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虛譽欺人是什麼意思?

虛譽欺人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譽:聲譽,名譽。用虛假的聲譽欺騙人

虛譽欺人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虛譽欺人

成語發音:xū yù qī rén

成語解釋:譽:聲譽,名譽。用虛假的聲譽欺騙人

成語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

成語繁體:虛譽欺人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指欺騙人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形容別人虛偽的成語有哪些

【虛脾假意】虛:假.裝着對人熱情,不是真心實意.

【虛情假套】虛:假.裝着對人熱情,不是真心實意.

【虛情假意】虛:假.裝着對人熱情,不是真心實意.

【虛與委蛇】虛:假;委蛇:隨便應順.指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酬.

【虛嘴掠舌】比喻花言巧語.

【虛譽欺人】譽:聲譽,名譽.用虛假的聲譽欺騙人.

【虛虛實實】假假真真,以假亂真.指軍事上講究策略,善於迷惑對方.也指文藝作品中虛寫、實寫並用,表現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矯飾偽行】關於掩飾,行為虛偽.

【矯言偽行】虛假的議論行為.

相關詞語:

半推半就 裝模作樣 半真半假 假情假意 假情假義

假仁假義 虛情假義 空頭人情 內疏外親 敷衍了事

故作姿態 半真半偽 明推暗就 道貌凜然 道貌岸然

道貌儼然 一本正經 不苟言笑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形容人虛偽的成語

形容虛偽的成語有:兩面三刀、口是心非、表裏不一、弄虛作假、陰奉陽違

1、兩面三刀

拼音:liǎng miàn sān dāo

釋義:比喻居心不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人。也可比喻在兩方面搬弄是非。

出處:元李行道的《灰闌記》:“豈知他有兩面三刀,向夫主廝搬調。”

譯文:怎知道他兩面三刀,向主人搬弄是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陰險的人。

反義詞:實事求是、表裏如一

例句:這人平時總是陰陽怪氣、兩面三刀的,你要留個心眼,以免上當。

2、口是心非

拼音:kǒu shì xīn fēi,

釋義:指口所言説的與心中所思想的不一致。

出處:東晉葛洪《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異辭。”

譯文:口所言説的與心中所思想的不一致,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反義詞:言為心聲、言行一致、表裏如一

用法: 作定語、賓語;指言行不一。

例句:這種口是心非的人很虛偽,我無法和他交朋友。

3、表裏不一

讀音:biǎo lǐ bù yī

釋義:指表面與內在不一樣。

出處:先秦佚名《逸周書·諡法解》:“行見中外曰愨。”

譯文:行為表現出他的內心和外表稱為愨。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反義詞:虛有其表、名不副實、徒有虛名

例句:我們不能做表裏不一的人。

4、弄虛作假

讀音:nòng xū zuò jiǎ

釋義:指製造假的現象以欺騙別人。

出處:近代廖魯言《一九五九年農業戰線的任務》:“在執行生產計劃的全部過程中,也應該實事求是,力戒浮誇和弄虛作假。”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指欺騙。

近義詞 :招搖撞騙、歪門邪道

反義詞:實事求是、光明磊落、腳踏實地

5、陰奉陽違

讀音:yīn fèng yáng wéi

釋義:玩弄兩面派手法,表面上遵從,暗地裏違背。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三回:“嗣後不準再到秦淮河吃酒住夜,倘若陽奉陰違,定行參辦不貸。”

譯文:以後不準再到秦淮河吃酒住夜,如果陰奉陽違,定嚴懲不貸。

近義詞:言不由衷、口是心非、假仁假義 口蜜

反義詞:誠心誠意、表裏如一

例句: 我最討厭那些陰奉陽違,兩面三刀的勢利小人。

描寫人虛偽的詞

虛情假意

【解釋】虛:假。裝着對人熱情,不是真心實意。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十回:“那妖精巧語花言,虛情假意的答道:‘主公,微臣自幼兒好習弓馬,採獵為生。’”

虛與委蛇

【解釋】虛:假;委蛇:隨便應順。指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酬。

【出處】《莊子·應帝王》:“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與之虛而委蛇。”

虛譽欺人

【解釋】譽:聲譽,名譽。用虛假的聲譽欺騙人。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

矯飾偽行

【解釋】善於掩飾,行為虛偽。

【出處】宋·陳師道《後山詩話》:“某公用事,排斥端士,矯飾偽行。”

矯言偽行

【解釋】指言論、行為虛偽不實。

道貌岸然

【解釋】道貌:正經嚴肅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樣子。指神態嚴肅,一本正經的樣子。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黃巾氅服,岸然道貌。”

笑裏藏刀

【解釋】形容對人外表和氣,卻陰險毒辣。

【出處】《舊唐書·李義府傳》:“義府貌狀温恭,與人語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陰賊。既處要權,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輒加傾陷。故時人言義府笑中有刀。”

口蜜腹劍

【解釋】嘴上説的很甜美,凡裏卻懷着害人的主意。形容兩面派的狡猾陰險。

【出處】《資治通鑑·唐紀·玄宗天寶元年》:“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扭捏作態

【解釋】具有矯揉造作或誇張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可用來形容虛偽做作。

陽奉陰違

【解釋】指玩弄兩面派手法,表面上遵從,暗地裏違背。

【出處】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三回:“嗣後不準再到秦淮河吃酒住夜,倘若陽奉陰違,定行參辦不貸。”

口是心非

【解釋】嘴裏説得很好,心裏想的卻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出處】漢·桓譚《新論·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雖寸斷支解,而道猶不出也。”

背信棄義

【解釋】背:違背;信:信用;棄:扔掉;義:道義。違背諾言,不講道義。

【出處】《北史·周紀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鄰,棄信忘義。”

兩面三刀

【解釋】比喻居心不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出處】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豈知他有兩面三刀,向夫主廝搬調。”

假仁假義

【解釋】偽裝仁慈善良。

【出處】《朱子全書·歷代一·唐》:“漢高祖私意分數少,唐太宗一切假仁假義以行其私。”

成語第四字譽

1. 第四個字是譽成語有哪些

沽名釣譽、避毀就譽、矯情干譽、過情之譽、不屑譭譽等。

1、沽名釣譽

【解釋】:沽:買;釣:用餌引魚上鈎,比喻騙取。用某種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

【出自】:《管子·法法》:“釣名之人,無賢士焉。”

【譯文】:沽名釣譽的人,沒有賢人啊。

2、避毀就譽

【解釋】:迴避詆譭而追求稱譽。

【出自】:《墨子·耕柱》:“且翟(墨翟)聞之:‘為義非避毀就譽。’支之苟道,受枉何傷?”

【譯文】:為義不是迴避詆譭就讚譽。'支的苟道,受了冤枉什麼傷害?

3、矯情干譽

【解釋】:故違常情,以求美譽。

【出自】:《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其餘凡貪官、污吏……及矯情干譽、欺世盜名種種之人,無不隨業得報,一一不爽。”

【譯文】:其餘所有貪污、腐敗官員……以及矯情干譽、欺騙世人海盜種種的人,沒有不隨業得到回報,一個不差。

4、過情之譽

【拼音】:guò qíng zhī yù

【解釋】:過情:超出實情。指超出實際,名不副實的的讚美

5、不屑譭譽

【解釋】:不屑:不值得,表示輕視態度;譭譽:毀謗和讚譽。指不值得理睬別人的毀謗或讚譽。

【出自】:《後漢書·馬廖傳》:“盡心納忠,不屑譭譽。”

【譯文】:盡心效忠,不顧譭譽。

2. 有關譽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有關譽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

譭譽參半、

沽名釣譽、

聲譽鵲起、

不虞之譽、

譽滿天下、

交口稱譽、

無咎無譽、

釣名沽譽、

譽不絕口、

交口讚譽、

馳聲走譽、

以譽進能、

休聲美譽、

弛聲走譽、

鬻矛譽楯、

載譽而歸、

令聞嘉譽、

欺世釣譽、

交口薦譽、

面譽不忠、

虛譽欺人、

享有盛譽、

違利赴譽、

無譽無咎、

一人譭譽、

假譽馳聲、

過情之譽、

蜚譽全球、

幹名採譽、

譽過其實

3. 含有譽字的四字詞語

不虞之譽 虞:料想;譽:稱讚。沒有意料到的讚揚。

釣名沽譽 釣:用餌引魚上鈎,比喻騙取;沽:買。用某種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

誹譽在俗 誹:指誹謗;譽:讚揚;俗:風氣、習慣。誹謗或讚揚在於當時的風習。後來引申指風氣、習慣的作用非常大。

浮名虛譽 浮名:虛有的名聲;虛譽:不實在的稱譽。虛有的名聲和不實在的稱譽。

幹名採譽 幹:求;採:取。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名譽。

沽名釣譽 沽:買;釣:用餌引魚上鈎,比喻騙取。用某種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

譭譽不一 譭譽:詆譭和稱讚;不一:不一樣,不一致。有人説好,有人説壞,説法不一。

譭譽參半 説壞話的和説好話的各佔一半。表示對人的評價沒有一致的意見。

假譽馳聲 指沒有真才實學,靠互相吹捧揚名。

交口稱譽 異口同聲地稱讚。

聲譽鵲起 比喻聲名迅速增高。

無毀無譽 既無毀謗,也無稱譽。形容很平常。

無咎無譽 咎:過失;譽:稱揚、讚美。既沒有錯誤,也沒有功績。比喻工作表現一般。

休聲美譽 休:美好。美好的聲譽。

譽不絕口 不住地稱讚。

避毀就譽 迴避詆譭而追求稱譽。

不屑譭譽 不屑:不值得,表示輕視態度;譭譽:毀謗和讚譽。指不值得理睬別人的毀謗或讚譽。

弛聲走譽 指名聲傳揚。

馳聲走譽 指名聲傳揚。

謬採虛譽 指錯誤地相信虛假的名聲。同“謬採虛聲”。

吊譽沽名 沽:買;釣:用餌引魚上鈎,比喻騙取。用某種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

釣名要譽 指用某種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同“釣名沽譽”。

釣譽沽名 指用某種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同“釣名沽譽”。

高自標譽 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同“高自標置”。

沽名吊譽 指用某種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同“沽名釣譽”。

沽名干譽 猶沽名釣譽。指用某種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

沽名要譽 猶沽名釣譽。指用某種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

沽譽釣名 指用某種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同“沽名釣譽”。

沽譽買直 故作正直以獵取名譽。同“沽名賣直”。

交口讚譽 交:一齊,同時。異口同聲地稱讚。

矯情干譽 故違常情,以求美譽。

面譽背非 指當面稱讚,背後誹謗。同“面譽背譭”。

面譽背譭 指當面稱讚,背後誹謗。

以譽進能 根據人們的稱譽去進用賢能。

以譽為賞 根據人們的稱譽給以獎賞。

譽滿天下 美好的名聲天下皆知。亦作“譽滿全球”、“譽滿寰中”、“譽塞天下”。

鬻矛譽楯 指自相矛盾,不能兩立。

4. 帶“譽”字的成語有哪些

1.譽不絕口 yù bù jué kǒu

成語解釋:不住地稱讚。

成語出處:蔡東藩《兩晉演義》第三十六回:“中書令温嶠,前遭敦忌,由敦表請為左司馬,嶠竟詣敦所,佯為勤敬,嘗進密謀,從敦所欲,厚結錢鳳,譽不絕口。”

2.虛譽欺人 xū yù qī rén

成語解釋:譽:聲譽,名譽。用虛假的聲譽欺騙人

成語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

3.信譽卓著xìn yù zhuó zhù

成語解釋:卓著:突出顯著。信用與名譽特別好

4.釣名沽譽diào yù gū míng

成語解釋:釣:用餌引魚上鈎,比喻騙取;沽:買。用某種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

成語出處:《管子·法法》:“釣名之人,無賢士焉。”《後漢書·逸民傳序》:“彼雖硜硜有類沽名者。”

5.名譽掃地míng yù sǎo dì

成語解釋:指徹底失去聲譽

成語出處:王朔《過把癮就死》:“我也在一邊坐下,喘出一口氣,感到名譽掃地,威信掃地。”

6.聲譽鵲起shēng yù què qǐ

成語解釋:比喻聲名迅速增高。

成語出處:清·李鬥《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至洪班則聲名鵲起。”

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16課《舌戰羣儒》全文翻譯

舌戰羣儒是《三國演義》裏面的。那個是白話文,跟現代文差不多的,還需要譯文嗎?

原文:

張昭等見孔明丰神飄灑,器宇軒昂,料道此人必來遊説。張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東微末之士,久聞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樂。此語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曰:“近聞劉豫州三顧先生於草廬之中,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席捲荊襄。今一旦以屬曹操,未審是何主見?”孔明自思張昭乃孫權手下第一個謀士,若不先難倒他,如何説得孫權,遂答曰:“吾觀取漢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劉豫州躬行仁義,不忍奪同宗之基業,故力辭之。劉琮孺子,聽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別有良圖,非等閒可知也。”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違也。先生自比管、樂,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樂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齊七十餘城:此二人者,真濟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廬之中,但笑傲風月,抱膝危坐。今既從事劉豫州,當為生靈興利除害,剿滅亂賊。且劉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縱橫寰宇,割據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雖三尺童蒙,亦謂彪虎生翼,將見漢室復興,曹氏即滅矣。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而待:以為拂高天之雲翳,仰日月之光輝,拯民於水火之中,措天下於衽席之上,在此時也。何先生自歸豫州,曹兵一出,棄甲拋戈,望風而竄;上不能報劉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輔孤子而據疆土;乃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無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後,反不如其初也。管仲、樂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見怪!”孔明聽罷,啞然而笑曰:“鵬飛萬里,其志豈羣鳥能識哉?譬如人染沉痾,當先用糜粥以飲之,和藥以服之;待其腑臟調和,形體漸安,然後用肉食以補之,猛藥以治之:則病根盡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氣脈和緩,便投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吾主劉豫州,向日軍敗於汝南,寄跡劉表,兵不滿千,將止關、張、趙雲而已:此正如病勢尫羸已極之時也,新野山僻小縣,人民稀少,糧食鮮薄,豫州不過暫借以容身,豈真將坐守於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軍不經練,糧不繼日,然而博望燒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敦,曹仁輩心驚膽裂:竊謂管仲、樂毅之用兵,未必過此。至於劉琮降操,豫州實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亂奪同宗之基業,此真大仁大義也。當陽之敗,豫州見有數十萬赴義之民,扶老攜幼相隨,不忍棄之,日行十里,不思進取江陵,甘與同敗,此亦大仁大義也。寡不敵眾,勝負乃其常事。昔高皇數敗於項羽,而垓下一戰成功,此非韓信之良謀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嘗累勝。蓋國家大計,社稷安危,是有主謀。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為天下笑耳!”這一篇言語,説得張昭並無一言回答。

座上忽一人抗聲問曰:“今曹公兵屯百萬,將列千員,龍驤虎視,平吞江夏,公以為何如?”孔明視之,乃虞翻也。孔明曰:“曹操收袁紹蟻聚之兵,劫劉表烏合之眾,雖數百萬不足懼也。”虞翻冷笑曰:“軍敗於當陽,計窮於夏口,區區求教於人,而猶言‘不懼’,此真大言欺人也!”孔明曰:“劉豫州以數千仁義之師,安能敵百萬殘暴之眾?退守夏口,所以待時也。今江東兵精糧足,且有長江之險,猶欲使其主屈膝降賊,不顧天下恥笑。由此論之,劉豫州真不懼操賊者矣!”虞翻不能對。

座間又一人問曰:“孔明欲效儀、秦之舌,遊説東吳耶?”孔明視之,乃步騭也。孔明曰:“步子山以蘇秦張儀為辯士,不知蘇秦、張儀亦豪傑也。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國之謀,非比畏強凌弱,懼刀避劍之人也。君等聞曹操虛發詐偽之詞,便畏懼請降,敢笑蘇秦、張儀乎?”步騭默然無語。忽一人問曰:“孔明以曹操何如人也?”孔明視其人,乃薛綜也。孔明答曰:“曹操乃漢賊也,又何必問?”綜曰:“公言差矣。漢傳世至今,天數將終。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歸心。劉豫州不識天時,強欲與爭,正如以卵擊石,安得不敗乎?”孔明厲聲曰:“薛敬文安得出此無父無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間,以忠孝為立身之本。公既為漢臣,則見有不臣之人,當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漢祿,不思報效,反懷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憤;公乃以天數歸之,真無父無君之人也!不足與語!請勿復言!”薛綜滿面羞慚,不能對答。座上又一人應聲問曰:“曹操雖挾天子以令諸侯,猶是相國曹參之後。劉豫州雖雲中山靖王苗裔,卻無可稽考,眼見只是織蓆販屨之夫耳,何足與曹操抗衡哉!”孔明視之,乃陸績也。孔明笑曰:“公非袁術座間懷桔之陸郎乎?請安坐,聽吾一言:曹操既為曹相國之後,則世為漢臣矣;今乃專權肆橫,欺凌君父,是不惟無君,亦且蔑祖,不惟漢室之亂臣,亦曹氏之賊子也。劉豫州堂堂帝胄,當今皇帝,按譜賜爵,何雲無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長,而終有天下;織蓆販屨,又何足為辱乎?公小兒之見,不足與高士共語!”陸績語塞。

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強詞奪理,均非正論,不必再言。且請問孔明治何經典?”孔明視之,乃嚴酸也。孔明曰:“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釣渭子牙,張良、陳平之流。鄧禹、耿弇之輩,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審其生平治何經典。豈亦效書生,區區於筆硯之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而已乎?”嚴峻低頭喪氣而不能對。

忽又一人大聲曰:“公好為大言,未必真有實學,恐適為儒者所笑耳。”孔明視其人,乃汝陽程德樞也。孔明答曰:“儒有君子小人之別。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且如楊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閣而死,此所謂小人之儒也;雖日賦萬言,亦何取哉!”程德樞不能對。眾人見孔明對答如流,盡皆失色。

標籤: 虛譽 欺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8yg3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