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维知科普网 >

学前教育

> 二十四孝中的愚孝有哪几个

二十四孝中的愚孝有哪几个

《二十四孝》中的“愚孝”主要有:《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两个故事。《老莱娱亲》讲的是一个年过半百的人为了使自己的父母高兴,特意装疯卖傻、学小孩哭闹打滚哄他们;《郭巨埋儿》讲的是一个贫困家庭无法同时赡养老人和孩子,丈夫认为孩子没了可以再生,但母亲不可以,于是决定活埋儿子。

二十四孝中的愚孝有哪几个

资料拓展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讲述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是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二十四孝》之后,相继又出现《日记故事大全二十四孝》、《女二十四孝》、《男女二十四孝》等劝孝书籍。

元代郭守正将24位古人孝道的事辑录成书,由王克孝绘成《二十四孝图》流传世间;清末,张之洞等人将之扩编至《百孝图说》。



《二十四孝》中的愚孝有哪几个?

24孝中的愚孝主要有四个。分别是老莱斑衣、国朝史余、郭巨埋儿以及《北史》故事。。其中郭巨埋儿的故事又称埋儿奉母,是最让人气愤的。埋儿奉母的故事发生在晋代,而故事的主人公便是郭巨。

《二十四孝》概述

《二十四孝》全名为《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由元朝郭居业撰写的,主要记叙了上古时期至北宋年间中二十四人的孝道故事。

其中有非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故事,如百里负米,讲述了孔子的得意弟子仲由(子路),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郭巨由于家道中落,所挣得的粮食无法养活一家人。而为了不让母亲过上凄惨的生活,郭巨决定将自己的儿子活埋,然后将剩下的粮食给母亲食用。

尽管《二十四孝》中有些尽孝的方式不对,但我们必须将孝时刻记在心中,切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方知后悔,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二十四孝中的愚孝有哪几个?

24孝中的愚孝主要有四个,分别是老莱斑衣、国朝史余、郭巨埋儿以及《北史》故事。其中郭巨埋儿的故事又称埋儿奉母,是最让人气愤的。

埋儿奉母的故事发生在晋代,而故事的主人公便是郭巨。郭巨由于家道中落,所挣得的粮食无法养活一家人。

而为了不让母亲过上凄惨的生活,郭巨决定将自己的儿子活埋,然后将剩下的粮食给母亲食用。

郭巨埋儿

晋代一个叫郭巨的人,本身家境殷实,家底雄厚。但是可惜的是其父亲早早就去世了,在父亲死之后,家中的财富被分为了两份,郭巨把这两份家产全给了自己的两个弟弟。

并且在未得到家产的情况下,自己奉养母亲,不让两个弟弟参与,并且对母亲很孝顺。

可惜的是,后来郭巨的家境越来越差,家庭越来越贫困。郭巨所挣得的粮食越来越少,在娶妻之后,其妻子很快生下了一个孩子,并且是个男孩。

由于家中的状况远远比不上以前,郭巨为此十分担忧,他生怕这个孩子在出生之后,家中的粮食和财富要分在供养这个孩子身上,那么母亲的生活质量便会因此下降。

于是郭巨在思考良久之后,就跟自己的妻子说道,孩子可以等以后家境有所恢复之后再生。但是如果因为供养儿子使母亲得生活不如以前,甚至于吃不到粮食死掉的话,母亲是没有办法复活的。

那么不如把自己的亲生孩子埋掉,这样可以节省出很大一部分粮食,用这些粮食拿来供奉母亲是最好不过的。

郭巨的妻子也听了他的话,两人于是就把孩子抱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并且挖出了一个坑,想将孩子埋下去。

幸好在挖坑的过程当中,夫妻俩挖到了一坨金子,多亏这坨金子解决了当时这家人的燃眉之急,两人的孩子才不用死去。

二十四孝中的愚孝有哪几个?

二十四孝中的愚孝有:郭巨埋儿、老莱斑衣、《北史》故事、国朝史余。

元朝人编写的《二十四孝图》上有一个“埋儿奉母”的故事:说是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

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 幸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需知:

《二十四孝》之后,相继又出现《日记故事大全二十四孝》、《女二十四孝》、《男女二十四孝》等劝孝书籍。杨伯峻在《经书浅谈》考证说:“元代郭守正将24位古人孝道的事辑录成书,由王克孝绘成《二十四孝图》流传世间;清末,张之洞等人将之扩编至《百孝图说》。

应园先生邀请为其86岁父亲庆寿,陈少梅完全依照元代王克孝《二十四孝图》内容绘制了《二十四孝图》卷,与之相比,徐操创作的《二十四孝史》则更具个性化。”

二十四孝哪些是愚孝?

愚 孝

儒家提倡孝,特别是汉代独尊儒术,以孝治天下,每一个皇帝去世以后,在谥号前都加一个孝字,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等。儒家也提倡忠,孔子讲: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后代流行于世的一对口号是:君叫臣死,臣不死,臣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今人称此口号为愚忠愚孝。人们以为孔子孟子都是提倡这种愚忠愚孝的。其实不然。孟子说: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下》)君臣关系是对等的关系。虽然说 君为臣纲 ,但并不是绝对服从的关系。儒家有的说 君不正臣投别国 ,有的说无道之君,要诛之,或者换掉。关于孝的问题,孔子也不是主张愚孝。在《韩诗外传》有这么一个故事:孔子的学生曾参是著名的孝子。一天,曾参有了过失――锄草时,误伤了苗,他的父亲曾皙就拿着棍子打他。曾参没有逃走,站着挨打,结果被打休克了,过一会儿才渐渐苏醒过来。曾参刚醒过来,就问父亲: 您受伤了没有? 鲁国人都赞扬曾参是个孝子。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告诉守门的弟子: 曾参来,不要让他进门! 曾参自以为没有做错什么事,就让别人问孔子是什么原因。孔子说: 你难道没有听说过舜的事吗?舜作儿子时,父亲用小棒打他,他就站着不动;父亲用大棒打他,他就逃走。父亲要找他干活时,他总在父亲身边;父亲想杀他时,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现在曾参在父亲盛怒的时候,也不逃走,任父亲用大棒打,这就不是王者的人民。使王者的人民被杀害,难道还不是罪过吗?

在父亲失去理智的时候,拿着大棒乱打,如果打死、打伤或者打成残废,他冷静后会感到十分懊悔。这会给父亲的心灵上留下沉重的阴影,永远无法摆脱。这是 不逃 给父亲造成的精神创伤。真正的孝子要逃避父亲的盛怒,避免给父亲造成精神伤害。不管当时鲁国人怎么夸奖曾参,孔子还是严肃地对待此事,以便给后人留下正确的意见。很显然,上述父叫子死的说法,孔子是不同意的。不该死的,就不能轻易地死去,即使有父命。

战国后期的大儒荀子认为: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荀子·子道》)当鲁哀公问孔子: 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 孔子没有回答,出来告诉他的学生子贡说: 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 (同上)子从父,怎么能说是孝子呢?臣从君,怎么能说是贞臣呢?要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从命,才可以说是孝、是贞(忠)。可见,听话、盲从的,孔子不认为就是忠孝的臣子。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wzkpw.com/zh-my/xq/owy6n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