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千古絕調是什麼意思?

千古絕調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猶千古絕唱。

千古絕調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千古絕調

成語發音:qiān gǔ jué diào

成語解釋:猶千古絕唱。

成語出處:清·趙翼《甌北詩話·查初白詩》:“阮亭專以神韻為主,如《儀徵柳耆卿墓》雲:‘殘月曉風仙掌路,何人為吊柳屯田?’醖藉含蓄,實是千古絕調。”

成語繁體:千古絶調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作品等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近代成語

近義詞: 千古絕唱 查看更多千古絕調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屈原將投汨羅而作《離騷》,李陵降胡不歸而賦別蘇武詩,蔡琰被掠失身而賦〈悲憤〉諸詩,千古絕調,必成於失意不可解之詩。★清·費錫璜《漢詩總説》



千古絕調的成語解釋

【成語原文】:千古絕調

【標準發音】:qiān gǔ jué diào

【繁體寫法】:千古絕調

【千古絕調是什麼意思】:猶千古絕唱。

【千古絕調成語接龍】:儀態萬千 → 千古絕調 → 調三惑四

【千古絕調成語解讀】:

【用法分析】:作賓語、定語;用於作品等

【讀音預警】:注意多音字:調 ① tiáo 調皮 調配(調和配合);② diào 調換 調配(調動分配)。

【出處説明】:清·趙翼《甌北詩話·查初白詩》:“阮亭專以神韻為主,如《儀徵柳耆卿墓》雲:‘殘月曉風仙掌路,何人為吊柳屯田?’醖藉含蓄,實是千古絕調。”

【對應近義詞】:千古絕唱

【千古絕調的造句示例】:

屈原將投汨羅而作《離騷》,李陵降胡不歸而賦別蘇武詩,蔡琰被掠失身而賦〈悲憤〉諸詩,千古絕調,必成於失意不可解之詩。清·費錫璜《漢詩總説》

千古絕唱什麼意思

千古絕唱意思是指從來少有的絕妙佳作。

千古絕唱的意思是指:從古至今極其少見的佳作。在漢語言中作賓語、定語;用於作品等。比如:“諸葛亮的《出師表》已成千古絕唱,在後世廣為流傳。”“千古絕唱”近義詞有:曠古未聞、千古絕調等。“千古絕唱”反義詞有:平平無奇等。

“千古絕唱”出自明代李贄的《與汪鼎甫書》:“所謂水中鹽味,可取不可得,是為千古絕唱,當與古文遠垂不朽者也。”文中的“千古絕唱”指的就是從古至今極其少見的佳作。與本詞同義。

例句

1、何為修仙,何為修道,為何古之大能要去周遊天下感悟名山大川,為何星河日落會變成千古絕唱,為何錚錚鐵馬踏碎的不是寧靜而是那冥冥之中的道義。

2、 只是,他卻離開了三十年而杳無音訊,若是他真的不在人世了,他恐怕也是千古絕唱了吧?

3、洞中那一組組栩栩如生的至孝故事,演繹了一曲曲人間大愛的千古絕唱,感天地,泣鬼神!

4、林清玄也願温一壺月光下酒,在朦朧中沉醉。他們珍藏月光,珍惜這撩人心緒的千古絕唱,因為只有月光能聽懂他們的心聲。

5、孟姜女哭長城,千古絕唱誰人聽,梁山伯祝英台,千古絕唱唱到今。

“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能否被稱為千古絕調?

有朋友問: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為何被稱為渾然天成的千秋絕調?

“千秋絕調”其實和“千古絕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千古絕唱,是指從來少有的絕妙佳作。

詩在古早本是用來演唱的歌詞,説唱作能説得過去。但是“千秋絕調”的説法,更傾向於音樂本身和音樂附着性更強的詞牌——咱們平時説“小調”,是説曲子還是內容?

所以“千秋絕調”一般用來形容曲譜、音樂,比如“千秋絕調廣陵散”——這就是沒有詞的,還有就是陳廷焯評論顧貞觀的《金縷曲二首·其二》,這也是和樂演唱的詞牌。

詩從漢起,就開始出現“徒歌”,逐漸從歌詞獨立為吟誦作品,並因此產生單獨的漢字音韻學,通過四聲、平仄來規範詩的創作。也正是因為吟誦體的規範,詩逐漸離歌而去,在形式上與音樂脱鈎,在內容上也逐漸與大眾宴樂脱鈎,成為高級文人的精神文體。

李白正處在詞牌誕生、詩逐漸走向格律體的關鍵時代。因此李白的作品古體詩多,用來演唱的也非常多,為什麼我們今天讀古體詩有時候感覺並不順暢?那是因為在音樂附着下字詞會發生變調——我們看今天的流行歌與歌詞就知道,押不押平聲都不重要,把他唱成那個聲調就可以了。

李白和王昌齡是七絕規範成格律體的重要推手,但實際上在唐樂坊中,因為詞牌出身低微,當時可能還沒有進入上層,主流演唱的還是詩。

如王之渙、王翰的《涼州詞》,雖然都是七絕模式,實際上都是為西涼樂曲所寫的唱詞。在當時詩依舊是拿來唱的,因而才有“樂府”——只分新舊。

以前講過王昌齡、高適、王之渙等人的“旗亭畫壁”故事,就是各人賭自己的作品是否被宮人演唱——那些作品,就今天而言,全都是詩,但是當時都是用來演唱的。

我們以今天的意識理解,詩詞雖然同源,但是劃分的標準是明顯的,吟誦體和唱詞有明顯別——特別是詞牌與古體詩的劃分。

雖然詞牌的音樂今天已經散佚(同樣變成了吟誦體),但是它的格律曾經被音樂固化平仄,由不得我們像寫古體詩一樣在朗誦的基礎上隨心所欲。

就現下的標準,我們只能稱樂曲或者詞牌為“千秋絕調”,而把詩稱作“千古絕唱”是沒有問題的。

那麼,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到底是“千秋絕調”還是“千古絕唱”呢?

以他當時的創作衝動來看,自然是用來唱的,唐人可以稱之為“絕調”。但是今天來看,稱之為“絕調”就有些不合適,稱之為“絕唱”也許更符合我們今天對這首作品的認知。

因為這是一首格律詩,是一首七絕。雖然它曾經被用來演唱,但是經過詩詞分流,如今我們只能朗讀它,用平仄校驗它。而校驗出來的結果,就是這是一首律詩。

首句“峨眉山月半輪秋”,“平平平仄仄平平”,是第三字不論的平起平收律句,通過相對、相粘原則,得出整首詩的平仄關係:

第三句“夜發清溪向三峽”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的“錦鯉翻波”變格,是合律的。仔細驗對,整首詩都是合律的,所以這是一首平起入韻,押平水韻“十一尤”部的七絕。

七絕作為詞牌演唱也不新鮮,如先前提到的《涼州詞》,還有《浪淘沙》、《採蓮子》之類詞牌,其實也類似七絕,另有《陽關曲》實際上就是王維的折腰體七絕《送元二使安西》。

在這種情況下,詩詞不分,就只能用樂曲和唱詞區分了。

音樂部分咱們稱之為“千秋絕調”,文字部分咱們稱之為“千古絕唱”。

很顯然,用“千古絕唱”來稱呼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更加合適,而並非“千秋絕調”。

但是不論是哪一種稱呼,都是有極大的褒揚性質,這種褒揚,雖然有一定的個人愛好在裏面,但要當得上“千古”二字,還是必須經受住大多數人的評審考核的。

就好像很多人説七絕、七律第一,看了一些古人評説就人云亦云,你真的比較過同時期的大部分作品嗎?古人在寫詩評的時候和今人沒什麼不同,大都囿於自身才學和當時的心境,有一定代表性,也代表不了所有人——這也是為什麼一些作品在文學地位上歷來爭端不斷的原因。

千古絕唱什麼意思?

千古絕唱:

[成語解釋]指從來少有的絕妙佳作。

[典故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二回一物而兼三名,原不為奇,最難得都是疊韻。古人命名之巧,無出其右,這可算得千古絕唱了。

[近義詞]千古絕調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作品等

[成語結構]偏正式

[產生年代]近代

擴展資料:

近義詞:千古絕調

[成語解釋]猶千古絕唱。指從來少有的絕妙佳作。

[典故出處]清·費錫璜《漢詩總説》千古絕調,必成於失意不可解之詩。

[近義詞]千古絕唱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作品等

[成語結構]偏正式

[產生年代]近代

標籤: 千古絕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06m1j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