説八國聯軍把清朝政府的象徵也給燒了,那清朝政府絕對是誓死抵抗的,肯定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讓。八國聯軍入城時曾承諾不對北京城進行破壞,火燒故宮可能使清廷陷入“無政府狀態”,進而使聯軍找不到“議和對象”。這對給養不足、急於早日撤軍脱身的聯軍而言,是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如果火燒圓明園後,清廷仍不屈服,八國聯軍極有可能毀掉故宮。清廷在圓明園被焚後答應“議和”,這才是故宮倖免於難的關鍵所在。

圓明園,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其坐落於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毗鄰,佔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全園共有一百五十餘景,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故此,也被叫做“圓明三園”。

由於圓明園融合了東西方古典園藝經典藝術,自康熙四十八年始建以來,圓明園歷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四朝的修葺和擴充,全園的建築文化藝術達到了登峯造極的巔峯,故此,圓明園有着“萬園之園”美譽。

然而直至咸豐年間,圓明園卻遭遇了兩場舉世罕見的浩劫,在這兩場浩劫中,有着“萬園之園”讚譽的圓明園毀於一旦,而這個中緣由還得從“第二次鴉片戰爭”説起。

圖片

1856年10月,英法聯軍在俄美西方列強的支持下,以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為藉口,悍然向清朝發起了一場長達四年之久的侵略戰爭,史稱“第二次鴉片戰爭”。

經過四年斷斷續續的戰爭,英法聯軍於1860年攻入北京城,清帝咸豐驚恐之中嚇得狼狽逃竄至承德避難,英法聯軍遂於當年10月開始對圓明園進行了兩次大規模地劫掠,並將圓明園付諸一炬,有着“萬園之園”的圓明園也在烈火中化為灰燼。

1859年,英法發艦前往北京換約,在大沽發生炮戰,受創而去。1860年大舉來襲,大沽、天津相繼陷落,不久聯軍攻入北京,洗劫和燒燬了皇室園林圓明園和靜宜園,而清文宗等則以西狩為名逃奔熱河。10月聯軍以焚燬紫禁城作為威脅,迫使恭親王奕欣出面代表議和,除了完成《天津條約》的換約外,加訂了中英、中法《北京條約》,以為《天津條約》的補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640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