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哪首詩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哪首詩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這是一首五言絕句,是唐人五絕中的寫景名篇。原詩為“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於唐玄宗開元十八年(730年)離鄉赴洛陽,再漫遊吳越,藉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憤。《宿建德江》作於作者漫遊吳越時,與《問舟子》是同一時期的作品。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哪首詩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稱為孟山人。

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曾隱居鹿門山,生了六子。

詩與王維並稱“王孟”。其詩清淡,長於寫景,多反映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什麼?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意思是原野無邊無際,遠處的天空好似比近處的樹林還要低,江水清澈,明月倒映在水中更與人相親。

宿建德江原文是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白話譯文是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濛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湧上客子心頭。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寫作背景

這是一首描寫暮江夜泊、羈旅客愁的名篇。在盛唐時代,孟浩然詩名顯赫,卻一直隱居山野。四十歲時,滿懷希望闖蕩長安,可惜因為他詩中一句“不才明主棄”,唐玄宗心中不悦,“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不予錄用。

於是他心灰意冷,漫遊吳越,這首《宿建德江》就是漫遊吳越,經過建德江所作。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是誰的詩?

是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裏的詩句

全文: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譯文:

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濛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湧上客子心頭。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這是一首刻畫秋江暮色的詩,是唐人五絕中的寫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濛的江邊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為自己的抒發感情的歸宿,寫出了作者羈旅之思。

此詩先寫羈旅夜泊,再敍日暮添愁;然後寫到宇宙廣袤寧靜,明月伴人更親。一隱一現,虛實相間,兩相映襯,互為補充,構成一個特殊的意境。詩中雖只有一個愁字,卻把詩人內心的憂愁寫得淋漓盡致,然野曠江清,秋色歷歷在目。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出自哪裏?

《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白話釋義:

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濛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湧上客子心頭。

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孟浩然於唐玄宗開元十八年(730年)離鄉赴洛陽,再漫遊吳越,藉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憤。《宿建德江》當作於作者漫遊吳越時,與《問舟子》是同一時期的作品。

此詩先寫羈旅夜泊,再敍日暮添愁;然後寫到宇宙廣袤寧靜,明月伴人更親。一隱一現,虛實相間,兩相映襯,互為補充,構成一個特殊的意境。詩中雖只有一個愁字,卻把詩人內心的憂愁寫得淋漓盡致,然野曠江清,秋色歷歷在目。

野曠天低樹山青月近人出自哪首詩

沒有野曠天低樹山青月近人的詩句,正確是寫法是: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譯文

把船停泊在煙霧瀰漫的沙洲旁,日落時新愁又湧上了心頭。

原野無邊無際,遠處的天空比近處的樹林還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與人相親。

註釋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建德(今屬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動小船。泊:停船靠岸。

煙渚(zhǔ):指江中霧氣籠罩的小沙洲。煙:一作“幽”。

渚:水中小塊陸地。《爾雅·釋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

愁:為思鄉而憂思不堪。

野:原野。曠:空闊遠大。

天低樹:天幕低垂,好像和樹木相連。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來靠近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n2mz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