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血戰湘江觀後感

血戰湘江觀後感

《血戰湘江》講述的是中央紅軍歷經四次艱苦卓絕的反圍剿勝利之後,在王明同志左傾冒險主義的領導下,李德同志博古錯誤指揮中央紅軍,致使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故事。軍事決策三人組,李德同志、博古同志、周恩來同志,李德同志的強勢與傲慢,博古同志的盲目和頑固,以決策者佔多數的名義,把當時中央紅軍的指揮權完全寄託在一個不懂中國軍事國情,充滿傲慢與偏見的外國人身上。

血戰湘江觀後感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讓中國的革命者義無反顧。紅軍的締造者,卻被剝奪指揮紅軍的權力。毛澤東同志,周恩來同志,朱德同志,彭德懷同志,一邊執行着中央的錯誤決定,一邊為失去戰友親人而心疼,忍痛負重前行。直到最後時刻,在血的事實面前,在生死關頭,紅軍終於拋去沒有意義的輜重,跨過湘江,迎來希望的曙光。



《血戰湘江》觀後感

其實,我深感痛心的是,結束時電影屏幕上放出一段文字,中國紅軍由86000人,鋭減為30000人。

        曾經在歷史書上、老師的講課中看到、聽見的歷史,説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是由於博古、李德等人的錯誤指揮,對此,我曾僅僅以為這是一個小錯誤,對於傷亡人數也僅是個數字,並沒有確切的概念。但當看到電影中,戰場上子彈滿天飛,轟炸機轟然炸下那滿是紅軍的土地時,我不由地心頭一緊。看着毛主席的多次好言相勸,李德的剛愎自用,周恩來等人的無話可説,我突然理解了毛澤東等人面對李德等人的錯誤產生的那種心痛的感覺。

        共產國際派下的領導人只是紙上談兵,協助領導人的博古也只是唯唯諾諾。沒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人的大局意識,對人民真正的考慮與愛,怎能推翻李德那般無腦的領導。

     終於,他們勝利渡過湘江,那些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鮮血的戰士們也可以瞑目了。歷史的潮流終將推動新中國的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必將復興、崛起。

        從8萬人到3萬人,即使死傷無數,親人為鬥爭獻出了生命,那些記掛着祖國的年輕人仍舊願意投身於紅軍事業。願我們的祖國未來可期!

血戰湘江觀後感

《湘江血戰》是個例外。年輕的老幹部張一山和保劍鋒終於恢復了一場真實而殘酷的戰爭。這部電影的戰爭場面太激烈了。

以頓計數的炸藥只是為了恢復真實而殘酷的戰爭場面。正是由於演員們在片場的艱苦表演,電影院的視覺刺激和感官肌肉能量刺激得到了交換。

這部電影就像一個巨大的紅色驚歎號,完全刷新了他們的觀看體驗。另一件有價值的事情是,《湘江血戰》不迴避血腥,也不迴避血腥場景。鏡頭下的戰場就像血海,毫無保留地重現了長征中最悲慘的戰鬥。

在悲劇的背後,令人驚訝的是,電影中既沒有使用CG技術做特效,沒有三維軟件做虛擬場景,完全用炸藥和汽油轟動戰爭片的澎湃激情,這是絕對大多數好萊塢電影做不到的!

毫不誇張地説,炸藥爆炸的戰爭場景可以在電影院聞到硝煙的氣味,直接將觀眾帶入戰場,體驗83年前的殘酷。

血戰湘江觀後感1000

三年不喝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

記得白巖鬆曾經説過,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這段話到我看完電影《血戰湘江》才有了對這段話真正的感觸。

整片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娃娃兵一個個倒在後面的坑裏,坑裏全是血,也許真正的湘江戰役比影片還要慘烈,那死去的可是活生生的人啊!此時他們的腦海裏想的是自己的父母還是心中對家鄉姑娘的情愫呢?應該都不是,如果是的話,他們又何必拋下最珍貴的東西,來到槍口充滿子彈的前面呢? 換位思考下,如果讓我擋在子彈的前面,那支撐我的該是什麼樣的精神,我又想了想,不管是什麼精神,我不敢的,我真的不敢,應該現在的大多數人都不敢吧! 之前看到一句話,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娘則國娘,咱們現在如果都變成那種膽小,只貪圖享樂的人,如果再遇到“湘江之戰”我們能打贏嗎?換句話來説,我們敢打嗎?有那種明知道是死也要打的精神麼?

我們現在應該太愛自己了,忽略了我們應該為國家做些什麼? 難道現在不是每天在打仗嗎? 只不過現在的打仗變成了經濟之戰,我們被日本痛擊!之前聽一個學姐説:在日本,大街最多的就是書店,在地鐵上幾乎每個人都是在看書,扯一個話外提,假疫苗事件如果是發生在日本,那麼負責人應該要自殺吧,因為日本的文化之一就是如果失敗了,寧可剖腹自盡,這種文化應該是推動日本經濟最大的文化之一,因為把性命押給了公司,去為生死存亡而戰鬥,有一個數據顯示日本的工作量是中國人的2倍,在日本 早回家的男的 是被人嘲笑的 。

每個人看電影的收穫都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人身上的問題都是不一樣的,説下我吧,我最近因為壓力有點大,很急躁,看了《湘江之戰》看的時候我哭了,並不是為他們的死亡而哭的,而是看到毛主席那份胸懷震撼了我,因為李德左傾嚴重,毛爺爺對於決策無能為力,但是毛爺爺雖然是憤怒,但是回去之後 沒有一點急躁,沒有一點抱怨,仍舊是去付出去步步為營的做出隨時應對的準備才有了後期戰略的改變,這才避免了沒有被全部圍剿,在片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堅決執行任務”這一支隊伍該有着什麼樣的毅力,信仰,才能把最寶貴的生命都獻出來,只為毛主席過湘江!

看完了《血戰湘江》以後,都會有比較好的觀後感嗎?

血戰湘江,是紅軍長征歷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也是一場最值得總結經驗與教訓的歷史事件。也許對於那段歷史瞭解的並不清楚,也許對於那場懸殊對決的慘烈沒有概念,但是看完這部電影,你至少能夠學會什麼叫尊重,什麼叫敬仰。但是相對於電影故事主題與史實,《血戰湘江》這部電影並不算是一部成功的電影。

 觀後感| 震撼與敬仰

血戰湘江,足以讓人震撼與敬佩。三年不喝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但你瞭解了那段真實的歷史,你就會明白這裏面到底包含了一個怎樣的感情。

史實給予是震撼。

那段歷史並不能用一場戰爭來概括,它不僅僅包含戰場上的你死我活,更多的是一場戰場上,領導指揮正誤與人命的關係。這部電影算是比較好的把這兩點都包含進來了。這場蔣介石對紅軍的第四次圍剿,決定着紅軍的生死。相對於敵人的兇猛,我方思想上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更為讓人崩潰。

40萬人的圍剿,8萬人的抵抗,最終用5萬人的人命來確定一個“錯誤”。不足40天的戰役,七天七夜的鏖戰,最終紅軍方從8萬人鋭減為3萬。電影裏面是無窮無盡的槍戰,是腳下不斷泛起的血水,是一個又一個倒下的人。但是,我卻相信,現實可能比這個更殘酷。蔣介石的強大不足為懼,己方指揮錯誤而無法修正的,才是最讓人心痛和惋惜的。

震撼的不是雙方數字,不是你死我活的決心,震撼的是一個錯誤後面,有多少鮮活的生命倒下了!

那些人值得敬仰

如果,你意識到這件事是錯誤的,如果你知道為了這個錯誤付出了多麼昂貴的代價,你會如何選擇?如何做呢?在這部電影裏面,最令人震驚的就是這些人做的選擇。“堅決執行任務”!每一個人都在傳達這個信息,並好不打折的執行下去。這不是愚昧,也不是愚忠,這是一種信仰。他們相信黨能領導他們過上好生活,他們相信毛澤東主席會帶領他們走向光明。他們堅定的圍在黨的周圍,堅決的執行每一項任務。他們有發言的權利,有質疑的權利,但是最終,他們相信自己的信仰,也為了更多地人活下去,不惜奉獻自己的生命。

他們活的簡單,活的堅定。也許正因如此的信仰與付出,我們才有瞭如今的美好生活吧。

 評價| 不是部好電影

那段史實是令人震撼的,那些人是令人敬仰的。這部電影卻稱不上是一部好電影。

它有太多問題:主線不清晰,節奏太亂,人物故事太散。主旋律太強,以致故事講述太多死板;人物臉譜化嚴重,以致缺少故事鮮活性;故事架構不足,無法清晰地突出電影主題。

整部電影缺少架構,主題設計太過生硬。雖然以血戰湘江為背景,但觀眾觀影后最直觀的印象就是,一直在打仗,在對決。但是卻不知道為何在打,在哪裏打的?至少在觀影過程中,觀眾並不懂戰場的慘烈到底是為什麼主題服務的。為犧牲精神?還是為反應錯誤指揮的代價?剪輯更是一言難盡,畫面轉場太過生硬,人物故事插入的太過突然。整個剪輯給人一種毫無準備地跳躍感。

在戰場之外,主旋律性太強,讓整個故事講述太過俗套,人物性格,表現都太過臉譜化,最終只讓這部電影裏面只剩下了符號,缺少史實講述的鮮活感。讓那段慘烈且宏偉的故事,只剩下了説教感。強烈的趕客感,浪費了“血戰湘江“這樣好的主題和深意。

血戰湘江觀後感,如何評價?

在“學習強國”平台上觀看了《血戰湘江》後,心情非常激動,那悲壯的畫面在腦海裏久久不能散去。

“如果中國革命的勝利,要用我們的鮮血才能築成,那我們必須英勇獻身”、“誓死保衞黨中央過過江”,紅三軍團長和紅軍戰士的話時時縈繞在耳旁,革命者不怕流血犧牲,以大無畏、昂揚向上的革命精神給我以震撼和鼓舞。

該片是“八一電影製片廠”組織創作拍攝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影片以長征史上最慘烈的湘江之戰為背景,成功塑造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工農紅軍領導人在長征中不屈不饒的光輝形象,生動表現了紅軍34師官兵前仆後繼,勇於犧牲,全力掩護中央紅軍渡過湘江,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大無畏精神。

通過觀看這部影片,使我又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教育,影片把我帶入到戰爭場面,聲光特效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

影片中一個個紅軍戰士指戰員流血犧牲使我感慨萬千,他們的視死如歸的氣概,他們對革命堅定不移的信念,讓我萬分敬佩。

而今我們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更加珍惜,緬懷先烈,銘記歷史,我們要學習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革命先輩是我們的民族脊樑,正因為有他們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的英雄精神,才有我們今天的立國之本,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永遠值得每個中國人敬仰。

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不忘革命先輩的初衷,做一名新時代合格的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長征的革命精神不但沒有過時,更是我們現階段實現中國夢,建設更加繁榮富強祖國不竭的動力。

雖然我們進入和平建設時期,但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不能忘記革命的初心,依然要學習長征精神,在改革開放新的征程中發揚不懼挑戰和革命的大無畏精神繼續前進。為社會乃至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的參與者、奮鬥者、開拓者。

擴展資料:

觀後感重在“感”。不少學生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敍述,更不要什麼細緻的描寫。

要聯繫實際要寫好“感”就該聯繫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這裏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標籤: 觀後感 血戰 湘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j1n9g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