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歷史上汪姓有名的人物有哪些

歷史上汪姓有名的人物有哪些

歷史上汪姓有名的人物有哪些的答案是:汪孟鄒;汪伯彥;汪克寬;汪由教

(1878-1953)現代出版家。一名邦伊。績溪縣城人。汪孟鄒早年就學於汪南陸師學堂,畢業後,於1903年在蕪湖創辦科學圖書社,這是安徽省第一家集發行與出版印製為一體的新式書店,經營與新文化有關的書刊,並印製發行陳獨秀負責編輯的《安徽俗話報》,對新文化觀念在安徽的傳播作出了較大貢獻。1913年,汪孟鄒接受陳獨秀的意見,走出安徽,前往東南政治文化中心上海創辦了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亞東圖書館。亞東圖書館主要出版和經營北大教師的書稿,如《嘗試集》、《胡適文存》、《吳虞文錄》等,併發行《建設》、《少年中國》、《新潮》等雜誌,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思想陣地之一。"五·四"新潮過後,亞東圖書館出版了一系列革命文藝作品,如蔣光慈的小説,等等。此外,汪原放標點的《水滸》、《西遊記》和《紅樓夢》等古典小説也由亞東出版推向全國,在民眾中影響很大。汪孟鄒的一生為中國現代學術著作的出版不遺餘力,陶行知讚揚他"賑濟了20年的學術饑荒"。

1071-1141)南宋大臣。字廷俊。祁門縣城人。汪伯彥於1103年考中進士,初任河北成安縣主簿。1126年,宋欽宗召見時,汪伯彥獻《河北邊防十策》,被提升為龍圖閣直學士、相州知州。同年冬天,康王趙構出使金國,在磁州遇險,由汪伯彥派兵解圍。不久,康王奉旨設立天下兵馬大元帥府,委任汪伯彥為副元帥,並採納其計策,率兵駐紮在商丘縣(時稱南京)。金兵逼近京城汴梁時,副元帥宗澤主張立即起且康王所部軍馬抵抗,汪伯彥以金人志在通和為名加以攔阻,致使防衞失當,京城陷入敵手,徽宗和欽宗成了金人的俘虜,北宋因此而滅亡。1127年,康王在商丘即帝位,是為宋高宗,汪伯彥升任知樞密院事、右僕射等職,同另一議和派領袖人物黃潛善把持相位,不謀戰守之策,一味主張南逃。1129年,臨時首都揚州夫陷,汪伯彥被免職,貶居永州。1131年復職,任江東安撫使。1134年再次免職。1139年,在秦檜支持下復任宣州知州。後獻《中興日曆》5卷給高宗,升為保信軍節度使。1141年卒於家鄉。著作有《汪伯彥文集》30卷、《春秋大義》10卷等。

歷史上汪姓有名的人物有哪些

(1304一1372)元末明初理學家、教育家。字德輔,號環谷。祁門縣城人。汪克寬天資聰穎,6歲能作駢偶,11歲能自斷《四書》句讀。1321年隨父前往江西浮樑縣,拜吳仲迂為師。1327年參加進士考試時,論點同主考官不吻合而落榜,從此放棄應試求仕之念,專心研究經學,並在宣州和徽州一帶講學,投入他門下求學的人很多。1369年,在朝廷的一再詔請和禮聘下,以68歲高齡應聘入都,協助宋濂編修《元史》。修史工作結束後,朝廷將授官職,汪克寬以年老多病為理由辭而不受,於是賜白金等物,用官車送歸家鄉。汪克寬一生留下的著作較多,今存《環谷集》、《易經程朱傳義音考》等11種。汪克寬治學以嚴謹恭行著稱,後學程敏政評為:"六經皆有説,而春秋獨盛;平生皆可師,而出處尤正。其道足以覺人,其功足以衞聖。"堪稱一代"理學名賢"。汪克寬在文學方面也有相當造詣,他的文章温厚明達,頗有大家風範;詩歌則以"造語新警"聞名,接近李賀和温庭筠的風格。汪克寬病逝後,葬於縣東盛村。

(1692-1758)清代名臣,文學家。字師茗,號謹堂,又號鬆泉居士。休寧縣溪口鎮人。汪由敦少年時代即以讀書過目不忘享譽東南,1724年,以二甲第一名考中進士,旋授翰林院編修。因才學傑出、為人典重、辦事幹練,為繼任的乾隆皇帝所賞識,官位屢屢升遷,直至太子太傅、軍機大臣、吏部尚書。乾隆皇帝評為:"老誠端恪,敏練安詳,學問淵醇",每出京巡金川之亂,諭旨都出自汪氏之手,並任命由敦為《平定金川方略》副總裁和《平定準噶爾方略》總裁,堪抵深得寵信。汪由敦在治學上以淵博著稱,曾參與纂修《大清一統志》和《盛京通志》。在文學方面,江氏承韓歐文鳳、樂府詩風,有《鬆泉文集》26卷傳世。汪由敦又是清前期有一定影響的書法家,收體端秀醇正,有《時晴齋帖》10卷,為乾隆特命屬下勒石的摹本。汪由敦去世後,乾隆親臨祭奠,賜陀羅被以殮,當時人稱:大臣禮遇之隆,近罕其比。墓葬今在溪口木幹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5nkm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