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延安文藝座談會後誰親自到魯藝

延安文藝座談會後誰親自到魯藝

毛澤東。

1942年,延安文藝座談會結束約1個星期,毛澤東親自到魯藝給師生們做演講。他號召魯藝人走出“小魯藝”,到“大魯藝”去,到人民中間去到火熱的鬥爭中去。

1942年5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在延安召開文藝座談會,毛澤東主持會議並發表講話(即《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此後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抗日根據地遵照這次座談會制定的文藝方針,全面展開了文藝整風運動。這次座談會對新文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深遠的影響。

中國共產黨創辦的一所綜合性藝術學校。簡稱魯藝。1938年4月10日在延安成立。1940年後校名全稱為魯迅藝術文學院。1939年夏,根據中共中央決定,魯藝與陝北公學、工人學校、青訓班合併,組成華北聯合大學開赴前方。師生組成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沙可夫任院長,呂驥任副院長。1939年11月28日根據中共中央決定,留在延安的魯藝部分師生恢復魯藝,院長為吳玉章,副院長為周揚。魯藝的教育方針是:團結與培養文學藝術的專門人才,以致力於新民主主義的文學藝術事業。毛澤東為這個學校題的校訓是:“緊張、嚴肅、刻苦、虛心”。學校初辦時設戲劇、音樂、美術3個系,後又增設文學系。各專業的學制最初規定為6個月,1940~1941年期間,學校加強了專業化的學習,各系一律延長為3年(實習除外),並且注意提高教學質量。為了緊密聯絡實際,魯藝設有文藝工作團、實驗劇團、歌舞團、美術工作團以及其他的科研組織。魯藝建校以後,為國家培養了大批革命文藝工作者和幹部,對抗日戰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1943年4月,魯藝併入延安大學。1950年4月成立的“中央戲劇學院”,其前身之一就是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另兩個前身是華北大學文藝學院、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

延安文藝座談會後誰親自到魯藝

魯藝初期設戲劇、音樂、美術3個系,後增設文學系。各系除設定專業課外,以政治理論和文藝理論為共同必修課。各專業的學制最初規定為6個月。1940~1941年期間,學校加強專業化學習,各系一律延長為3年(實習除外),並且注意提高教學質量。為了緊密聯絡實際,魯藝設有文藝工作團、實驗劇團、歌舞團、美術工作團以及其他科研組織。

作為綜合型大學的藝術學院,面對新的教育形勢和發展機遇,魯藝學院樹立了明確的辦學指導思想和人才培養方向。學院下設音樂系、美術系,現有音樂學、舞蹈、美術學、藝術設計4個四年制本科專業,6個教研室。2006年,陝北民間音樂、音樂課程教學論、美術課程教學論等3個碩士生研究方向獲准招生。全院現有教職工46人,其中專任教師40人,管理人員6人,在校學生754人。各類圖書2270冊、音像資料534盒,藝術設計實驗室一個,電腦93臺,畫室23間,琴房60間,鋼琴60架。正在修建的星海音樂樓總面積9800平方米,設施先進,功能齊全,將極大改善學院辦學條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zh-tw/ls/56rpn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