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南京大屠殺是幾月幾日

南京大屠殺是幾月幾日

南京大屠殺是幾月幾日的答案是:1937年12月13日

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公然違反國際條約和人類基本道德準則,是日軍在侵華戰爭期間無數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南京大屠殺期間,《紐約時報》《中央日報》《新華日報》等中外媒體,均對南京大屠殺進行了大量的揭露。

戰後,中國國民政府對南京大屠殺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其中,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經調查判定,日軍集體屠殺有28案,屠殺人數19萬餘人;零散屠殺有858案,死亡人數15萬餘人,總計死亡人數達30多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特大慘案。

2014年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首次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

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殺史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淞滬會戰失利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展開對中國全面大規模侵略。同年8月13日~11月12日日本侵略軍在上海及周邊地區展開淞滬會戰。戰役初期,日軍於上海久攻不下,但日軍進行戰役側翼機動,11月5日在杭州灣的全公亭、金山衞間登陸,中國軍隊陷入嚴峻形勢,戰局急轉直下。

1937年11月8日蔣中正下令全線撤退,四天後上海失守,淞滬會戰結束。上海被日本佔領後,日軍趁勢分三路急向南京進犯。中國方面就此開始準備在上海以西僅300餘公里的首都南京的保衞作戰,由於下達撤退命令過於倉促,後方國防工事交接發生失誤,隨着日軍轟炸機的大範圍轟炸,撤退演變為大潰敗,使北路日軍主力一路順利到達南京。中華民國首都南京處於日軍的直接威脅之下。由於從上海的撤退組織的極其混亂,中國軍隊在上海至南京沿途未能組織起有效抵抗。

1937年11月20日,中國國民黨政府發表《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政府機關、學校紛紛遷往內地,很多市民也逃離了南京。在6月有101.5萬城鄉居民的南京市,到了12月初的常住人口據估計還有46.8萬至56.8萬人,這還不包括軍人和從前方逃亡到南京的難民。 22日,本着人道主義精神留在南京的二十多位西方僑民成立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他們提出在南京城的西北部設立一個給平民躲避炮火的安全區。29日,南京市市長宣佈承認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併為安全區提供糧食、資金和警察。唐生智還承諾將部隊撤出安全區。1937年12月5日,國際委員會收到日本政府模稜兩可的回覆,隨即開始了安全區的工作。

1937年12月1日,日軍攻佔江陰要塞,同日,日軍下達進攻南京的作戰命令,南京保衞戰開始。

1937年12月2日,江陰防線失守中國海軍主力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在中日江陰海戰中被全數擊沉,作為南京國民政府唯一一道拱衞京畿的水上屏障失守。

1937年12月10日日軍發起總攻,12月12日唐生智下達突圍、撤退命令,中國軍隊的抵抗就此瓦解。

日軍羽田部隊在黃浦江口殘殺中國軍俘虜,原本打算在上海附近消滅中國軍隊的主力,從而迫使中國國民黨政府屈服。然而,日本上海派遣軍在淞滬戰場苦戰三個月,受到了慘重的損失,日本決策層在是否直接進攻南京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因為顧慮蘇聯在北方的軍事威脅,日軍參謀本部次長多田駿等人主張“不擴大”戰事。因此,11月7日東京將上海派遣軍與第10軍臨時編組為華中方面軍的時候,將方面軍的作戰區域限制在蘇州、嘉興一線(即“制令線”)以東。而日軍戰地指揮官卻強烈要求進攻南京:15日,柳川平助的第10軍無視參謀本部的命令,決定趁中國軍隊潰退“獨斷敢行”地“全力向南京追擊”;22日,方面軍司令官鬆井石根鼓動參謀本部放棄“不擴大”方針,稱“為了使事變迅速解決,乘現在敵人的劣勢,必須攻佔南京”。11月下旬,日軍上海派遣軍和第10軍全面越過“制令線”,分別沿着太湖的南、北兩側開始向常州、湖州進攻。鑑於前線進展迅速的既成事實,24日東京大本營廢除了“制令線”,並在12月1日下達了攻佔南京的正式命令。

南京大屠殺是幾月幾日

進攻南京的作戰開始後不久,瘋狂前進的作戰部隊就把輜重部隊拋在身後,由於日軍原本沒有深入內陸作戰的後勤準備,部隊立即面臨着糧食供給中斷的嚴重問題,日本軍司令部於是下達了實際是要部隊搶劫的“就地徵收”命令。日軍在搶劫中通常伴隨着姦淫婦女的暴行,為了掩蓋自己搶劫和強姦的罪惡,日軍除了殺死受害人,經常放火燒燬整個村莊。

1937年12月8日,日軍全面佔領了南京外圍一線防禦陣地,開始向外廓陣地進攻。11日晚,蔣介石通過顧祝同電告唐生智“如情勢不能久持時,可相繼撤退,圖整理而期反攻”。12日,日軍第6師團一部突入中華門但未能深入,其餘城垣陣地還在中國軍隊手中。負責防守中華門的第88師師長孫元良擅自帶部分部隊向下關逃跑,雖被第36師師長宋希濂勸阻返回,但已經造成城內混亂。下午,唐生智倉促召集師以上將領佈置撤退。按照撤退部署,除第36師掩護司令部和直屬部隊從下關渡江以外,其他部隊都要從正面突圍,但唐生智擔心屬於中央軍嫡系在突圍中損失太大,又口頭命令第87師、第88師、第74軍和教導總隊“如不能全部突圍,有輪渡時可過江”,這個前後矛盾的命令使中國軍隊的撤退更加混亂。會議結束後,只有屬於粵系的第66軍和第83軍在軍長葉肇和鄧龍光帶領下向正面突圍,在付出巨大代價後成功突破日軍包圍,第159師代師長羅策羣戰死。其他部隊長官大多數沒有向下完整地傳達撤退部署,就各自拋下部隊前往江邊乘事先控制的船隻逃離。這些部隊聽説長官退往下關,以為江邊已經做好了撤退準備,於是放棄陣地湧向下關一帶。負責封鎖挹江門的第36師沒有接到允許部隊撤退的命令,和從城內退往下關的部隊發生衝突,很多人被打死或踩死。12日晚,唐生智與司令部成員乘坐事先保留的小火輪從下關煤炭港逃到江北,此後第74軍一部約5000人以及第36師也從煤炭港乘船過江,第88師一部和第156師在下關乘自己控制的木船過江。逃到下關的中國守軍已經失去建制,成為混亂的散兵,其中有些人自己扎筏過江,很多人淹死、或是被趕到的日軍射殺在江中。大部分未能過江或者突圍的中國士兵流散在南京街頭,不少人放棄武器,換上便裝躲入南京安全區。13日晨,日軍攻入南京城,開始了長達四十多天的南京大屠殺。

轟炸

日軍早在攻入南京之前就開始對南京周邊地區的狂轟濫炸。1937年11月,日本陸軍航空本部通過了《航空部隊使用法》,其中第103條規定:“戰略攻擊的實施,屬於破壞要地內包括政治、經濟、產業等中樞機關,並且重要的是直接空襲市民,給國民造成極大恐怖,挫敗其意志。”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第一次明文規定可以在戰爭中直接以平民和居民街道為目標實施空襲,突破了戰爭倫理的底線。

1937年9月19日,日軍第三艦隊司令官長谷川清下令對南京等實行“無差別級”轟炸。一部分歷史學家認為,這是更廣義的南京大屠殺的起始日期。這一天,日本第三艦隊司令長官長谷川清下令所屬第2聯合航空隊(1937年9月10日剛剛從大連轉場到新落成的上海公大機場)對南京市區進行“無差別級”轟炸。上午8時15分,警報聲大作,江陰要塞瞭望台報告:大批敵機正自下游向江陰飛來!海軍各艦炮手均各就各位。幾分鐘後,只見一個由33架敵機組成的龐大機羣在3000米高度向西南飛去。

這天正是著名的“9·19空戰”日,敵機被我空軍第四大隊擊落4架,擊傷1架。中國空軍後來的傳奇人物劉粹剛自此一戰成名。 9時20分左右,警報聲又起,海軍見1小時前西飛的敵機羣正雜亂無章錯落地返航,料定必是被我空軍擊敗,便以排炮“歡送”。敵機驚魂未定,無心戀戰,未發一槍,未擲一彈,均高速向東逃竄。下午2時30分,又傳來警報聲,見敵機28架,又在南京被中國空軍擊潰。這次,該機羣未敢沿江飛行,繞開中國高射炮火有效射程返航。

1938年3月,漢口的美國刊物提到:“到目前為止,南京的日軍至少殺害了8萬中國人。”1938年4月魏特琳的記錄為:南京的慈善組織紅十字會從1月中旬到4月14日,在城區掩埋1793具屍體,其中80%是平民;在城外,掩埋39589具屍體,約2.5%是平民。“

日本外相廣田弘毅1938年1月17日在向日本駐美使館發出訓令時,轉引英國記者田伯烈的電訊稿。“30萬”首次出現在歷史文獻中。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書認定:“被佔領後的第一個月中,南京城裏發生了將近 2萬起強姦案。”“在日軍佔領後的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城內和附近地區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的總數超過20萬人以上。”

南京國防部軍事法庭認定:在南京大屠殺中,被害總數共30餘萬人。

1946年2月15日成立的南京審判戰犯的軍事法庭認定:日軍在南京集體屠殺有28案,屠殺人數為19萬餘人;零散屠殺有858案,屍體經慈善機構掩埋有15萬餘具。根據該判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人數不低於34萬。

1946年2月17日,上海《大公報》第二版,標題是《南京大屠殺案首期調查工作結束慘死同胞約三十萬》,調查委員會並分函各社團擴大宣傳,再鼓勵人民趕快舉發。

據統計,國際紅十字會在南京城內外掩埋屍體總計43121具,南京紅十字會收埋22371具,慈善機構崇善堂收埋112267具,慈善機構同善堂共埋屍7000餘具,雞鵝巷清真寺王壽仁以“南京回教公會掩埋隊”名義掩埋回族屍體400餘具。僅此5個慈善團體收埋屍體就達18.5萬餘具 。

據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收藏的《戰犯谷壽夫判決書》,谷壽夫案共記錄集體屠殺28案,零散屠殺858案,無辜軍民被日軍殘殺有案可查者達886起。其中,僅發生在中華門區域的就有378案,佔零散屠殺案的43%。向井敏明、野田毅一案的判決書也提及屠殺遇害者有30餘萬人:被俘軍民遭集體殺戮及毀屍滅跡者達19萬人以上,被零星殘殺屍骸經慈善團體掩埋者達15萬人以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18w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