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南泥灣大生產運動誰帶領的

南泥灣大生產運動誰帶領的

旅長王震。

至1945年6月部隊南下全部調離南泥灣,359旅全體指戰員上下一致、攻堅克難,硬是憑着雙手,將昔日荒無人煙的“爛泥灣”建成了“陝北好江南”,也孕育了南泥灣精神。

南泥灣大生產運動中,359旅全體指戰員戰天鬥地,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實現糧食和生活必需品自給自足,培育和形成了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為核心的南泥灣精神。

本文闡釋了南泥灣精神的形成及其主要內涵,論述了南泥灣精神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不同歷史時期發揮的重要作用,提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大背景下,弘揚南泥灣精神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定信念勇於奮鬥,助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

王震(1908年4月11日-1993年3月12日),湖南瀏陽人。1924年參加工作。1927年加入共青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上將軍銜。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軍委委員、中央軍委常委、中共中央黨校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等職。

1993年3月12日,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王震同志在廣州逝世,享年85歲。

南泥灣大生產運動誰帶領的

王震同志1908年4月11日出生於湖南省瀏陽縣北盛倉鄉馬跪橋村一個佃户家庭。少年時代,有感於舊社會的黑暗和不公,萌發反抗壓迫的思想。1922年到長沙從軍,後當鐵路工人,開始接觸進步思想和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在轟轟烈烈的大革命中,他積極投身工人運動,曾任工人糾察隊隊長、粵漢鐵路工會長沙段職工分會執行委員等職。192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5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在白色恐怖的險惡環境中,王震同志毅然投身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鬥爭,輾轉長沙、武漢等地,堅持從事工人運動、地下交通和兵運工作。1929年,他參加湘贛革命根據地創建工作,先後任紅軍湘東獨立一師團政治委員、師政治委員、師黨委書記,紅八軍師政治委員、軍政治部主任、代理軍長,中共湘贛省委委員、省軍區代理司令員。在根據地鬥爭中,他作戰英勇、衝鋒在前,率領部隊有力配合中央革命根據地反“圍剿”鬥爭,曾榮獲三等紅星獎章。他堅決執行毛澤東同志關於糾正肅反擴大化的指示和粉碎敵人“圍剿”的戰略戰術原則,盡力保護同志,抵制“左”傾軍事路線的影響。1933年5月,在九渡衝戰鬥中,他帶領戰士直插敵人陣地後方山崖,一舉搶佔高地,出其不意,消滅守敵。此役紅八軍共殲敵500多人,俘敵千餘人,被中革軍委稱讚是“湘贛省的空前勝利,是在河西戰線上嚴厲地打擊了敵人的第四次‘圍剿’,配合了中央紅軍的偉大勝利”。

1934年7月起,王震同志先後任紅六軍團軍政委員會委員、政治委員。在任弼時同志領導下,他與軍團長蕭克同志一道率部西征。紅六軍團在80多天裏,疾行5000多裏,歷經千辛萬苦,衝破敵人圍追堵截,實際上起到了為中央紅軍長征進行偵察、探路的先遣隊作用。同年10月,紅六軍團與賀龍、關嚮應同志率領的紅三軍(不久恢復紅二軍團番號)會師後,王震同志任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委員、中央軍委分會委員、代理軍區司令員等職。他參與指揮十萬坪戰鬥,殲敵3000餘人,取得紅二、紅六軍團會師後第一個重大勝利。隨後,他參與指揮陳家河、桃子溪、忠堡、板栗園等戰鬥,沉重打擊敵人,有力配合中央紅軍長征,為創建、發展和鞏固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作出重要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56rrk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