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端午節吃什麼好呢

端午節吃什麼好呢

端午節可以吃粽子、打糕、艾饃饃、茶蛋、煎堆、薄餅、面扇子、葉子餑、皮蛋、莧菜、茄子、紅蘿蔔、西紅柿、蝦子、黃瓜、黃鱔、黃魚、鴨蛋黃、雄黃酒等食物。

端午節吃什麼好呢

端午節吃什麼傳統美食 端午節吃什麼好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五節、天中節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而説起端午節的食俗,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吃粽子;但是,端午節不僅要吃粽子,還有其他特殊食品。那麼,端午節吃什麼傳統美食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吃什麼傳統美食

1、薄餅

在閩南、温州部分地區,端午節還有吃薄餅的習俗;薄餅,是用麪粉調成糊狀,在又大又平的鐵鍋上攤成形似圓月、薄如嬋娟的半透明餅,捲上炒熟的豆芽、瘦肉絲、香菇等餡料,做成筒狀食用,跟春捲做法相似。

2、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南北方都很普遍的傳統習俗;在北方,主要是吃三角甜粽子,以蜜棗、大棗、豆沙為餡料,製作而成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蜜粽。南方,主要是吃鹹粽,餡料主要是放醃製的五花肉,南方主要是吃四角粽、尖三角形粽、方形粽。

3、五黃

“端午須當吃五黃,枇杷石首得新嘗。黃瓜好配黃梅子,更有雄黃燒酒香。”江浙一帶端午節有吃“五黃”的習俗。江南傳統中的端午五黃是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和雄黃酒(雄黃有毒,現用黃酒替代)。

4、鹹鴨蛋

又叫青皮、青蛋、醃鴨蛋,古稱鹹杬子,是中國特色菜餚。鹹鴨蛋,在中國歷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愛,在市場上也備受喜歡。綠豆糕,也是一種端午節食材,這個基本上在南方會有,北方人一般很少吃。

5、煎堆

煎堆,是福建一帶的傳統,那個地區端午節之前因為氣候原因,容易下雨,民間傳説“天漏了”需要補,於是就用番薯粉、麪粉等攪拌成糊糊,用油煎成餅狀,這樣好像就能給天給補上了。不過端午節之後這個地方真的就很少下雨了。

6、麻花

是中國的一種特色油炸麪食小吃;傳説,是東漢人柴文進發明瞭麻花。現主產於陝西省咸陽、山西稷山、湖北崇陽、天津、湖南。其中,山西稷山以鹹香油酥出名,湖北崇陽以小麻花出名,天津以大麻花出名。

7、艾饃饃

端午食艾,可以殺菌驅蟲,對多種細菌和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不少地方還用米粉或麪粉發酵後,與艾蒿一起蒸饃饃吃,口感清甜、柔糯。

以上就是關於端午節吃什麼傳統美食的介紹。希望今天分享的內容,可以幫助到大家,祝生活愉快,身體健康。

端午節要吃什麼?

問題一:端午節吃什麼幹什麼端午節端午節“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民歌唱的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有二十多個,如:端午節、端陽節、龍舟節、粽子節、地臘節、詩人節……端午節最主要的習俗,要數吃粽子、賽龍舟了。相傳這些民俗活動是為了紀念2200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他們還把粽子投入江中餵魚蝦,以免吃屈原的屍體。一直延續到今,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每到端午節,媽媽還會用五種彩色的線,搓成五彩縷給我戴在手腕、腳腕和脖子上,意謂可避災、除病、保安康。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畫門符、吃五黃、戴香包、掛艾草等。怎麼樣,咱們中國傳統文化是不是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呢?

問題二:端午節吃什麼,玩什麼?端午節的節日飲食:粽子、雄黃酒、五黃、打糕、煎堆等

端午節的節日活動:划龍舟、掛艾草與菖蒲、放風箏、畫額、跳鍾馗等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問題三:端午節需要吃什麼?粽子,鹹蛋

問題四:端午節應該吃什麼,做什麼1、粽子:粽子是端午節必備的食材,基本上全國各地的地方,端午節都會吃粽子。

2、綠豆糕:綠豆糕也是一種端午節食材,這個基本上在南方會有,北方人一般很少吃。

3、鴨蛋: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端午節還要吃鴨蛋,最少是鹹鴨蛋,這個安徽那邊的人,基本上都有這類風俗。

4、茶葉蛋:茶葉蛋在端午節的時候,很多的地方有吃這個的習俗,例如上海。

5、魚肉葷菜:節日都需要有葷菜,魚肉蝦之類的,都是必備的食材。

6、餛鈍:餛鈍可以自己家包包,在節日時候一家人可以吃吃。

問題五:端午節要吃什麼必須有粽子

問題六: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吃什麼?我們這裏端午節憨了一般吃“五子”,除了粽子,還有蛋子(雞蛋、鴨蛋)、蒜子(蒜頭)、桃子、李子,什麼緣由也説不清楚,反正是老輩子口口相傳下來的食俗,大家都在這樣子做。還要喝雄黃酒(這個有毒,近來年不大喝了),很多家都把艾葉,紫蘇,菖蒲什麼的掛在門口。還用很多草藥煮水洗澡。

問題七:端午節時人們會吃什麼,有什麼活動祭奠屈原,划龍舟,吃粽子,點艾草

問題八:端午節一般吃什麼?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端午節一般都會吃粽子。除了 粽子還有雞蛋,但是注意這裏的雞蛋是要用艾葉煮過的才好。還有艾饃饃,顧名思義是用艾蒿來蒸的的饃饃。和黃酒,即雄黃酒,端午佳節飲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具體具體就是為了避開五毒中的的蛇。

問題九:端午節吃什麼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

1、吃粽子

古時為祭祀投江的屈原,荊楚之人農曆五月五日會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為恐魚吃掉,人們想出用粽葉包米,外纏彩絲。後來,吃粽子就成了端午節的風俗。粽子用江米、黃米、小棗做成,俗稱“二米粽子”。

2、掛艾草

端午節當天,人們會在院門前和房檐下掛艾草或菖蒲,蚊蟲害怕這種味道,能起到驅蚊的效果。

因為菖蒲的葉子形狀似劍,古人稱之為“水劍”,説它可“斬千邪”。人們便會把菖蒲刻成“小人兒”、“小葫蘆”等形狀,掛在兒童脖子上,以求吉利。也會掛在門楣,起到驅魔祛鬼的效果。

3、賽龍舟

傳説楚國人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王作楫説,古人賽龍舟時在終點設了魚標、鴨標、鐵標,誰拿到這3個標就獲得了冠亞季軍。為了讓參賽者從遠處看到終點,古人還會在3個標上用錦緞打上蝴蝶結。

4、吃五毒餅

端午節臨近夏至,天氣越來越炎熱,細菌滋生,人容易中暑生病,古人於是食用五毒餅消病強身。據説,吃了五毒餅可以增強抵抗力,滅蟲免災。

5、鬥百草

古時人們到端午節,會結伴去郊外採藥,採藥途中會鬥草玩,逐漸形成習俗。參與遊戲的兩人會持草相對站立,雙手各持一草或花莖的兩端。遊戲開始後,二草相勾,雙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誰的草或花莖被對方拉斷誰為輸。

6、收五毒

端午節時,女孩要在胸前別上“繒子”,據説這種用彩色絲線縫製、樣子跟粽子類似的布藝可以驅邪避惡。男孩則在頸上掛一個葫蘆,裏面收進“五毒”圖案,意思是“收”了五毒。

7、貼葫蘆花

因為葫蘆是“福祿”的諧音。古時人們會用紅色毛邊紙剪成葫蘆,裏面包括“五毒”圖案,稱為“葫蘆花”,五月一日貼出,五月五日午時摘下扔掉,稱為“扔災”。

8、點雄黃酒

在端午節還有點雄黃酒的習俗,會把酒在男孩的額頭上寫“王”字,在女孩的頭上點五個點,人們認為,這樣蚊蟲蒼蠅會被雄黃酒破解,驅邪避害。

端午節吃什麼呢

端午節吃什麼呢

端午節吃什麼呢,端午節到了每家每户都飄出了荷葉的香氣,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到現在已經生產出了各種各樣的粽子,深受人們的喜愛,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端午節吃什麼呢的相關資料。

端午節吃什麼呢1

肉粽

一般取用主要採用鮮豬肉、火腿、臘肉、等。豬肉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脂肪,還含量有鐵質和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維生素B1,含有飽和脂肪酸,會導致體內血脂和膽固醇增高,容易引起血管阻塞,導致中風。建議肥胖、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紅豆粽

含高蛋白質、澱粉質,礦鐵物質、磷、鋅、鎂、鈣和鉀質,但不含脂肪。有助脾胃和消化。紅豆能夠利水濕,解熱毒,與綠豆相輔相成,堪稱消夏良藥。

紅棗糯米粽子

紅棗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健脾養胃的紅棗加上温補脾胃的糯米,功力倍增,能夠強力對抗脾胃虛寒。

不過,在幸福地吃糯米粽子的時候,還有一些不能不提的忠告。現在已經進入了飲食過量的時代,糯米的好處就變成了它的缺點:它很容易吃過量,餐後血糖反應太高。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並由此產生的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腸胃功能差的人,建議不要吃過多的吃粽子。

1、最出名的粽子——嘉興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現在包粽子可以説是花樣繁多,除了最傳統的餡料,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棕、蓮蓉粽、蜜餞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有重包裝的、有講營養的,各地粽子的文化習俗不同,吃法也不同,因此各地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粽子,可謂五花八門。

嘉興粽子的特點是入口鮮美,肥而不膩,香糯可口,鹹甜適中。同時攜帶方便而備受廣大旅遊者厚愛,有“東方快餐”之稱,小小粽子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稻米之鄉嘉興的一種象徵,被譽為“飲食文化的代表,對外交流的使者”。許多海內外朋友都是因為品嚐過嘉興粽子後,才知道浙江嘉興的地名。

2、品種最多的粽子——廣東粽子

廣東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它的特點是個頭大,外形別緻,正面方形,後面隆起一隻尖角,狀如錐子。除常見的鮮肉粽、豆沙粽外,還有用鹹蛋黃做成的蛋黃粽,以及用雞肉丁、鴨肉丁、叉燒肉、蛋黃、冬菇、綠豆蓉等調配為餡料的什錦粽。廣式粽子的品種很多,有栗子、鮮肉、蛋黃、香菇裹枕粽有烤鴨、香菇、栗子、鮮肉、蛋黃、米仁,其他還有鹼水粽、豆沙粽、鮮肉粽、鮮肉蛋黃粽、赤豆粽等。

海南人過端午:

在海南,端午節是僅次於春節的盛大節日,先是街邊開始賣粽葉,然後賣菖蒲和艾草也慢慢地多了起來,節時,家家户户都會買來掛在門框上,以求避邪護身,屋子也會因此瀰漫着野草的淡淡清香。

3、最小資的粽子——北京粽子

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其特點是個頭較小,為斜四角形。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北京大約可分為三種:一種是純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後蘸糖或者蜂蜜吃。

另一種是小棗粽,餡心以小棗、果脯為主,小棗具有舒筋活血、降低膽固醇的功效。第三種是豆沙粽,還能清熱解毒,比較少見。粽子煮熟後晶亮甜美,油潤清香。北京粽子多選用上乘的選料,傳統手工的加工程序,精緻小巧,美味又健康,因此可是很多白領小資的最愛哦!

老北京人過端午:

在北京,民間信仰認為五月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老北京人過端午節時大多在院門前和房檐掛菖蒲插艾葉,避邪避災,保家人平安。

4、歷史最悠久的粽子——西安的蜂蜜涼粽子

蜂蜜涼粽子始於唐代,是由唐韋巨源宴請中宗皇帝的“燒尾宴”上的“賜緋含香粽”演化而來的,註釋是“蜜淋”,意思是給粽子淋上蜂蜜。在涼粽子上淋上蜂蜜,是一種理想的夏令食品。具有涼甜芳香、沁人肺腑的特點。主要原料是糯米、蜂蜜。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述當時唐長安城裏“庾家粽子,白瑩如玉”。唐元稹詩云:“彩縷碧筠糭,香粳白玉團。”這些都充分説明,遠在一千多年前的古長安,上自宮廷,下至市肆民間,以糯米加蜂蜜製成的粽子,已成為膾炙人口的風味佳點。隨着時間的推移,它逐漸演變為今天的.蜂蜜涼粽子。所以西安的蜂蜜涼粽子,歷史最悠久當之無愧。

陝西人過端午:

在陝西,興安州的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端午節吃什麼呢2

1、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起源於公元前340年。屈原,一位愛國詩人,5月5日,他跳入河中。人們為了防止魚蝦在河中吃掉屈原的身體,人們把大米和雞蛋放進竹桶裏。有些人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使屈原大夫免遭傷害。從那時起,為了紀念他,每年5月5日人們都會到河邊扔粽子,划龍舟。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

2、吃蛋

端午節吃雞蛋的來歷同粽子一樣,雞蛋也是端午節的重要食品,早晨孩子還沒出被窩時,大人就把雞蛋送到孩子嘴邊。民間相傳吃蛋生心。因為蛋形如心,民間普遍認為吃了雞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端午節吃蛋一方面是為了圖吉利,祈禱一年不生病,另一方面則是改善生活。用艾葉煮雞蛋,不但會有艾葉的特殊香味,還能祛除晦氣和疾病。

3、吃油糕

端午節吃油糕,是陝西省藍田縣的一項傳統習俗,是和掛艾草、包粽子同等重要的講究。端午節當天除了吃粽子,還要吃油糕。油糕要用和好的燙油麪,包上白糖、黃桂、玫瑰、核桃仁、豬油做成的餡,下油鍋炸。表皮鬆泡,餡心甜美,外形美觀。

4、喝五加酒

“五月初五采五加,釀五加酒”是民間的習俗。五加即五加皮,氣香味苦,五加樹皮有奇香,可滋補**壯筋骨。民間認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難避邪。五加皮的藥用主要為治疝氣、腹痛、男子**、小便餘瀝、女人腰脊痛、兩腳疼等。地處潮濕的區域,特別適合在端午節喝五加酒。

5、吃麻花

又酥又脆的麻花也是端午節的必備食品。端午節本身是為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不能説一些不吉利的話,所以吃麻糖(麻花)來粘嘴,也是為了祝願我們的生活甜蜜美好。

6、吃“五紅”、“五黃”

南京傳統意義上的端午美食是“五黃”,即黃鱔、黃魚、鴨蛋黃、黃瓜、雄黃酒。隨着歷史的變遷、社會的發展,“五黃”的內容逐漸演變為現在的“五紅”,即“烤鴨、莧菜、鴨蛋、龍蝦、雄黃酒”。據説端午節吃了這“五紅”、“五黃”,整個夏天就可以避邪避暑了。

7、飲菖蒲酒

飲菖蒲酒,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南宋士子陳可常,曾寫有“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的詩句。菖蒲酒是以菖蒲為藥料、以白酒或黃酒為原酒製成的一種藥酒。端午節飲菖蒲酒是為辟邪禳毒,久服可祛病強身。

8、吃煎堆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户户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麪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説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説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9、吃打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裏,用長柄木棰打製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10、吃艾饃饃

不少地方過端午節時還用米粉或麪粉發酵與艾蒿一起蒸饃饃。艾中含有多種揮發油,具有芳香氣味,可驅蟲殺菌,對多種細菌及某些皮膚真菌有**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驅瘟,無論食還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標籤: 端午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zh-mo/sh/d5zy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