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地球的北迴歸線的緯度是多少度

地球的北迴歸線的緯度是多少度

地球的北迴歸線的緯度是多少度的答案是:23.5°

地球的北迴歸線的緯度是多少度

太陽在北半球能夠直射到的離赤道最遠的位置,是一條緯線。我國現在已有6座北迴歸線標誌塔,分別是台灣嘉義、台灣花蓮、廣東封開、廣東從化、汕頭、廣西桂平,是世界上北迴歸線標誌塔最多的國家。

每年夏至日這一天這裏能受到太陽光的垂直照射。然後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北半球北迴歸線以南至南迴歸線的區域每年太陽直射兩次,獲得的熱量最多,形成為熱帶。因此北迴歸線是熱帶和北温帶的分界線。

北迴歸線並不是真正意義上存在的線,它是太陽光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線。北迴歸線,北緯23°26′的緯線,太陽直射點自南移至該緯線時,折而往南返回,故名。北迴歸線是太陽在北半球能夠直射到的離赤道最遠的位置,其緯度值為黃赤交角。太陽直射點南移並始終在北迴歸線(北緯23°26′)附近和南迴歸線(南緯23°26′)附近的兩個緯線圈之間周而復始地循環移動。北迴歸線以南至南迴歸線的區域每年太陽直射兩次,獲得的熱量最多,形成為熱帶。

因此北迴歸線是熱帶和北温帶的分界線。很多植被、氣候類型在這條北迴歸線附近漸變。這條線代表了很多事物的分界線,既是温度帶(北温帶和熱帶)的一條劃分界線,也是太陽能夠直射的最北緯度線。太陽直射點到達北迴歸線的時候,也意味着北半球的夏至日。它深刻影響着與其緊密相關的其它自然地理現象,如太陽直射點、四季、五帶和氣壓帶、風帶、氣候帶、自然帶變化等等。

北迴歸線的緯度值為黃赤交角,它是一條具有多學科意義的天文氣候特徵的緯度線。北迴歸線對天文、地理、氣候、生物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如在天文意義上的冬春轉換時,北迴歸線上的一邊春意盎然,另一邊卻還是蕭瑟的冬天。北迴歸線對天文、地理、氣候、生物的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每年夏至日(公曆6月22日左右),北迴歸線能受到太陽光的垂直照射。然後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北半球北迴歸線(不包括北迴歸線)以南至南迴歸線(不包括南迴歸線)的區域每年太陽直射兩次,獲得的熱量最多,形成為熱帶。因此北迴歸線是熱帶和北温帶的分界線。

北迴歸線是地球上一條具有典型天文學意義的特殊緯度線,它深刻影響着與其緊密聯繫的自然地理現象。當天文意義上的季節轉換時,這條北迴歸線(黃赤交角)及其附近區域的自然節律亦在漸變。我國位於北半球,北迴歸線(黃赤交角)自西向東穿越我國境內。“二十四節氣”編排與這條特殊緯線有着密切的關係。

每年的夏至日(鬥指午,太陽黃經90°),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的緯度值達到最大,太陽高度可以達到90°,此時正是北半球的盛夏,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含北極圈)內為極晝,南半球相反正值隆冬,南極圈內是極夜。此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南移,並始終在北緯23°26′附近和南緯23°26′附近的兩個緯線圈之間周而復始地循環移動。因此,把這兩個緯線圈分別稱為“北迴歸線”與“南迴歸線”。“南迴歸線”又稱“冬至線”,鬥指子、太陽運行至黃經270°為冬至,此時太陽光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冬至這天北半球的白晝最短、夜晚最長,故太陽光直射南迴歸線這天又名日短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zh-mo/sh/xygw1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