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前四史分別是

前四史分別是

前四史是指“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書,即為前四史四本書,分別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東漢班固的《漢書》、南朝范曄的《後漢書》以及西晉陳壽的《三國志》。

前四史分別是

一、《史記》

《史記》,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説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二、《漢書》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後唐朝顏師古為之釋注。其中《漢書》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補寫而成,《漢書》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馬續補寫而成。《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漢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全書共八十萬字。

三、《後漢書》

《後漢書》,“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由中國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後漢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取自司馬彪《續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四、《三國志》

《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曹魏、蜀漢、東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前四史是指哪四部史書?

01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書,具體指的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東漢班固的《漢書》、南朝范曄的《後漢書》以及西晉陳壽的《三國志》。

“前四史”即“二十四史”的前四部史書,分別是以下著作:

《史記》

《史記》系紀傳體通史,一百三十卷,西漢司馬遷著,約成書於西漢武帝徵和年間。“史記”一詞,東漢之前乃一切史書之統稱,後始為司馬遷史書之專稱,原書最初被稱作《太史公書》,到東漢桓帝才改稱為《史記》。此書體例為紀傳體之濫觴,分為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以紀和列傳為主體,故名紀傳體,記載了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徵和三年三千年的歷史。司馬遷撰寫《史記》的目的在於“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原始察終,見盛觀衰”。

《漢書》

又稱《前漢書》,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東漢班固撰,主要記述漢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漢書》出版以後,獲得了極高的評價,學者爭相傳誦,《漢書》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這兩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長班固死後獨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謙遜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學問十分精深,當時的大學者馬融,為了請求班昭的指導,還跪在東觀藏書閣外,聆聽班昭的講解呢!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為她素服舉哀。《漢書》包括帝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它的記事始於漢高帝劉邦元年(前206年),終於王莽地皇四年(23年)。

《後漢書》

《後漢書》是繼《史記》、《漢書》之後,又一部私人撰寫的重要史籍。這部書記載了整個東漢(自光武帝劉秀至獻帝劉協)近二百年的歷史。在整個《後漢書》中,范曄所撰的“紀”、“傳”當然是最主要的部分。從思想上看,《後漢書》對東漢流行的讖緯迷信持批判態度,對東漢後期豪強專權下的黑暗政治也有所揭露。書中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比較注重道德品質。在體例上,《後漢書》把東漢一代在位時間短、事蹟不多的殤、衝、質三帝附在其他帝紀後面,又開創了給皇后增作本紀的先例。這既反映了他對君權的尊崇,又反映出東漢一代皇后在政治地位上的日益強化。

《三國志》

《三國志》是晉代陳壽編寫的一部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詳細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 六十年的歷史。《三國志》全書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陳壽是晉代朝臣,晉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三國志》為曹操寫了本紀,而《蜀書》和《吳書》則記劉備為《先主傳》,記孫權稱《吳主傳》,均只有傳,沒有紀。

前四史指的是哪四部書

前四史分別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東漢班固的《漢書》、南朝范曄的《後漢書》和西晉陳壽的《三國志》。

1、《史記》

《史記》是傳記體通史,共130卷。是西漢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寫的,主要講的是西漢武帝在位的情況。原書原叫《太史公書》,直到東漢桓帝才改名為《史記》。司馬遷寫《史記》的目的是“學習古今之變,成為一家之言”,是“觀察原始的終結,看到繁榮與衰落”。

2、《漢書》

又名《前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東漢班固所著。《漢書》主要記述漢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帝皇四年(23年)230年的歷史事件,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的史書。

3、《後漢書》

《後漢書》是《史記》和《漢書》之後私下寫的另一個重要的歷史記錄。作者是南朝葉凡。《後漢書》記載了整個東漢(從光武帝劉秀到狄鹹的劉勰)將近200年。《紀》和《傳》當然是最重要的部分。

4、《三國志》

《三國志》有六十五卷,其中《魏書》有三十卷,《蜀書》有十五卷,《吳書》有二十卷。《三國志》主要記載了三國鼎立時期魏、蜀、吳三國人物的傳記性國史,詳細記載了晉代陳壽所寫的元年(220年)至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的60年曆史。

後四史

後四史,一般指的是《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後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幾部史書。不過它的最後一部,即"清史稿"並不屬於《二十四史》之中,並且是殘本,民國時期並未編寫完畢,這也是有人説是"二十五史"的原因。 此外後四史也是人們所謂的"唐宋元明清"中"宋元明清(沒有遼與金)"的原因。

前四史是什麼?

前四史,是指“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書,即為前四史四本書。包括漢朝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漢朝東漢史學家班固的《漢書》、南朝宋史學家范曄的《後漢書》、晉朝西晉史學家陳壽的《三國志》。從第一部《史記》記敍傳説中的黃帝起到陳壽的《三國志》即:

1、漢朝,西漢:司馬遷的《史記》

2、漢朝,東漢:班固的《漢書》

3、南朝,宋:范曄的《後漢書》

4、晉朝,西晉:陳壽的《三國志》

後漢書的史學價值

在范曄《後漢書》之前,已問世的有關東漢歷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主要的有東漢劉珍等奉命官修的《東觀漢記》、三國時吳國人謝承的《後漢書》、晉司馬彪的《續漢書》、華嶠的《後漢書》、謝沈的《後漢書》、袁山鬆的《後漢書》,還有薛瑩的《後漢記》,張瑩的《後漢南記》、張璠的《後漢記》、袁宏的《後漢記》等。

標籤: 四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gjw31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