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大熊貓的價值和意義

大熊貓的價值和意義

大熊貓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和文化價值。作為世界瀕危物種保護的典範,大熊貓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

大熊貓的價值和意義

大熊貓是現在僅在中國存在的亞種,同時熊貓自古就被古人發現並記載下來,因此大熊貓作為中國的符號,有着超越物種本身的價值。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截至2019年11月,全球圈養大熊貓種羣數量達到600只。大熊貓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



我國的大熊貓到底有什麼價值????

大熊貓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文化價值。

生活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裏,那裏常年空氣稀薄,雲霧繚繞,氣温低於20℃。有充足的竹子,地形和水源的分佈利於該物種建巢藏身和哺育幼仔。大熊貓善於爬樹,也愛嬉戲。爬樹的行為一般是臨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險,或彼此相遇時弱者藉以迴避強者的一種方式。

進化

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貓的標準中文名稱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一樣的熊”。這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為主的最早的熊貓。始熊貓的主支則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繼續演化,其中一種在距今約300萬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現,體形比熊貓小,從牙齒推斷它已進化成為兼食竹類的雜食獸;

卵生熊類,此後這一主支向亞熱帶擴展,分佈廣泛在華北、西北、華東、西南、華南以至越南和緬甸北部都發現了化石。在這一過程中,大熊貓適應了亞熱帶竹林生活,體型逐漸增大依賴竹子為生。

在距今50-70萬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貓的鼎盛時期。生活中的大熊貓的臼齒髮達,爪子除了五趾外還有一個“拇指”。這個“拇指”其實是一節腕骨特化形成,學名叫做“橈側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大熊貓有哪些價值

近幾年我國大熊貓熱度非常高,大家只知道大熊貓是國寶,可是你知道它為什麼被稱為國寶?有什麼價值嗎?

簡單概括一下就是:大熊貓中國獨有,數量稀少,瀕臨滅絕,非常可愛。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大熊貓的地位,已經被政治化了,世界各個主要國家,差不多都能看見大熊貓的身影,大熊貓已經成為中國與外國人民友誼的見證。

大熊貓是世界上極其珍貴的保護動物,近代人在1939年才捉到第一隻,這是世界上最後發現的一個大型動物。據考古學家論證,早在兩百萬年前,在中國就出現了大熊貓羣體,古時候人類稱大熊貓為貘。所以對我國應有重大的意義,何況,愛護動物人人有責,大熊貓面臨瀕危,自然極其珍貴。

物以稀為貴。不僅由於其數量少,大熊貓還是人們常説的活化石。大熊貓作為與人類息息相關的“生物鏈”的一環,有“動物活化石”之譽,它又不止是“物以稀為貴”——它極端珍貴,還因為它的生存對人類有巨大的實用研究價值。

同時,大熊貓還有一個很強大的功能:消化竹子。

大熊貓在遠古史前時期,是食肉性動物,後來由於環境變遷,大熊貓以巨大的毅力改變其食性,成為以食竹枝樹葉為主的草食性動物,頑強地生存了下來。他生活的年代距今500年,這對於研究和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地球的環境變化有很重要的科學價值。

熊貓的地位價值

大熊貓既是瀕危動物保護的旗艦物種,也是中國在外交活動中向其它國家表示友好的重要代表。

和大熊貓同期的許多生物現在都已經滅絕了,唯有大熊貓在保留着原本的生物特徵的基礎上存活下來,雖然數量稀少,但依舊很好的適應了現代的生活環境。所以在科學家的眼中,大熊貓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對人們研究生物進化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國寶大熊貓,一直以來都被稱之為萌寵,每天就是吃睡玩,依舊可以圈粉無數;在外國人的眼中,我們國寶已經超越了其他動物,成為至尊級的存在。

標籤: 大熊貓 價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2wrww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