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吾誰與歸的作者是誰

吾誰與歸的作者是誰

范仲淹。

此句出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能夠成為傳世名篇並不是因為其對岳陽樓風景的描述,而是作者借《岳陽樓記》一文抒發先憂後樂、憂國憂民的情懷。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後。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祖籍邠州(今陝西省彬縣),後遷居蘇州吳縣(今江蘇省吳縣)。他為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終年64歲。是年十二月葬於河南洛陽東南萬安山,諡文正,封楚國公、魏國公,有《范文正公集》傳世,通行有《四部叢刊》影明本,附《年譜》及《言行拾遺事錄》等。

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祖籍邠州(今陝西省彬縣),後遷居蘇州吳縣(今江蘇省吳縣)。二歲父亡,母改嫁朱氏,從其姓,名說。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中進士,初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29歲,復範姓,改名仲淹。後歷任大理寺丞、祕閣校理、太常博士、右司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職,曾出任陝西宣撫史、陝西四路安撫史,戰功顯赫,又曾做過泰州,楚州、陳州、睦州、饒州、潤州、越州、延州,耀州,彬州、鄧州、青州等地方官。他為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終年64歲。是年十二月葬於河南洛陽東南萬安山,諡文正,封楚國公、魏國公,有《范文正公集》傳世,通行有《四部叢刊》影明本,附《年譜》及《言行拾遺事錄》等。

吾誰與歸的作者是誰

范仲淹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他意識到宋初數十年來文章柔靡、風俗巧偽的危害,強調繼承歷史上進步的文學傳統,並推薦當代能堅持風雅比興傳統的好作品,自己的詩文也代表著文學創作中的進步方向。他的論說文旨在闡明民為邦本的重要性,議論風發,具有奪人的氣勢。《岳陽樓記》是其傳頌千古的名作。文章提出正直的士大夫應立身行一的準則,認為個人的榮辱升遷應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光”。全文記敘、寫景、抒情、議論融為一體,動靜相生,明暗相襯,文詞簡約,音節和諧,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對比,成為雜記中的創調。詩歌方面,堅持風雅傳統,詩風古樸,有散文化及多議論的傾向,以《四民歌》為代表。詞存五首,《漁家傲》為其名作,寫戌邊生涯,以身許國的英雄氣慨及憂國思鄉的悲涼情懷錶達得協和統一,開拓了宋詞的表現領域。有《范文正公集》。

標籤: 吾誰與歸 作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zh-tw/ls/56rk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