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意思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意思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意思是:夷狄雖有君長而無禮義,中國雖然偶而沒有君主,比如周、召共和之年,但是禮儀並沒有荒廢。其中,諸夏是指中國的意思。這是孔子對華夷之辨的論述。華夷之辨,或稱夷夏之辨,區辨華夏與蠻夷。古代華夏族群居於中原,為文明中心,而周邊則較落後,因此逐漸產生了以文明禮義為標準進行人群分辨的觀念,區分人群以文化和文明程度,而不以種族。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意思

合於華夏禮俗文明者為華,或稱夏、華夏、中國人,不合者為夷,或稱蠻夷、化外之民。東周末年,諸侯稱霸,孔子著春秋大義,提出尊王攘夷,發揚文化之大義。如楚國自稱蠻夷,其後文明日進,中原諸侯與之會盟,則不復以蠻夷視之;而鄭國本為諸夏,如行為不合義禮,亦視為夷狄。

擴充套件資料:

孔子對華夷之辨的主張

春秋時期,孔子作《春秋》,明確主張大一統,且在大一統之下明“華夷之辨”。“華夷之辨”把文化標準放在區分華夷的首位。它強調華夷有別,夷不亂華。這個文化標準包含了語言、風俗、經濟形式等要素,更重要的是包含了周禮這種深層次的文化內涵。

奉行中國傳統文化(春秋時期指周禮)的族群是華,不奉行中國傳統文化的族群是夷。也就是韓愈在其著作《原道》中所說的“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狄進於中國則中國之”。華夷的界限並非絕對,夷狄可進而變華夏,華夏可退而變夷狄。

二者的區分不是與生俱來的血統,而是可以通過後天培養獲得的文化。隨著歷史的演進,到了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言人孟子依舊主張天下一統,但其強調“用夏變夷”,反對夏“變於夷”,強調以華夏文明教化落後的夷狄。當時各國林立,但仍認為中國的統一隻能在於華夏而不能在於夷狄。

雖然內涵有所出入,但天下一統,“華夷之辨”的主張始終如一。明辨華夷有別,把文化落後的四夷邊民統一在以禮樂文明為核心的華夏文化中,是實現天下一統的手段。

誠然,當中原政權不穩,邊地四夷內遷之時,“華夷之辨”的呼聲就會高漲,“華夷之辨”成為漢族政權用來抵禦異族政權的強大思想武器。然而亂世之中的“華夷之辨”正如同春秋時期的“尊王攘夷”,並非僅是大民族主義作祟,亦非只是歧視異族。

標籤: 狄之有 之亡 諸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zh-tw/xq/80zmm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