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科普

> 藻鈴玉可以打頂嗎

藻鈴玉可以打頂嗎

藻鈴玉不可以打頂。因為它屬於多年生的多肉植物,且是低矮的植株,比較矮小,不需通過打頂來控制高度。即便因為管理不當,環境不適植株徒長了,也不需修剪。及時改變養護環境,多讓它曬曬太陽,控制好水量即可,這樣植株便可恢復。想要它長勢旺盛,狀態更美觀,一定要提供利於生長的環境才行。

藻鈴玉可以打頂嗎

關於辣椒的全面資料

辣椒(pepper)是茄科(Solanaceae)辣椒屬能結辣味漿果的一年生或者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學名Capsicumfrutescens L.(syn. C. annuum L.),別名番椒、秦椒(《羣芳譜》),辣茄(《花鏡》),辣虎(《藥性考》),臘茄(《藥檢》),海椒、辣角(《遵義府志》),雞嘴椒(《廣州植物誌》)。染色體2n=2x=24。以嫩果或者成熟果為食。

根據辣椒屬植物的不同性狀,大致可分為四個種:

1、長柄辣椒 有栽培和野生兩種類型,分佈於南美,花冠黃色或褐色,果柄細長,有較強的抗旱性和抗寒性,系晚熟品種。

2、木本辣椒 為多年生木本植物,葉皺縮,花乳白色或綠白色,果紅色或黃色,辣味強。

3、毛辣椒 為多濕熱帶地區的多年生植物,分佈於中美及南美,花紫紅色,果實圓形或卵圓形,成熟時黃色,極晚熟。

4、一年生辣椒 有多種類型,葉綠色,花白色,果實紅色或黃色,果形有燈籠形、長羊角形、短羊角形、圓錐形,櫻桃形等。

根據辣椒栽培種果實的特徵,可分為五個變種:

1、長椒類 多為中早熟,植株、葉片中等,分枝性強,果多下垂,長角形,向先端尖鋭,常稍彎曲,辣味強。按果形之長短,又可分為三個品種羣:一是長羊角椒。果實細長,座果數較多,味辣。二是短羊角椒。果實短角形,肉較厚,味辣。三是線辣椒。果實線形,較長大,辣味很強。可以乾製、醃漬或者做辣椒醬。

2、甜柿椒類 植株中等、粗壯,葉片肥厚,長卵圓形或橢圓形,果實肥大,果肉肥厚。按果實之形狀又可分為三個品種羣:一是大柿子椒。中晚熟,個別品種較早熟,果實扁圓形,味甜,稍有辣味。二是大甜椒。中晚熟,抗病豐產,果實圓筒形或鈍圓錐形,味甜,辣味極少。三是小圓椒。果形較小,果皮深綠而有光澤,微辣。

3、櫻桃椒類 植株中等或較矮小,分枝性強;葉片較小,圓形或橢圓形,先端較尖;果實朝上或斜生,呈櫻桃形,果色有紅、黃、紫,極辣。可以制幹椒或者觀賞。

4、圓錐椒類 植株與櫻桃椒相似;果實為圓錐形或圓筒形,多向上生長,也有下垂的,果肉較厚,辣味中等。

5、簇生椒類 枝條密生,葉狹長,分枝性強;晚熟,耐熱,抗病毒;果實簇生而向上直立,細長紅色,果色深紅,果肉薄,辣味甚強,油分含量高。多做幹椒栽培。耐熱、晚熟、抗病性強。

根據其辛辣味的濃淡顯著不同把辣椒分為四類:

1、特辣椒 指辣味特強或極辣的小果型椒。如雲南的涮辣椒不能直接入口,否則脣舌會疼痛不止,嚼一嚼牙齦就會出血。只要將其在湯鍋裏涮幾下,整鍋湯即變辣,然後將其掛起以後再用,可連用多次,所以稱其為涮辣子,也有人美其名曰:“辣王”。無獨有偶,東歐的匈牙利也有一種辣椒,咬一口半天都合不攏嘴,與我國的涮辣子,堪稱姐妹花。

2、辛辣椒 櫻桃椒、七星椒、長羊角椒、短羊角椒、線辣椒等,辛辣味濃烈,屬此類。

3、辣味椒 有辛辣味,但不甚濃烈,即辣味中等,如牛角大椒、黑殼椒及圓錐椒類屬之。

4、甜辣椒 辣味極淡或微甜而無辣味的大果型椒,如大柿子椒、四方頭甜椒、大甜椒、荷包甜椒、燈籠椒、茄門甜椒、小圓椒等,均屬此類。

按照辣椒用途之不同,又可分為四類:

1、菜用椒 或叫鮮食椒,如肉厚、質脆、味甜、微辣的上海茄門椒,北京甜椒,東北大甜椒、柿子椒等,均可做鮮菜涼拌或炒食。上海的羊角椒、長沙的矮樹椒、廣西的牛角椒等,肉質較厚,不甚辣,也可鮮炒或涼拌食之。此外,菜用椒不僅可以涼拌、熱炒,而且可以用做泡菜以及虎皮辣椒、灌餡辣椒、醃辣椒、醬辣椒、醋漬辣椒、火腿辣椒、芝麻辣椒、蝦油辣椒等,風味獨特,口感極好,食之益人。

2、調味椒 有些辣椒,辣味濃烈,若做為菜用椒直接食用,難以下嚥;而做為調味品,則頗為適宜。如將其製成辣椒醬、辣椒油、辣椒糊、辣椒汁等,則更能增加菜餚的風味。

3、乾製椒 陝西的線椒、四川的二金條、湖南的朝天椒等,均以乾製為主,既能加工成辣椒幹,更能製成辣椒麪,還能製成辣椒磚,既能用做調味品,還能出口創匯。

4、觀賞椒 五彩椒、櫻桃椒、看辣椒等,盆栽觀賞,頗為美觀。朝天椒等,也有用於盆栽觀賞的。

此外,辣椒果實皮色似乎是非綠即紅,其實並非如此,而是頗多變幻。青熟果皮呈深淺不同的綠色,少數品種為白色、黃色或絳紫。如江西黎川有一種白辣椒,其果皮就是乳白色的。果實到老熟期,果皮又逐步轉變為橙黃、紅色或紫紅。何以如此?因內含葉黃素、胡蘿蔔素的呈黃色,內含花青素、茄紅素的呈紅色。色素含量比例之不同而形成深淺不同的色澤。我們平常所説的“五彩椒”,其實也就是同株上的果實轉色期不同,因而形成五顏六色的“羞花”之美啊!

辣椒的栽培歷史和文化

我國栽培的辣椒和甜椒都是來自起源於中南美洲的一種野生辣椒。經1983年國際植物遺傳資源委員會(IBPGR)R確認,這種辣椒是在墨西哥被馴化的。考古學家發現,早在7000年前美洲的阿茲特克人已有栽培和利用。公元15世紀末,即1493年(相當於我國明孝宗弘治六年)隨着哥倫布赴美洲探險歸來而被引入歐洲。最初辣椒作為胡椒的代用品,由於當時從亞洲進口的黑胡椒價格昂貴,所以辣椒很快在歐洲紮根、結果。不久即引入印度。大約在公元16世紀晚期傳入朝鮮和日本

我國辣椒是在明朝前半期引入的。最初被稱為番椒。早期的文字資料可見於明代詩人兼戲劇家高濂的著作。如明神宗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問世的《遵生八箋》在其《燕閒清賞箋》的“四時花紀”節中稱:“番椒:叢生、白花;子(指果實)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可見最初辣椒僅供觀賞,以後才供食用。《羣芳譜》(1621年)也有“番椒、秦椒”的記載。

辣在古代寫作束,束有聚集意,古人把辛和束兩字組合起來,用“會意”的手法造出了“辣”,藉以表達其“辛甚日辣”的內涵。辣椒的困實因富含辣椒素具有強烈的辛辣味道,因此和花椒、胡椒並稱為“三辣”。那麼這“三辣”為什麼都以“椒”命名呢?原來在古代時我國只有地產的麻辣型調味料花椒。花椒本是芸香科、花椒屬的木本植物,以果實供調味食用。它那紅至紫紅色的果實在植物學中被稱為“骨突果”,這種小型果實的果皮二裂,內含圓形種子;種子的外觀很像是大豆的豆粒;而大豆在古代稱“菽”所以古人就以花椒的果實色澤“花”,以及種子似大豆而為木本的“椒”兩字命名稱其為花椒。後來我國從南亞和東南亞又引入胡椒。胡椒則是胡椒科,胡椒屬的藤本植物,它以球形的漿果果實供調味食用。因其形狀和麻辣味道都和花椒有些相似。所以引入我國後被命名為“胡椒”其“胡”字,是引入地域的標識。及至明代再引入茄科的辣椒以後,因其果實的辣味突出,再結合引入地域的標識。番,而命名為番椒,又稱為辣椒。

最初,我國以番椒為正式名稱,除高濂的著作以外,在《農政全書》《通雅》和《食物本草》等明代典籍以及《廣羣芳譜》《花鏡》和《授時通考》等清代要著中都以番椒稱之。辣椒的稱謂始見於明代湯顯祖的名劇《牡丹亭》。在第二十三出。冥判的《後庭家滾》曲牌中列舉了38種馳名花卉的雅號,其中已有“辣椒花……把陰熱窄”的唱詞。到清代吳其睿才把辣椒作為正式名稱而納入《植物名實圖考》。至今仍被沿用。以辣命名的其它異稱在清代已有辣茄和辣虎。其中稱茄、稱角都是特指其果實形態的表述;而虎,有威猛意,辣虎之稱謂則更顯現了味道辛辣的力度。現在南北各地又增加了諸如辣子、辣子角、紅辣椒、尖辣椒、椒角等地方名稱。

辣椒引進的途徑可能有三:一是經“絲綢之路”,先在陝西、甘肅等地種植,故有“秦椒”之稱;二是經南亞海道,先在廣東、廣西和雲南等地栽培,然後逐步推廣;三是鄭和下“西洋”時,從南洋直接引入我國,南洋各地至今還保留 不少有關鄭和的蹤跡。鄭和隨行人員馬歡撰寫的《瀛涯勝覽》中就明確而具體地記載了有關辣椒的狀況,可以做為佐證。但是目前,我國栽培品種,雖然大部分是從南美洲引進的;但在我國南方和熱帶地區,卻也有野生型辣椒。如雲南西雙版納、思茅、瀾滄以及瑞麗、元江等地區種植的一年生涮辣椒;西雙版納原始森林裏尚有一種半野生型的小米椒(一種多年生的辣椒樹)。這種涮辣椒和小米椒,是土生土長的,應該不屬於“舶來品”。經過長期的馴化栽培,也逐步成為栽培種。

辣椒的營養與食用

辣椒不僅風味獨特,而且營養極為豐富。每100克含水分85.5克,蛋白質1.9克,脂肪 0.3克,碳水化合物11.6克,鈣20毫克,磷40毫克,鐵1.2毫克、鉀300毫克、鈉12毫克,胡蘿蔔素1.43毫克,維生素C185毫克、維生素B10.04毫克、維生素B20.03毫克。此外,還含有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又據化驗分析,辣椒還含有多種辣椒鹼和芸香甙、五種香莢蘭胺以及檸檬酸、酒石酸、蘋果酸等化學成分。因而辣椒做為蔬菜或調味品食用,不僅能提供多種營養物質,滿足人體之需要,而且能增強毛細血管功能,刺激口腔粘膜,促進唾液分泌和澱粉酶的活性,故而有明顯的促進食慾、增強消化的功能。此外,辣椒嫩葉也富含鈣質和胡蘿蔔素及維生素C,並有一種特殊的辛香,能補肝明目,已經成為時尚蔬菜,在香港比辣椒貴。

辣椒作為蔬菜,用它做主菜的不是太多,除了涼拌、熱炒外,也只有“虎皮辣椒”、“灌餡甜椒”了,用它做配菜的就比較多了,很多葷菜都要用到辣椒。特別是全國比較嗜辣的四川、湖南、甘肅、青海、東北等地,有的地方几乎是無辣不能吃飯的感覺。我認為辣椒最大的貢獻還是作為調味品,辣椒醬、辣椒油、辣椒糊、辣椒麪、辣椒汁、辣椒乾等等。辣椒又可以做成醃辣椒、醬辣椒、酸辣椒、泡菜辣椒、醋辣椒、蝦油辣椒等加工品。

辣椒小菜譜

1.生煸青椒 青椒250克,食油、精鹽、砂糖適量。將青椒洗淨,去柄去子,切成半寸見方的小塊;把油燒熱,再放青椒,煸炒至青椒外皮稍有些皺皮時(不能炒焦),即加鹽、糖,並略加些水,再炒1~2分鐘即可起鍋。此餚具有開胃生津,增進食慾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食慾不振,消化不良以及濕邪內侵而致的身體倦怠等病症。

2.辣子肉丁 豬肉(去皮)150克,食油500毫升(約耗油50毫升),鮮辣椒50克,黃瓜100克,葱、姜各適量。選肥瘦相當豬肉,切成見方的丁塊,辣椒。黃瓜、葱亦切成丁塊,肉丁先用黃醬、後用濕澱粉攪拌均勻,用七成開的熱油滑炸到七成熟出鍋;肉丁過油時要不斷攪撥,不使互相粘結,實耗油約30毫升;炒鍋內留油2O毫升,旺火燒,放入葱、薑汁、鹽、黃瓜、鮮辣椒和高湯(或白水),再放入炸好的肉丁、料酒,攪翻兩次,把餘下的濕澱粉用水調勻倒入,稍加攪炒即可起鍋。此餚葷素搭配,鮮嫩味美,具有補血益氣的功效,適用於體弱多病或病後體虛而不欲飲食者食之。

3.青椒炒豆鼓 青椒500克,豆鼓250克,菜油120毫升。將辣椒去蒂、洗淨、切成二、三分長,入鍋內煸軟,撥在一邊,下熟菜油,同時下豆鼓煽炒,至豆鼓香味炒出,便與辣椒混合拌勻,即可起鍋,食時分盛小盤。此餚具有散風寒,開胃口的功效,適用於外感風寒、不思飲食者食之,亦可作為開胃醒脾、促進食慾的佐菜。

4.青椒香乾炒毛豆 青椒、毛豆各75克,香乾50克,將青椒去子,切絲;香乾也切成絲;旺火熱鍋,將油燒至七成熱,放入青椒、毛豆,炒至毛豆熟,下香乾絲,加調味料及水,再炒片刻,加上麻油即可出鍋。此餚具有補脾開胃健腦長智的功效,是理想的營養食品,常食之對健美、延年益壽有一定作用。

5.辣子雞 四川紅辣椒100克,子雞500克。將子雞去內臟,切成小塊;紅椒洗淨切段;旺火熱鍋,油炒雞塊,再加適量精鹽燜煮;待子雞八分熟,入紅椒翻炒,燜熟即可出鍋。此餚具有補益氣血、温中開胃的功效,適用於寒滯腹痛,嘔吐,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虛勞羸弱,消渴,小便頻數等病症。

辣椒的藥用價值

中醫認為辣椒性味辛,熱。①《羣芳譜》:味甚辣。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味辛,温,無毒。③《食物宜忌》:辛苦,大熱。温中,散寒,開胃,消食。主治治寒滯腹痛,嘔吐,瀉痢,凍瘡,疥癬。①姚可成《食物本草》:消宿食,解結氣,開胃口,辟邪惡,殺腥氣諸毒。②《百草鏡》:洗凍瘃,浴冷疥,瀉大腸經寒澼。 ③《藥性考》:温中散寒,除風發汗,去冷癖,行痰逐濕。 ④《食物宜忌》:温中下氣,散寒除濕,開鬱去痰,消食,殺蟲解毒。治嘔逆,療噎膈,止瀉痢,祛腳氣。 ⑤《藥檢》:能祛風行血,散寒解鬱,導滯,止澼瀉,擦癬。

現代科學證明,辣椒果實所含辛辣成分為辣椒鹼、二氫辣椒鹼、降二氫辣椒鹼、高辣椒鹼、高二氫辣椒鹼;壬酰香莢蘭胺、辛酰香莢蘭胺;色素為隱黃素、辣椒紅素、微量辣椒玉紅素、胡蘿蔔素;尚含維生素C、檸檬酸、酒石酸、蘋果酸等。種子含龍葵鹼、龍葵胺,極可能尚含澳洲茄邊鹼、澳洲茄胺、澳洲茄鹼等生物鹼。外用可治凍傷、風濕痛、腰肌疼痛、關節痛等,內服可治消化不良、胃弱、腸胃充氣、消寒痛等。

辣椒的藥用機理

1 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辣椒酊或辣椒鹼,內服可作健胃劑,有促進食慾、改善消化的作用。辣椒對口腔及胃腸有刺激作用,能增強腸胃蠕動,促進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慾,並能抑制腸內異常發酵。我國一些醫學、營養專家對湘、川等省進行調查,發現這些普遍喜食辣椒的省區,胃潰瘍的發病率遠低於其他省區。這是由於辣椒能刺激人體前列腺素E2的釋放,有利於促進胃黏膜的再生,維持胃腸細胞功能,防治胃潰瘍。

2 預防膽結石。 常吃青椒能預防膽結石。青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可使體內多餘的膽固醇轉變為膽汁酸,從而預防膽結石,已患膽結石者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青椒,對緩解病情有一定作用。

3 改善心臟功能。 以辣椒為主要原料,配以大蒜、山楂的提取物及維生素E,製成“保健品”,食用後能改善心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此外,常食辣椒可降低血脂,減少血栓形成,對心血管系統疾病有一定預防作用。

4 降血糖。牙買加的科學家通過實驗證明,辣椒素能顯著降低血糖水平。

5 辣椒有減肥作用。 辣椒含有一種叫“capsaicin”的物質,可以促進荷爾蒙分泌,從而加速新陳代謝以達至燃燒體內脂肪的效果,從而起到減肥作用。在日本市場上,已有多種適合女性食用的辣椒製品。

6 抗菌及殺蟲作用 辣椒鹼對蠟樣芽胞桿菌及枯草桿菌有顯著抑制作用,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無效。其枝、葉並無抗菌作用,僅對結核桿菌有很輕微的抑制。 10~20%辣椒煎荊有殺滅臭蟲的功效。

7 發赤作用 外用作為塗擦劑對皮膚有發蘇作用,使皮膚局部血管起反射性擴張,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的旺盛。能夠通過發汗而降低體温,並緩解肌肉疼痛,因此具有較強的解熱鎮痛作用。

酊劑可用於凍瘡;但也有人認為,辣椒僅強烈刺激感覺神經末梢,引起温暖感,對血管則很少影響,高濃度也不發泡,故不能視為發赤劑。

8 對循環系統的作用 辛辣物質(生薑、胡椒,特別是辣椒)可刺激人舌的味覺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壓上升(特別是舒張壓),對脈搏無明顯影響。

辣椒鹼或辣椒製劑對麻醉貓、犬靜脈注射可引起短暫血壓下降、心跳變慢及呼吸困難,此乃刺激肺及冠脈區的化學感受器或伸張感受器所引起。

對離體豚鼠心房則有直接的興奮作用,對大鼠後肢血管也有收縮作用。

9 辣椒能防治癌症,這是由於辣椒中富含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鈷。前者有抗癌防痛的功能,後者能活躍體內新陳代謝,促進造血系統活力,鈷還參與體內維生素B12的合成,並可抑制機體中的惡性腫瘤細胞的生長。辣椒中的辣素進入血液循環到達肝臟後,能轉變成一種特殊化合物,能夠吸收致癌物質。

10 其他作用 國外曾報道,食用紅辣椒作調味品(品種不明)的食物3周後,可使血漿中游離的氫化可的鬆顯著增加,尿中的排泄量也增加;還能降低纖維蛋白溶解活性。

地上部分的水煎劑對離體大鼠子宮有興奮作用。

辣椒小藥方

① 治痢積水瀉:辣茄一個。為丸,清晨熱豆腐皮裹,吞下。 (《醫宗彙編》)

② 治瘧疾:辣椒子,每歲一粒,二十粒為限,一日三次,開水送服,連服三至五天。 (吳縣《單方驗方選編》)

③治凍瘃:剝辣茄皮,貼上。 (《綱目拾遺》)

④治毒蛇傷:辣茄生嚼十一、二枚,即消腫定痛,傷處起小泡,出黃水而愈。食此味反甘而不辣。 或嚼爛敷傷口,亦消腫定痛。 (《百草鏡》)

5 脱髮斑禿:尖小辣椒6克切碎,用燒酒50毫升浸泡10天,過濾去渣,塗擦脱禿部位,每天數詞。

6 治腰腿痛:等量辣椒粉和凡士林,加適量黃酒調成糊狀,塗於油紙上貼患處。

辣椒的禁忌辣椒內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具有抗癌和致癌的雙向調節功能。對於這些不同見解,錄之以供參考。但從傳統中醫學來講,辣椒大辛大熱,能動火助陽,正如《隨息居飲食譜》中所説:“人多嗜之,往往致疾。陰虛內熱,尤宜禁食。”癌症病人還足少吃或不吃為妥。所謂“陰虛內熱”,或稱“陰虛火旺”,這不是一種病名,而是中醫學的一種病理,可見於各種疾病.諸如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甲狀腺機能亢進,紅斑性狼瘡,乾燥綜合徵,高血壓病,癌症,目赤腫痛,口瘡,更年期綜合徵等等,都可以表現出“陰虛火旺”或“陰虛內熱”的病理變化。凡此種種,辣椒尤宜禁食。

建房打頂時的對聯可以用那些?

新屋落成三代喜

全家和睦萬般興

蘭室猶然仍舊址

槐堂又喜慶新居

桂馥蘭馨子孫永保

竹苞松茂天地皆春

華構落成千年計

小築安居四時春

玳瑁連雲開甲第

霜毫離藻富春華

高橋落成千載重

華堂永奠萬年春

物華煥彩

天寶呈祥

春風化雨豔桃李

瑞靄盈屋旺子孫

喜建華堂春風入座

喬遷新居佳客盈門

閣上金龍騰紫氣

堂前綵鳳映丹霞

美奐美崙大啟爾宇

肯堂肯構長髮其祥

堂構森嚴繩祖武

天葩彩發煥人文

虎踞龍蟠地

夏涼冬暖家

庭輝聯樹彩

檐影接雲光

門對青山龍虎地

户納綠水鳳凰池

玉堂金馬家聲老

畫棟雕樑物色新

鳥革翬飛麟鳳起

竹苞松茂桂蘭香

華堂建新六親力

玉宇落成百匠功

日月耀輝光畫棟

山川秀麗映雕欄

映日紅標五色雲中飛綵鳳

凌霄畫棟萬花叢裏聳虯龍

堂構初成千載業

坦墉已築萬年基

雅室前朝筆架高峯地勢鍾靈預卜財源廣進

新居後倚文頭大嶺天然毓秀定佔瑞氣長來

華堂瑞繞喜光輝棟宇

蘭室香生賀錦繡陽春

香閣聚秀簾靄瑞

奎壁聯輝户納祥

文明開景運

棟宇繞彤雲

山環水繞

人傑地靈

祥麟臻圃

鳴鳳棲梧

傑構地乃幽水如碧玉山如黛

庶民居不俗鳳有高梧鶴有鬆

畫棟倚雲呈異彩

花燈映月放光輝

瑞彩盈庭山聚秀

祥光當户鬥聯輝

五色祥雲籠甲第

三多景福集門閭

累仁積德根基厚

對宇望衡光景新

棟拂雲霞繞紫氣

家傳詩禮足春風

映月紅標潔謀清白

凌巒畫堂卜勝山川

瑞靄佳地

福藴新居

龍蟠虎踞福樂宅

鳳巢鶴鄉安寧居

對聯,漢族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對聯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瑰寶。

發展起源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

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chǎng),它是漢族傳統文化瑰寶,春節時掛的對聯叫春聯,辦喪事的對聯叫做輓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對偶句才需要押韻)。對聯大致可分詩對聯,以及散文對聯。

隨着唐朝詩歌興起,散文對聯被排斥在外。散文對聯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過分強調詞性相當,又不失對仗。

春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室門板桃符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謂文“題桃符”(見《蜀檮杌》),這要算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

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漢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着重大價值。

標籤: 打頂 藻鈴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kp/wo3zl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