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由墨子和他的弟子們所著的幾何光學著作是

由墨子和他的弟子們所著的幾何光學著作是

《墨經》。在光學史上,墨子是最早進行光學實驗並進行系統研究幾何光學的科學家。

對幾何光學中光與影的關係、小孔成像的問題,作了較為系統的闡述,説明了《墨經》中關於光學問題的八經和八經之説。

由墨子和他的弟子們所著的幾何光學著作是

這些光學認識都是基於簡單的實驗和細緻的觀察,概括了幾何光學現象,從經驗材料中總結出一些規律性的認識。《墨經》為《墨子》書中的重要部分,約完成於周安王14年癸巳(公元前388年)。包括《經》上下,《經説》上下,《大取》、《小取》六篇。《經》是墨家創始人墨子主持編寫成自著,《經説》則是其弟子們所著錄。

墨經是戰國後期墨家的著作,主要討論認識論,邏輯和自然科學。是墨家著作總集,是墨翟(墨子)和他的弟子所著。墨子(約前468-前376年),姓墨,名翟,戰國初年學者、思想家,墨家學派創始人。

墨子出身微賤,曾學儒術,因不滿其煩瑣的禮樂制度和學説,自創墨家學派以抗衡。墨子作為中國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和自然科學家,提出了“兼愛”“非攻”等觀點,創立墨家學説,並有《墨子》一書傳世。墨學的學説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

他主張“兼愛”﹑“非攻”,提出“尚賢”﹑“尚同”的政治思想,主張從天子、諸侯國君到各級正長,都要“選擇天下之賢可者”來充當;而人民則要服從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義”,天下人都要相親相愛,反對強凌弱的戰爭。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為後來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所繼承和發展,其神祕主義的糟粕也為秦漢以後的神學目的論者所吸收和利用。作為先秦墨家的創始人,墨子在中國哲學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

墨子在上説下教中,言行頗多,但無親筆著作。今存《墨子》一書中的《尚賢》、《尚同》、 《兼愛》 、《非攻》、《節用》、《節葬》、《天志》 、《明鬼》、《非樂》、《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傳弟子對他的思想言論的記錄。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據。

幾何光學著作由墨子和他弟子所著的典籍是什麼?

《墨經》。《墨經》約完成於周安王14年 癸巳(公元前388年)。

《墨經》,又稱《墨辯》。

《墨子》的一部分。包括《經》上下,《經説》上下,《大取》、《小取》六篇。一説僅包括前四篇。其主要內容為認識論、邏輯學,將知識分為“聞知”、“説知”、“親知”,強調“名實合”;提出“闢”、“侔”、“援”、“推”等邏輯範疇。

擴展資料:《墨經》中有8條論述了幾何光學知識,它闡述了影、小孔成像、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成像,還説明了焦距和物體成像的關係,這些比古希臘歐幾里德(約公元前330~275)的光學記載早百餘年。在力學方面的論説也是古代力學的代表作。對力的定義、槓桿、滑輪、輪軸、斜面及物體沉浮、平衡和重心都有論述。

而且這些論述大都來自實踐。墨家在六朝以後逐漸流失,正統十年(1445年),道士張宇初將《墨子》刻入《道藏》。現代所傳的《墨子》五十三篇,《墨子》與道教無關,卻被《道藏》所收錄,才得以留傳下來。

汪中將墨子書分為內外二篇,著有《墨子表徵》一卷

最早的幾何光學著作有墨子和他的弟子們鎖住的典籍是什麼?

是《墨經》。中國戰國時期後期墨家的著作。

指今本《墨子》中的《經上》,《經下》,《經説上》,《經説下》,《大取》,《小取》 6篇,《墨經》亦稱《墨辯》,主要是討論認識論﹑邏輯和自然科學的問題。

早在2300多年前,我國古代思想家墨子的《墨經》中就包含了豐富的關於力學,光學,幾何學,工程技術知識和現代物理學,數學的基本要素。這本書的影響後期墨家邏輯是中國古代邏輯可以同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古印度因明(見印度邏輯史)相媲美的科學體系,在中國邏輯史和世界邏輯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但從秦漢以後,這份寶貴的遺產長期被忽視。晉朝時,魯勝雖曾作《墨辯注》,但僅存其"敍"。

只是到了近代以後,孫詒讓、梁啟超、章炳麟、章士釗、譚戒甫等人才開始把墨辯邏輯與西方邏輯和印度因明進行比較研究,從而使後期墨家邏輯思想重新受到了重視,並有了新的發展。

世界上最早的幾何光學著作是墨子的什麼

是《墨經》。墨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在力的作用、槓桿原理、光線直射、光影關係、小孔成像、點線面體圓概念等眾多領域都有精深造詣的人。

所寫的《墨經》是最早的幾何光學著作。

《墨經》亦稱《墨辯》,主要是討論認識論、邏輯和自然科學的問題。 《墨經》簡介 《墨經》是《墨子》書中的重要部分,約完成於周安王14年癸巳(公元前388年)。 《墨子》是我國戰國時期墨家著作的總集,是墨翟(人稱墨子)和他的弟子們寫的。 墨翟是宋國人(約公元前468~376),他是一個製造機械的手工業者,精通木工。

墨子一派人中多數是直接參加勞動的,接近自然,熱心於對自然科學的研究,又有比較正確的認識論和工業論的思想,他們把自己的科學知識、言論、主張、活動等集中起來,彙編成《墨子》。 《墨經》有《經上》《經下》《經上説》《經下説》四篇(一説還包括《大取》《小取》共六篇)。《經説》是對《經》的解釋或補充。

也有人認為《經》是墨家創始人墨翟主持編寫成自著,《經説》則是其弟子們所著錄。《墨經》的內容,邏輯學方面所佔的比例最大,自然科學次之,其中幾何學的10餘條,專論物理方面的約20餘條,主要包括力學和幾何光學方面的內容。此外,還有倫理、心理、政法、經濟、建築等方面的條文。

《墨經》中有8條論述了幾何光學知識,它闡述了影、小孔成像、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成像,還説明了焦距和物體成像的關係,這些比古希臘歐幾里德(約公元前330~275)的光學記載早百餘年。在力學方面的論説也是古代力學的代表作。對力的定義、槓桿、滑輪、輪軸、斜面及物體沉浮、平衡和重心都有論述。

而且這些論述大都來自實踐。墨家在六朝以後逐漸流失,正統十年(1445年),張宇初奉敕,將《墨子》刻入《道藏》。現代所傳的《墨子》只剩下五十三篇,這些篇幅是因為被道家著作《道藏》所收錄,才得以留傳下來。汪中將墨子書分為內外二篇,著有《墨子表徵》一卷。

世界上最早的幾何光學著作是墨子的什麼?

世界上最早的幾何光學著作是墨子的《墨經》。墨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在力的作用、槓桿原理、光線直射、光影關係、小孔成像、點線面體圓概念等眾多領域都有精深造詣的人。

所寫的《墨經》是最早的幾何光學著作。

《墨經》亦稱《墨辯》,主要是討論認識論、邏輯和自然科學的問題。《墨經》是《墨子》書中的重要部分,約完成於周安王14年癸巳(公元前388年)。《墨子》是我國戰國時期墨家著作的總集,是墨翟(人稱墨子)和他的弟子們寫的。擴展資料:《墨經》有《經上》《經下》《經上説》《經下説》四篇(一説還包括《大取》《小取》共六篇)。

《經説》是對《經》的解釋或補充。也有人認為《經》是墨家創始人墨翟主持編寫成自著,《經説》則是其弟子們所著錄。《墨經》的內容,邏輯學方面所佔的比例最大,自然科學次之,其中幾何學的10餘條,專論物理方面的約20餘條,主要包括力學和幾何光學方面的內容。

此外,還有倫理、心理、政法、經濟、建築等方面的條文。

幾何光學著作

世界上最早的幾何光學著作,是由墨子和他的弟子們所著的典籍:《墨經》,亦稱《墨辯》。主要是討論認識論﹑邏輯和自然科學的問題。

《墨經》中就包含了豐富的關於力學、光學、幾何學、工程技術知識和現代物理學、數學的基本要素。

其中有關於力、力系的平衡和槓桿、斜面等簡單機械的論述;記載了關於小孔成象和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成象的觀察研究,並且首次提出了時間(“久”,即宙)和空間(“宇”)的概念。《墨經》是《墨子》書中的重要部分,約完成於周安王14年癸巳(公元前388年)。《墨子》是我國戰國時期墨家著作的總集,是墨翟(人稱墨子)和他的弟子們寫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1p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