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略無闕處的闕是什麼意思

略無闕處的闕是什麼意思

略無闕處的闕是什麼意思

略無闕處”的闕”通缺”,意思是:缺口,空隙。

這句話出自南北朝·酈道元的《三峽》: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略無:毫無,完全沒有。整句話的意思是: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中間沒有空缺的地方。這一句話是突出了三峽兩岸連山,高山連綿不絕,猶如兩堵高牆的特點。

原文節選

三峽1

自2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3。重巖疊嶂4,隱5天蔽日。自非6亭午7夜分8,不見曦月9。

註釋:

1、三峽:重慶市至湖北省間的瞿塘峽、西陵峽和巫峽的總稱。

2、自:於。這裏是在”的意思。

3、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全然沒有中斷的地方。略無,完全沒有。闕(quē),同缺”,空隙、缺口。

4、嶂(zhàng):形勢高險像屏障一樣的山峯。

5、隱:遮蔽。

6、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7、亭午:正午。亭,正。

8、夜分:半夜。

9、曦(xī)月:日月。曦,日光,這裏指太陽。

作品介紹:

《三峽》是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一篇明麗清新的山水散文,其記述了長江三峽的雄偉險峻,描繪出三峽各具特色的四季風光,展現出了長江萬里圖中一幀挺拔雋秀的水墨山水畫。全文結構嚴謹,佈局巧妙,渾然一體,其用語言簡意賅,描寫則情景交融,生動傳神。

創作背景:

酈道元生於官宦世家,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後又遊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蒐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説,創作《水經注》四十卷。它名義上是以《水經》為藍本作的註釋,實際上是在《水經》基礎上的再創作。全書記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條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蹟、人物掌故、神話傳説等,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條,文字增加了二十多倍,內容比《水經》原著要豐富得多。

此篇即節選自《水經注》三十四卷《江水》,文題為後人所加。是作者記錄長江三峽的雄偉險峻和四季風光所作。

作者介紹:

酈道元(472—527年),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東將軍酈範之子,南北朝時期北魏官員、地理學家。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將等職,還做過冀州長史、魯陽郡太守、東荊州刺史、河南尹等職務。執法嚴峻,後被北魏朝廷任命為為關右大使。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被蕭寶夤部將郭子恢在陰盤驛所殺。撰《水經注》四十卷。其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彙集。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傳。

標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j83l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