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郇讀什麼

郇讀什麼

huán;xún。

郇拼音:huán;xún

姓。

1.周朝國名,在今山西臨猗西。

2.姓。

郇,中國漢字,多音。是中國周代諸侯國名,自此郇氏起。青州郇氏不是明朝初年洪武移民而來,是因戰爭由河北而來,家譜之《郇氏追遠譜》考據清楚,青州郇氏乃名門望族,進士10餘人,省級以上官員多人,因而散居多方(餘略)。郇姓望族居於平陽郡(在今山西省臨汾西南)。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西省臨猗縣西南(按:應在臨猗縣東北)和今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臨沭縣均有分佈。《毛詩.曹風.下泉》:四國有王,郇伯勞之。毛萇傳雲:郇伯,郇侯也。諸侯有事,二伯述職(伯音霸)。鄭玄箋雲:有王,謂朝聘於天子也。郇侯,文王之子,為州伯(音霸),有治諸侯之功。

據《姓纂》載,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姬葡封於郇(今山西省臨城)為爵,史稱郇伯、郇侯,建立郇(xún)國。春秋時被晉國所滅,其後裔遂以國名郇為姓,稱為郇氏。據《通志·氏族略》記載,郇侯的後代當中除了以國為姓之外,後來有的人將“郇”字去掉偏旁加草為“荀”姓。因此,郇、荀兩姓同源,郇、荀氏後人尊郇侯為得姓始祖。

郇讀什麼

《元和姓纂》是中國唐代譜牒姓氏之學的專著。原本10卷,今有10卷本、18卷本兩種。唐憲宗時宰相李吉甫命林寶修撰,元和七年(812年)成書。

《元和姓纂》的作者是林寶,濟南人(一作三原人),約經歷了唐德宗至唐穆宗四朝,當時即以擅長姓氏之學知名。曾與崔郾等共同審定《格後敕》,並參與修撰《德宗實錄》和《皇唐玉牒》。該書詳載唐代族姓世系和人物,於古姓氏書頗多徵引,因而也保存了一些佚書的片段。原書體例以皇族李氏為首,然後按四聲韻部分系姓氏。

唐代崇尚門第,家譜往往攀附望族以自重。《姓纂》取材包括私家譜牒,故所述族姓來源未必都翔實準確。原書久已失傳,清乾隆間纂修《四庫全書》時從《永樂大典》輯出,再用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等補缺,重新分為18卷,此為《四庫》輯本。

清孫星衍、洪瑩及近人羅振玉都做過校補。此後岑仲勉又重行校勘,寫成《元和姓纂四校記》。所謂“四校”,指第四次校勘,以《四庫》輯本為一校,孫、洪為二校,羅振玉為三校,岑氏所作為第四校,該書晚出,後來居上,功力最深,收穫也最大。有中華書局排印本。

標籤: 郇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zh-mo/ls/r28zn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