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洛陽是不是十三朝古都

洛陽是不是十三朝古都

洛陽是不是十三朝古都的答案是:夏朝、商朝、東周、東漢、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

洛陽地處中原,位於西部山區與東部平原之間的過渡帶。西有崤山,南有伏牛山、熊耳山、外方山,北有邙山,東有嵩山等山脈作為屏障,北臨黃河天險,黃河以北又是王屋山、太行山等險阻,東西南北分別有虎牢關、函谷關、伊闕關、孟津關等關隘控制交通要道,易守難攻,史稱“洛陽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 洛陽優越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它是古代大型王朝國都的優先選擇之一。

第一個在洛陽建都的是夏朝。夏朝從第三任君主太康開始,仲康、帝桀皆以斟鄩(zhēn xún)為都。斟鄩在今河南洛陽偃師的二里頭村,很多考古學家認為,二里頭遺址是夏斟鄩所在地,為夏代中晚期都城遺址。、

洛陽是不是十三朝古都

第二個在洛陽建都的是商朝。商湯建都西亳(bó)城,在今河南偃師城西十公里處(二里頭遺址東北約6公里),即偃師商城遺址。史載商王盤庚遷殷(安陽)前曾“從先王居”定都西亳,之後200多年均以此為都。

第三個在洛陽建都的是東周。西周時期,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又因王位繼承權問題引起申侯、犬戎等反叛,都城鎬京被攻破,西周滅亡。周平王繼位後於公元前770年遷都洛陽,史稱東周。其實,在西周時期,周王朝為控制東方,已經開始在洛陽營建都城,作為陪都,稱成周、洛邑。

第四個在洛陽建都的是東漢。秦末天下大亂,項羽、劉邦楚漢爭霸,最終劉邦勝出,建立西漢王朝。洛陽做了三個月的西漢都城,之後劉邦遷都長安。西漢末,外戚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漢光武帝劉秀起兵推翻新朝建立東漢王朝,定都洛陽,改稱雒陽。

第五個在洛陽建都的是魏。東漢末年,羣雄逐鹿,魏蜀吳三國鼎立。曹魏是三國中實力最強的,曹操去世後,其子曹丕繼位。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稱帝,定都洛陽。

第六個在洛陽建都的是西晉。三國末期,司馬懿父子成為曹魏權臣,265年司馬炎篡魏,改國號為晉,曹魏滅亡。西晉依然以洛陽為都,之後於280年滅亡東吳,結束三國鼎立的局面,統一天下,不過,西晉國祚僅51年。

第七個在洛陽建都的是北魏。西晉因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造成社會動盪,最終釀成永嘉之變而亡國。西晉滅亡後,北方進入五胡十六國的亂世。短暫統一北方的前秦在淝水之戰落敗後也逐漸崩潰,鮮卑族拓跋珪建北魏,初以牛川為都,後遷都平城(山西大同)。進入南北朝後,北魏為加速融入中原文化圈,進而遷都洛陽。

第八個在洛陽建都的是隋朝。北魏統一北方,但後期因為社會矛盾加劇,統治階級內訌而分裂成東魏、西魏。西魏以長安為都,權臣宇文泰把持朝政,宇文泰死後,其侄宇文護逼迫魏恭帝禪讓於宇文覺,建立北周。之後丞相楊堅如法炮製,逼迫北周靜帝禪位,建立隋朝,定都大興城(今陝西西安)。隋朝滅南陳統一天下,隋煬帝楊廣即位後遷都洛陽。

第九個在洛陽建都的是唐朝。隋煬帝楊廣好大喜功,透支國力,造成天下大亂,羣雄並起。唐國公李淵晉陽起兵滅隋,建立唐朝,定都長安。唐高宗時,建東都洛陽,唐朝有數次遷都洛陽之舉。

第十個在洛陽建都的是武周。武則天廢唐睿宗稱帝,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武則天以洛陽為都,改稱神都。

第十一個在洛陽建都的是後梁。唐朝因安史之亂國勢轉衰,藩鎮割據愈演愈烈,唐末農民戰爭給唐朝以致命打擊。黃巢部將朱温投降朝廷,受封宣武軍節度使,逐漸在亂世中稱霸,挾唐昭宗遷都洛陽,後弒殺唐昭宗,廢唐哀帝即位,建立後梁,以洛陽為都。

第十二個在洛陽建都的是後唐。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因勤王有功被封晉王,割據河東。李克用去世後,其子李存勖繼晉王位。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南安陽)稱帝,滅後梁,定都洛陽,史稱後唐。

第十三個在洛陽建都的是後晉。後唐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並以幽雲十六州為代價,得到契丹支持滅後唐,於太原登基稱帝,國號為晉,史稱後晉。後晉以洛陽為都,兩年後遷都開封。

宋朝時,趙匡胤曾打算遷都洛陽,不過沒能成行。自從宋朝靖康之變、金兵南侵之後,洛陽飽受戰火,被破壞殆盡,再也無法重現昔日的輝煌,地位不斷下降。清末列強入侵,慈禧覺得北京距渤海灣太近不安全,打算遷都洛陽,密令河南知府對洛陽的地理狀況進行勘察。慈禧後因八國聯軍攻入京師倉皇而逃,就顧不上遷都的事了。

標籤: 古都 十三 洛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zh-mo/ls/nq80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