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维知科普网 >

教育

> 盲人说象是什么意思?

盲人说象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盲人说象是什么意思?

成语名字:盲人说象

成语发音:máng rén shuō xiàng

成语解释: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成语出处:元 黄溍《书袁通甫诗后》:“吾侪碌碌,从俗浮沉,与先生相去远甚,而欲强加评品,正如盲人说象。”

成语繁体:盲人説象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看问题以偏概全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 盲人摸象 

成语例句:不深入调查研究就会闹出盲人说象的笑话来的

盲人说象的意思及故事

【成语】:

盲人说象

【拼音】:

[máng rén shuō xiàng]

【解释】: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出处】:

元·黄溍《书袁通甫诗后》:“吾侪碌碌,从俗浮沉,与先生相去远甚,而欲强加评品,正如盲人说象。”

【举例造句】:

不深入调查研究就会闹出盲人说象的笑话来的`。

【成语典故】:

古代佛经里讲到有几个盲人去摸大象,一个瞎子摸到大象的腿就说大象像棍子,一个摸到大象的耳朵就说大象像扇子,一个摸到大象的尾巴说像绳子。因为他们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而没有看到大象的整体形象。

盲人说象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1945 成语 盲人说象 注音 ㄇㄤˊ ㄖㄣˊ ㄕㄨㄛ ㄒㄧㄤˋ 汉语拼音 máng rén shuō xiàng 释义 义参「盲人摸象」。

见「盲人摸象」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盲人摸象」之典源,提供参考。

《大般涅槃经》卷三○譬如有王,告一大臣:「汝牵一象,以示盲者。」

尔时1>大臣受王敕2>已,多集众盲以象示之。

时彼众盲,各以手触,大臣即还,而白王言:「臣已示竟3>。」

尔时大王即呼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

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莱茯根4>;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5>;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注解〕(1)尔时:那个时候。

(2)敕:音ㄔˋ,命令。

(3)示竟:展示完毕。

(4)莱茯根:萝卜。

莱茯,同「芦菔」。

(5)木臼:木制的臼。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盲人摸象」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佛经中常用譬喻来解释佛理。

如《大般涅槃经》中为解释一般人各自解说佛性,都只是一种片面的看法。

有如古代有一个国王,要大臣召聚盲人来摸大象,摸完之后,问每个盲人他们认为大象长什么样子,摸到象牙的人说「象长得跟萝卜一样」,摸到象耳朵的人说「象长得跟畚箕一样」,摸到象头的人说「象长得跟石头一样」,摸到象鼻的人说「象长得跟杵一样」,摸到脚的人说「象长得跟木制的臼一样」,摸到背的人说「象长得跟张床一样」,摸到肚子的人说「象长得像个瓮一样」,因着每个人摸到的部位不同,而对象的外观有了不同的看法。

其实他们摸到的都是象,也都不是象。

象在此指佛性,而盲人则是指芸芸众生,若是有人执著于某些行为或文字才是真正的佛性,就像摸象的盲人一样,只看到了佛性的一部分,就执著于自己所认知的部分,甚者非议别人看到并非真正的佛性,这样反而迷失了观照佛性本质的能力。

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盲人摸象」,用来比喻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

书证 01.元.黄溍〈书袁通甫诗后〉:「吾侪碌碌,从俗浮沈,与先生相去远甚,而欲强加评品,正如盲人说象。」

用法说明近义词:

反义词:辨识 参考语词 盲人摸象

标签: 盲人说象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wzkpw.com/zh-cn/jy/38m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