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科普

> 梨樹常見病害及治療

梨樹常見病害及治療

1、黑斑病:黑斑病危害梨葉片、果實,嫩葉發病最早,發病後噴波爾多液、多菌靈、代森鋅。2、梨鏽病:梨鏽病侵染幼葉、幼果、幼苗等,3-4月份噴粉鏽靈1-2次。3、褐斑病: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可噴灑氟環唑、戊唑醇等。4、炭疽病: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實,注意好清園,發病後可噴甲硫·戊唑醇、咪鮮胺、溴菌腈等。

一、黑斑病

黑斑病危害梨葉片、果實,嫩葉發病最早,初期會出現大小不一的圓黑點,後期逐漸擴大圓形或不規則病斑,嚴重時會導致落葉。嚴格清園,及時摘除病果、病葉銷燬掉,梨樹發芽前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發病後噴1:2:200倍波爾多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提前噴藥預防,一年需打三遍藥,梨樹前後噴殺蟲劑和殺菌藥物。

二、梨鏽病

梨鏽病侵染幼葉、幼果、幼苗等,發病初期,病害位置出現針尖大小橙黃色小點,病斑中部橙黃色。3-4月份發現葉片上出現病斑時開始噴藥,可噴灑25%粉鏽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一般噴藥1-2次。

三、褐斑病

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分同心輪紋型、鍼芒型、混合型等,一般危害樹冠下部或內膛的葉片,病葉容易脱落。

治療:5月中旬注意防控,注意合理修剪,改善光照條件,清理落葉及時銷燬,藥劑可選擇氟環唑、戊唑醇等。

四、炭疽病

主要危害果實,多在生長中後期發病,果實上出現發黑凹陷的病斑。注意好清園,做好防治措施,在發病後可噴甲硫·戊唑醇、咪鮮胺、溴菌腈等。

五、蟲害問題

梨樹的蟲害有梨蚜、梨象鼻蟲、梨眼天牛、梨小食心蟲等。

梨樹常見病害及治療

梨主要病害與防治有哪些?

1.梨輪紋病 梨輪紋病又名粗皮病、爛果病,是南方梨樹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以江、浙、上海、四川、重慶等省、直轄市較為嚴重。本病能造成樹勢早衰甚至死樹,果實爛果。除危害梨樹外,還能危害桃、李、杏等多種果樹,但較輕微。

(1)症狀 本病主要為害枝幹及果實,也為害葉片。枝幹被侵害後,以皮孔為中心產生褐色小斑,逐步擴大呈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病斑隆起呈瘤狀,其周圍逐步下陷成一凹形圓圈,第二年春天,病斑上產生許多黑色小粒點。在病部與健部交界處產生裂縫。染病嚴重時,許多病斑集合相連,枝幹表面極為粗糙,故稱粗皮病。果實多在近成熟期或貯藏中發病,受害後,以皮孔為中心產生水漬狀圓形或近圓形褐色病斑,逐漸擴大,形成病組織顏色深淺相間的同心輪紋,產生黑色小粒點。病斑處常流出茶褐色黏液,容易造成爛果,又稱爛果病。葉片發病時,形成灰白色病斑,也產生黑色小粒點。病斑多時,葉片常枯落。

(2)病原(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無性時期(Macrophoma kuwatsukai Hara),是一種子囊菌(見圖2-101),病部的褐色小粒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或子囊殼。分生孢子器扁圓形或橢圓形,有乳頭狀孔口,內壁密生分生孢子梗。頂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橢圓形或紡錘形,單胞,無色,大小24~30微米×6~8微米。有性時期形成子囊殼,子囊殼着生在寄主栓皮下,球形或扁球形,內有多數子囊及側絲。子囊棍棒狀,內含有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橢圓形,單胞,無色,或淡黃綠色,大小24.5~26微米×9.5~10.5微米。病菌發育最適温度為27℃。

(3)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和子囊殼在病部組織中越冬,其中在枝幹病組織中越冬的病菌是主要的侵染源。次年春季菌絲體恢復活動,繼續為害枝幹。病菌分生孢子形成後靠風雨分散、傳播,從皮孔侵入枝幹和果實。病菌侵入枝幹後約經半月的潛伏期才出現病斑。果實近成熟期不易被侵染,但幼果易受侵染,侵入後,潛伏於果皮附近組織內,暫不擴展,果實成熟臨近採收時,由於病菌菌絲擴展蔓延,才陸續出現輪紋狀病斑。降雨之後,病菌孢子數量明顯增加。因此,枝幹和果實發病數量及程度與降雨次數及降雨量大小關係密切。果實染病在32~36℃時腐爛最快,5天內可全部腐爛。不同梨品種抗病性表現不一樣,日本梨系統的品種發病較重,中國梨發病較輕,西洋梨與中國梨的雜交種米康很抗病。

圖2-101 梨輪紋病菌

1.側絲 2.子囊及子囊孢子 3.子囊殼 4.分生孢子器正在吐出分生孢子 5.分生孢子(原圖)

(4)防治方法 ①建立無病苗圃,實施苗木檢驗。因輪紋病常通過苗木傳播,故新建果園,應進行苗木檢驗,以防止病害傳入。苗圃位置應與果園有較遠的距離,在苗木生長期間,經常噴藥保護,防止發病。苗木出圃時必須進行嚴格的檢驗,防止病害傳到新區。當苗木枝幹上有少數病斑發現時,可用氯化鋅、酒精、甘油合劑塗抹病部,殺死病組織中潛存的病菌。在苗木上塗用上述合劑時,不須刮皮,可用毛刷將藥液塗布於病斑表面。塗藥面應較病斑略大。第一次塗藥後,每隔7~10天再塗1~2次,效果才好。氯化鋅、酒精、甘油合劑配方:氯化鋅1份,酒精1份,甘油1份,水1份。先將氯化鋅放入水中,待溶解後,再加入酒精和甘油,攪勻後即可應用。也可改用抗菌劑401的20倍液,在塗藥前先用刀將病斑沿縱向各劃幾條,然後將藥液塗刷病部表面。②強化栽培管理,增強樹體抗病能力。輪紋病菌是弱寄生菌,樹勢弱,易受侵染,樹勢強壯則發病輕。因此,要增施有機肥,使樹體生長健壯。冬季做好清園工作,減少和消除侵染源。果實套袋,能有效防止爛果,保護果實。③及時刮除枝幹病斑,塗藥保護。也可以不用刮除病部,先用嫁接刀在病部縱劃數條,深達木質部,條寬0.5釐米左右,然後塗藥。使用藥劑有70%甲基託布津可濕性粉劑50倍液,抗菌劑402的100倍液,40%福美胂可濕性粉劑100倍液,菌毒清可濕性粉劑100倍液。④噴施藥劑防治。發芽前噴一次,藥劑有40%福美胂可濕性粉劑1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倍液,5%菌毒清水劑100倍液。生長期噴藥重點在雨季,從落花後開始,每隔半月左右噴藥一次,連續噴4~6次,以保護果實、枝幹和葉片。常用藥劑有: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80%敵菌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2∶200倍波爾多液。將波爾多液與其他殺菌劑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

2.梨鏽病 梨鏽病又名赤星病,是梨樹重要病害之一,我國南北梨區普遍發生,南方各省均有分佈。在果園附近有檜柏等松柏科植物較多的地區,發病較為嚴重,可導致早期落葉落果,影響產量和樹勢。

(1)症狀 梨鏽病主要為害葉片和新梢,嚴重時也能為害幼果。葉片受害,開始在葉正面發生橙黃色、有光澤的小斑點,以後逐漸擴大為近圓形的病斑,病斑中部橙黃色,邊緣淡黃色,最上面有一層黃綠色的暈。病斑直徑一般為4~5毫米,大的可達7~8毫米。病斑表面密生橙黃色針頭大的小粒點,即病菌的性孢子器。天氣潮濕時,其上溢出淡黃色黏液,即無數的性孢子。黏液乾燥後,小粒點變為黑色。病斑組織逐漸變肥厚,葉片背面隆起,正面微凹陷。並在隆起部位長出灰黃色的毛狀物,此為病菌的鏽子器。病斑以後逐漸變黑,葉片上病斑較多時,往往早期脱落。幼果受害,初期病斑大體與葉片上的相似。病部稍凹陷,病斑上密生初橙黃色後黑色的小粒點;後期在同一病斑的表面,產生灰黃色毛狀的鏽子器。病果生長停滯,往往畸形早落。新梢、果梗與葉柄被害時,症狀與果實上的大體相同。病部稍腫起,初期病斑上密生性孢子器,以後在同一病部長出鏽子器。最後,病部發生龜裂。葉柄、果梗受害引起落葉、落果。新梢被害後病部以上常枯死,並易在颳風時折斷。

(2)病原(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 Syd.)是一種擔子菌(見圖12-102)。該病菌需要在兩類不同的寄主上完成生活史,在梨、木瓜等寄主上產生性孢子器和鏽孢子器,而在檜柏、龍柏等松柏科寄主上產生冬孢子角。檜柏、龍柏等是它的轉主寄主。

性孢子器扁燒瓶形,埋生於梨葉正面病部組織的表皮下,內生有許多無色單胞紡錘形或橢圓形的性孢子,大小8~12微米×3~3.5微米。鏽子器叢生於梨葉病斑的背面,或嫩梢、幼果和果梗的腫大病斑上,細圓筒形,鏽子器內生有很多的鏽孢子,鏽孢子球形或近球形,大小為18~20微米×19~24微米,膜厚2~3微米,橙黃色,表面有疣狀細點。冬孢子角紅褐色或咖啡色,圓錐形。冬孢子紡錘形或長橢圓形,雙胞,黃褐色,大小33~62微米×14~28微米,冬孢子萌發時長出擔子,擔孢子卵形,淡黃褐色,單胞,大小10~15微米×8~9微米。冬孢子萌發的温度範圍為5~30℃,最適温度為17~20℃。擔孢子發芽的適宜温度為15~23℃。鏽孢子萌發的最適温度為27℃。

圖2-102 梨鏽病菌

1.性孢子器 2.鏽子器 3.鏽孢子 4.冬孢子 5.冬孢子萌發,示擔子及擔孢子

(3)發病規律 病菌在檜柏病組織中越冬。春季3月間產生冬孢子角,下雨時,冬孢子角吸水膠化,冬孢子萌發產生擔孢子,擔孢子不為害檜柏,而隨風雨傳播到梨樹的嫩葉、新梢、幼果上,萌發後從表皮細胞或氣孔侵入。孢子的傳播距離為2.5~5千米,因此梨樹受害的程度往往與檜柏的數量與距離有關,尤其是離梨園3.5千米範圍內的檜柏影響最大。葉子在展葉20天之內最易受侵染(25天以上一般不再受感染),侵染後,經6~10天潛育期,在葉片正面出現橙黃色病斑,產生性孢子器,20天后又出現鏽孢子器,鏽孢子不能再為害梨樹,轉而侵害轉寄主檜柏,並在檜柏上越夏和越冬。從而完成病菌的生活史。

病害發生的輕重程度還與氣候、品種有密切關係。病菌一般只能侵害幼嫩的組織。當梨芽萌發、幼葉初展時,如值天氣多雨,同時温度對冬孢子萌發適宜,就會有大量的擔孢子飛散。陰雨連綿或時晴時雨,發病必重。在冬孢子萌發後風力的強弱和風向,影響孢子和梨樹的接觸,對發病也有重大關係。梨樹不同的種和品種對鏽病的抵抗力有差異,一般中國梨最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最抗病。

(4)防治方法 ①清除轉主寄主。清除梨園5千米範圍內的檜柏、龍柏等轉主寄主,使病菌無法完成其生活史,是防治梨鏽病的最有效最徹底的措施。如果無法砍除,則應在每年春季梨樹發芽前對檜柏等噴藥1~2次,以消滅越冬病菌。常用藥劑有3~5波美度石硫合劑,0.3%五氯酚鈉100~300倍液,若用0.3%五氯酚鈉混合1波美度石硫合劑效果更好。②梨樹藥劑防治,掌握在梨樹萌芽至展葉後25天內施藥。從萌芽開始,每10天噴藥一次,連續3次,若雨水多,還應適當增加次數。常用藥劑有:1∶2∶160~200波爾多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5%福美鋅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0%粉鏽靈乳劑2500倍液,20%萎鏽靈乳劑400倍液等。在梨樹盛花期應避免用波爾多液,以防藥害。

3.梨黑星病 梨黑星病是北方梨樹的最主要病害,也是南方梨樹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四川、重慶、江蘇、江西、浙江等省(直轄市)都有發生,導致大量落葉,果實畸形,嚴重影響產量。

(1)症狀梨黑星病主要為害幼葉、嫩梢、幼果等幼嫩組織。葉片受害,先在葉背產生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病斑,不久就變成輻射狀黑黴斑。嚴重時,許多病斑相互聯合,整個葉片背部長滿黑色黴層,引起早期落葉。葉脈受害,常在中脈上形成長條狀的黑色黴斑。新梢受害時,病斑多圓形或橢圓形,逐漸凹陷,長出黑黴層,最後呈瘡痂狀,嚴重時枝條枯死。果實在幼果期和成長期均會發病。幼果受害開始出現黃色小斑點,逐步擴大成圓斑,凹陷,長出黑黴層,後病斑變硬,龜裂,果實因病部生長受阻成畸形,造成落果。

(2)病原(Venturia pirina Aderh)無性時期[(Fu-sicladium pirinum(Lib.)Fuckel],是一種子囊菌(見圖2-103),病斑上長出的黑黴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淡褐色,單胞,紡錘形,橢圓形或卵圓形,果實和葉上的分生孢子大小稍有差異,果實上的為12~28微米×4~8微米,葉上的為7.7~21微米×3.5~7微米。有性時期形成子囊殼。子囊棍棒狀,每個子囊內有孢子8個。子囊孢子鞋底形或長橢圓形,大小14~15微米×5~6微米。分生孢子萌發的温度範圍為2~30℃,以21~23℃為最適。乾燥和較低的温度有利分生孢子的存活,可是在濕潤的條件下,雖然分生孢子容易死亡,但病菌卻大量產生子囊殼,以此越冬來保存菌源。影響子囊殼形成的主導因素是降水量多與濕度大;其次,在濕度得到滿足的前提下,較暖的温度亦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均可作為病菌的初次侵染源,並以子囊孢子的侵染力較強。

圖2-103 梨黑星病菌

1.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2.子囊及子囊孢子(原圖)3.子囊殼(原圖)

(3)發病規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絲體在腋芽的鱗片內越冬,也能以菌絲體在枝梢病部越冬,或以分生孢子、菌絲體及未成熟的子囊殼在落葉上越冬。第二年春季一般在新梢基部最先發病,病梢是重要的再侵染中心。病梢上產生的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傳播到附近的葉、果上,當環境條件適宜時即可侵染,一般經過14~25天的潛育期,表現出症狀。以後病葉和病果上又能產生新的分生孢子,陸續造成再次侵染。

本病的發生、流行與濕度關係十分密切。降雨的次數、早晚、雨量大小,對病害發生的早晚和嚴重程度有很大的影響。南方春夏多雨,有利梨黑星病的傳播和侵染,浙江省一般在4月中下旬開始發病,梅雨季節為盛發期,雲南、廣西等地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始發病,6、7月為盛發期。從品種抗病性上看,一般中國梨易感病,西洋梨和日本梨則較抗病。中國梨以北方的鴨梨和萊陽梨發病最重,浙江的嚴州雪梨和蒲瓜梨發病也較重。地勢低窪、樹冠茂密、通氣不良、濕度較大的梨園,以及樹勢衰弱的梨樹,都易發生黑星病。

(4)防治方法 ①消滅侵染菌源,消除傳播中心。做好秋冬清園工作,掃除落葉、病枝和病果,結合修剪清除病梢,加以集中燒燬,以消滅越冬病菌,對減輕和控制來年的發病有很大作用。②加強果園管理,增施有機肥料,增強樹勢,提高梨樹的抗病能力。③藥劑防治。生長期需連續噴藥多次。在四川,大流行年用藥6~7次,中等發生年可噴藥4~5次。第一次在開花前,消滅潛伏組織的越冬病菌,第二次在花蕾形成初期,第三次在謝花2/3後,以防止早期感染,第四次在幼果期,第五次在雨季來臨時進行,第六次在果實成熟前15~30天。前4次以保護幼葉、幼果為主,防止病菌蔓延,第五次是控制病害流行,第六次是保護即將成熟的果實。杭州地區,在梨樹萌芽期約3月下旬噴第一次藥,於落花後約4月中旬噴第二次藥,藥劑可用0.5%~0.6%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以保護嫩梢及新葉;第三次和第四次在梅雨期前及梅雨期進行,第三次約在5月中旬,第四次約在6月上旬,主要是保護枝葉及幼果。浙江省一般年份噴藥四次,已能控制黑星病的發生。

噴藥時要注意噴得均勻周到,使樹冠內、外、上、下均沾有藥液,不可遺漏。同時,要噴頭向上,重點噴在葉片反面,因為病菌侵染以在葉片反面為多。

常用藥劑有:40%杜邦福新(新星)乳油800~1000倍液,1∶2∶200波爾多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將波爾多液與上述其他殺菌劑交替使用效果較好。上述藥劑中40%杜邦新星乳油是目前生產上控制梨黑星病最理想的藥劑,防治效果可達99.7%。

4.梨樹腐爛病 梨樹腐爛病又稱臭皮病,我國南北梨產區都有發生,南方主要分佈於江蘇、安徽等省。西洋梨受害最重,常引起整個側枝甚至全株死亡,中國梨受害較輕,多見小枝枯死。樹勢衰弱者,受害也很嚴重。

(1)症狀 梨樹腐爛病主要為害主枝與側枝,尤其是大枝的向陽面和枝條交叉處。受害部位病斑橢圓或不規則形,初期病斑水漬狀,略為隆起,皮層腐爛變褐,發出酒精氣味,用手指壓之,能溢出紅褐色汁液。以後逐漸幹縮下陷,病部與健部交界處產生裂縫,病部表面長滿黑色小點,雨後湧出黃色絲狀物(孢子角),病皮逐漸翹起。嚴重者造成枝條乃至全樹死亡。

(2)病原[Valsa ambiens(Pers.)Fr.]是一種子囊菌(見圖2-104)。病原菌的形態和習性,與蘋果腐爛病菌相似。分生孢子器埋生於子座內,分生孢子器內壁密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無色,單胞,頂端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無色,單胞,臘腸形,稍彎曲。子囊殼產生於內子座中,其內有8個子囊孢子,形狀與分生孢子相似。孢子萌發最適温度為25℃左右。病菌寄生性不強,必須通過傷口或自然孔侵入。

(3)發病規律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和子囊殼在枝幹病部越冬。春季,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和昆蟲傳播,從傷口及樹幹皮孔侵入體內。子囊孢子數量較少,傳病作用較小。侵入後並不立即發病,而在枝幹內潛伏。當樹體受凍害,結果過多,肥力不足,栽培管理不善導致樹勢嚴重衰弱時,病菌才迅速擴展,表現症狀,造成暴發為害。本病盛發期為春季,此時氣温回升,有利病斑迅速擴展,夏季基本上不發病,秋季樹體抗病力下降,病情又有所發生,但較春季為輕。大枝(第一、二次分枝)發生較重,老齡樹比幼齡樹發病重。西洋梨受害較重,中國梨和日本梨受害較輕。

圖2-104 梨腐爛病菌

1.分生孢子 2.分生孢子器 3.子囊 4.子囊殼 5.子囊孢子

(4)防治方法 ①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能力,是預防梨樹腐爛病的根本措施。②做好清園工作,剪除病枝、枯枝,集中燒燬,減少菌源。③及時刮除病斑,並塗藥1~2次保護。常用藥劑有:40%福美胂可濕性粉劑5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倍液,10波美度石硫合劑,5%菌毒清水劑50倍液,70%甲基託布津可濕性粉劑200倍液等。

如果病斑已深達木質部,可仿照防治蘋果腐爛病的劃條塗藥方法處理,即在害部“割條”或“釘眼”,再塗上汞平液或砷平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具體方法如下:

第一,藥劑配方。(a)汞平液:昇汞(氯化汞)0.25千克,平平加(一種滲透劑)1千克,水50千克。上述二藥劑分別裝在兩個較小的容器內,先用少量温水(60℃左右)溶解,然後將兩者倒入較大的容器內,加足水攪拌均勻後即可使用。汞平液中殺菌的成分是昇汞,平平加是輔助昇汞滲透至病部深處。(b)胂平液:40%福美胂可濕性粉劑1.5千克,平平加1千克,水50千克。由於昇汞對人畜毒性太大,最近應用胂平液代替汞平液。

第二,使用方法。(a)割條法:先在樹體病部用刀將病皮與健皮切離,切深至木質部為度。然後用刀尖順着樹液流動的方向,把病皮切成0.5釐米寬的直條(不可橫割),深度也達木質部,切端要超出病斑邊緣少許,即要割到健皮處。再用刷子將藥液均勻地塗抹於病部,隔1周左右,再塗抹一次,可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b)釘眼法:先用打眼器將腐爛病部(包括病皮周圍健皮0.5釐米)打上密密麻麻的小孔(每平方釐米約8~9孔),然後將藥液塗抹於打孔的部分,隔1周左右再塗一次。打眼器釘粗0.3~0.4釐米,釘高2釐米左右。病部釘眼和割條之目的,在於有利藥劑的滲透。

④噴藥。春季梨樹發芽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混合0.3%五氯酚鈉,或40%福美胂可濕性粉劑100倍液,以剷除病菌,並防止病菌侵入。4~5月,結合防治其他病害,噴2~3次0.5%~0.6%1∶2∶100波爾多液。樹幹、枝杈處要均勻、全面噴到。

5.梨黑斑病 梨黑斑病在我國南北都有發生,南方主要分佈在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蘇、上海、浙江、雲南、廣東等省(直轄市)。該病引起大量裂果和早期落果,造成很大損失。

(1)症狀 主要為害果實,葉片及新梢。嫩葉最早受害,開始時產生針頭大的黑色圓斑,逐漸擴大成近圓形或不規則形,中心灰白色,邊緣黑褐色,有時微顯輪紋。潮濕時,病斑表面遍生黑黴。往往許多病斑匯合成不規則的大病斑,葉片畸形早落。幼果受害,最初斑點與幼葉相似,逐漸擴大成近圓或橢圓形病斑,略凹陷,表面也遍生黑黴。果實膨大時,果面龜裂,可深達果心,裂縫內也生很多黑黴,病果往往早落。長大的果實發病時,前期症狀與幼果相似,但病斑較大,後期果實軟化腐敗脱落。在重病果上常有數個病斑合併成大病斑,乃至全果變成黑色,表面密生黑黴。新梢受害,早期病斑橢圓形,黑色,稍凹陷。以後擴大為長橢圓形,凹陷加深,病健交界處產生裂縫。

(2)病原(Alternaria kikuchiana Tanaka)是一種半知菌(見圖2-105),病斑上長出的黑黴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褐色或黃褐色,數根至10餘根叢生,分生孢子普通為短棍棒狀,基部膨大,頂端細小,往往有較長的嘴胞,有橫隔膜4~11個,縱隔膜0~9個,大小10~70微米×6~22微米,隔膜所在處略縊縮。病菌發育最適温度為25~30℃。

圖2-105 梨黑斑病菌

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原圖)

(3)發病規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及菌絲體在被害枝梢、芽及落於地面的病葉、病果上越冬。第二年春季,越冬的和病組織上新產生的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傳播,引起初次侵染。以後新舊病斑上陸續產生分生孢子,引起重複侵染。

在果樹生長季節,温度與降雨量對病害發生髮展關係極為密切。分生孢子萌發的最適温度為25~27℃,在30℃以上及20℃以下則萌發不良。分生孢子的形成、萌發與侵入除需要一定的温度條件外,還需要有雨水。因此,一般氣温在24~28℃,同時連續陰雨,有利於黑斑病的發生與蔓延。樹勢強弱、樹齡大小與發病關係也很密切,如二十世紀品種,樹齡在10年以內,樹勢健壯的,發病都較輕;而樹齡在10年以上,樹勢衰弱的發病常嚴重。此外,果園肥料不足,或偏施氮肥,地勢低窪,植株過密,均有利於此病的發生。品種間發病程度有顯著差異。一般日本梨系統的品種易感病,中國梨系統品種較抗病。

圖2-106 果樹白紋羽病菌

1.子囊殼剖面 2.子囊殼 3.子囊及側絲 4.子囊孢子 5.孢梗囊 6.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4)防治方法 梨黑斑病的防治,必須採取綜合措施。應以加強培育管理,提高樹體抗病力為基礎,結合做好清園工作,以消滅越冬菌源;生長期及時噴藥保護,防止病害蔓延。①做好清園工作。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及菌絲體在被害枝梢、芽、病葉及病果上越冬。因此,在果樹萌芽前應做好清園工作。剪除有病枝梢,清除果園內的落葉、落果,全部加以燒燬。②加強培育管理。可在果園內間作綠肥,或增施有機肥料,促使生長健壯,增強植株抵抗力,以減輕發病。對於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的果園,應做好開溝排水工作。在歷年黑斑病發生嚴重的梨園,冬季修剪宜重,這樣一方面可以增進樹冠間的通風透光,另一方面,可以大量剪除病枝梢,以減少病菌來源。③套袋。套袋可以保護果實,免受病菌侵害。套袋時間應掌握在5月上、中旬以前進行。④噴藥保護。可於發芽前,約3月上、中旬,噴一次0.3%~0.5%五氯酚鈉混合5波美度石硫合劑,以消滅枝幹上越冬的病菌。在生長期,由於此病為害持續期較長,所以,噴藥次數要多一些,一般在落花後至梅雨期結束前,即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都要噴藥保護。前後噴藥間隔期為10天左右,共約噴藥7~8次。為了保護果實,套袋前必須噴一次,噴後立即套袋。藥劑可用0.6%波爾多液,50%代森銨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二硝散200倍液。為了防止藥液被雨水淋失,可在藥液中加入6501型展着劑,一般可加入3000倍,波爾多液內則可加入4000倍。噴藥最好在雨前進行,雨後噴藥效果較差。

據國外資料,防治梨黑斑病效果最好的藥劑為多氧黴素和敵菌丹。應用濃度,多氧黴素為50~100毫克/升,敵菌丹為1000~1200倍。花期前後及接近果實成熟期,適宜用多氧黴毒,梅雨期則應用敵菌丹為好。因為多氧黴素使用較安全,而敵菌丹不易被雨水淋失。

6.梨的根部病害 梨的根部病害,主要有白紋羽病、紫紋羽病和白絹病,南方的江蘇、浙江等省均有分佈。上述三種病害的寄主範圍很廣,除危害梨和蘋果外,也能危害桃、葡萄、柑橘、桑、茶、甘薯、馬鈴薯和大豆等多種作物。

(1)症狀 三種根部病害在發生初期,地上部較難鑑別,病株照常發芽和長葉。但隨病情逐漸發展,病樹生長顯著衰弱,葉形變小,葉色褪黃、枝幹失水皺縮,先從枝梢的先端或細小枝條開始枯死,最後引起全株枯死。果樹從發病到死亡,所需時日常隨着樹齡和果園條件不同而有差異。苗木期感病,往往當年就會死亡。而大樹感病,則死亡較慢,一般需經一二年或數年才死去。以上症狀為三種根病在地上部的共同表現。至於地下部的症狀,則三種根病有所不同。現分述於後:

白紋羽病:根系黴爛,先由局部根系受害,逐漸蔓延到整個根系;開始時細根黴爛,再擴展到側根和主根。病根表面纏繞有白色或灰白色的絲網狀物,即根狀菌索。後期黴爛根的柔軟組織全部消失,外部的栓皮層如鞘狀套於木質部外面。有時在病根木質部結生黑色圓形的菌核。地上部近土根際出現灰白色或灰褐色的薄絨布狀物,即菌絲膜,其上長有孢梗束,有時並形成小黑點,即子囊殼。這時,地上部逐漸衰弱死亡。

紫紋羽病:根系黴爛情況與白紋羽病相似,但病根表面纏繞有紫紅色的絲網狀物及絨布狀物,前者為根狀菌索,後者為菌絲膜。在腐朽的根部,有時還可以看到半球形、紫紅色的菌核。

白絹病:主要發生於果樹或苗木的根頸部,即貼近地面的莖幹部,故亦稱莖基腐病。發病部位,在地面下5~10釐米處最多,發病初期,根頸表面形成白色菌絲,表皮呈現水漬狀褐色病斑;菌絲繼續生長,直至根頸全部覆蓋着如絲絹狀的白

梨子樹病蟲害的種類及防治方法

1、梨黑星病:防治疾病時需要選擇抗病性良好的梨子樹品種。2、梨輪紋病:秋季時清除落葉,並向梨子樹噴灑高錳酸鉀。3、幹腐病:將梨子樹生長過於密集的枝葉剪疏。4、梨鏽病:高温天氣時向梨子樹噴灑水分進行增濕。

梨子樹怎麼防治病害蟲

1、梨黑星病

梨子樹的病蟲害種類有梨黑星病,梨黑星病是一種檢疫性病害,這種病害會以孢子與菌絲體的形態寄生在梨樹的芽鱗中,防治梨黑星病時,需要在種植時選擇抗病性良好的李子樹品種,降低植株的染病機率。

2、梨輪紋病

梨輪紋病是弱寄生菌,具有發病快和危害大的特點,它會使得梨子樹出現大面積果實腐爛的現象,防治梨子樹梨輪紋病時,需要在秋冬季節時期將落葉和落果清理掉,並將植株的老皮刮除,然後噴灑高錳酸鉀進行消毒。

3、幹腐病

梨子樹會感染干腐病,幹腐病會使得植株的樹枝上出現長條形的黑褐色病斑,並且會導致梨子樹樹幹枯死,防治幹腐病時,需要將梨子樹生長過於密集的枝葉剪疏,改善植株間的透光性和通風性。

4、梨鏽病

梨鏽病又名為赤星病,是梨子樹危害性最大的病菌,會導致植株的大量落葉與果實畸形,防治梨子樹梨鏽病時,需要在高温天氣時向植株的四周噴灑水霧進行增濕,並且要每隔10-15天噴灑一次除菌藥劑,使梨子樹健康生長。

梨樹病害圖片及防治方法

梨樹病蟲害防治如下:

1、梨蚜

這是梨樹最常見的寄生害蟲之一,主要是像寄生在葉片上攔截梨樹的養分一樣,會嚴重影響梨樹的果率。"症狀是梨樹的葉子附着在梨蚜的幼蟲上,隨着時間的推移,葉片開始收縮成圓柱形,最終導致脱落。人們普遍認為,這些葉子應該及時移除和焚化,以避免在更多的地方受到感染。

在初期階段,人工清除可以解決嚴重的問題,50%的對硫磷EC可以噴灑3000次,以防止和治癒。

2、梨赤黴病

也就是説,所謂的梨黑星病,往往有初期的結果,導致果實生長異常,往往是由於濕度過大引起的病理變化。病害表明,梨表面開始出現斑點痕,然後慢慢發黑,最終導致整個果實枯萎,再加上梨赤黴病屬於羣體性病害,發現後應及時處理。國石靈、特拉唑和黑星粉是治療本病的常用藥物,也可預先噴灑40%諾瓦乳劑800~1000次。

3、梨樹鏽病

這種病害對葉子特別有害,對梨幼果的危害也很大,主要集中在濕度較高的温度交替時間內。葉上出現鏽斑,隨後緩慢乾燥果實對頂生的表現為乾燥和壞死。柏樹和柏樹等會嚴重提高疾病的發病率,這一點值得注意。在易發季節噴灑20%的EC 1500至2000次用於預防,每個月兩次,為期兩個月。發病時,用20%粉紅寧600倍液治療。

4、梨食心蟲

這是梨子最可怕的寄生害蟲之一。一旦被發現,梨就變得毫無希望,腐爛不堪。因此,早期預防和疾病後的治療必須及時、重視。大部分寄生蟲進入果實的早期階段,隨着蠕蟲的生長,果實變得越來越明顯。對於直接摘除和帶出果園破壞的果實,應立即噴灑周圍樹木,兩種處理較常見。

標籤: 梨樹 病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zh-mo/kp/365km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