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一年逢好夜萬里見明時是誰寫的

一年逢好夜萬里見明時是誰寫的

“一年逢好夜,萬里見明時”出自唐代詩人張祜的《中秋月》。這首詩借中秋月夜的景色,抒發作者身在邊關,無法與親人相聚的相思之情,字裡行間都是離別的愁緒。

《中秋月》原文: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萬里見明時是誰寫的

一年逢好夜,萬里見明時。絕域行應久,高城下更遲。人間系情事,何處不相思。中秋夜晚,夜空中明月在望,圓盤裡盛滿了銀白的月光,在這高爽的秋季,月光顯得格外清涼。

月宮中還有婀娜多姿的桂樹。一年漫長的三百六十五天唯有今日恰逢此良辰美景,普天下都是這朗朗明月當空高照。絕境的地方行走都應該很久,在高聳的城牆下,就更來不及了。

人世間的情情愛愛,到處都是承載思念的地方。張祜(hù)(約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臺市清河縣)人,詩人。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

早年曾寓居姑蘇。長慶中,令狐楚表薦之,不報。闢諸侯府,為元稹排擠,遂至淮南寓居,愛丹陽曲阿地,隱居以終。

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張祜,唐代清河人,他為人清高,就稱自己為處士。張祜頗有詩才,他的知心朋友都是當時的傑出人物。

然而可他卻不習科舉文章。在元和至長慶年間,張祜深受令狐楚器重,令狐楚任天平軍節度使時,親自起草奏章薦舉張祜,把張祜的三百首詩獻給朝廷。令狐楚的奏章大意說:“凡作五言詩,應包含六藝。如今人多文筆放誕。

詩壇沒有宗師。張祜多年流落江湖很久以來精於詩賦。他鑽研深入用心良苦,搜求意象功力很深,受到同輩詩人推崇,詩賦風格罕有人比。謹此請人抄寫其詩作,到光順門進獻,乞望皇上交給中書省、門下省辦理。

”張祜到京城,正值元稹號稱心機深陷難測,在朝廷裡權勢很大,皇上於是把元稹召來,問他張祜的詩寫得好不好。元稹說:“張祜的詩乃雕蟲小技,大丈夫不會像他那麼寫。若獎賞他太過分,恐怕會影響陛下的風俗教化。

”皇上聽了點點頭。就這樣,張祜寂寞歸鄉。張祜於是寓居淮南。

標籤: 好夜 明時 萬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zh-tw/ls/gj5lo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