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李紳是哪個朝代的

李紳是哪個朝代的

李紳是唐朝宰相、詩人。字公垂,亳州譙縣古城人(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古城鎮)人。唐朝宰相、詩人,中書令李敬玄曾孫。生平捲入牛李黨爭,為李(德裕)黨重要人物。李紳歷經宦海沉浮,中唐時期的“牛李黨爭”幾乎伴隨他一生的政治生活。雖最後得居宰相之尊,但李紳的主要成就在於文學創作,他是在中國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之一。

李紳是哪個朝代的

李紳著有《樂府新題》二十首,已佚。作品流傳至今的有《追昔遊詩》三卷、《雜詩》一卷,合為四卷,收錄於《全唐詩》。散文現存十多篇,存於《全唐文》中。另有《鶯鶯歌》,保存在《西廂記諸宮調》中。

李紳曾祖李敬玄聯宗趙郡李氏南祖,南祖李氏為唐代趙郡李氏定著六房之一。趙郡李氏作為中原世家大族“五姓七望”之一,西晉以來家世非常顯赫。

為了限制和削弱中原世家大族的影響力,唐顯慶四年(659年),唐高宗下禁婚詔,禁止“七姓十家”之間互相通婚,西晉李楷四子後裔均被列入禁婚家“七姓十家”範疇。趙郡李氏博文約禮,門第清華,人物輩出,冠於卿族。



李紳是哪個朝代的人李紳屬於哪個朝代

1、李紳是我國唐朝中期的歷史人物。

2、李紳是唐憲宗時期的進士出身,入仕之後,其政治生活一直處於“牛李黨爭”之中,而後身居高位,官拜宰相,除了在政治官場方面大放異彩,李紳在唐朝時期的文壇上也頗有建樹。

詩人李紳是哪個朝代的 詩人李紳是什麼朝代的

1、李紳是唐朝詩人。李紳(772年-846年),字公垂,唐亳州(今屬安徽)人,生於烏程(今浙江湖州),長於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唐朝大臣,曾參與牛李黨爭。亦為詩人,文學上,參與新樂府運動。

2、李紳生於唐大曆七年(772年),曾祖父李敬玄,祖父李守一籍安徽亳州。父李晤,歷任金壇、烏程(今浙江吳興)、晉陵(今江蘇常州)等縣令,攜家來無錫,定居梅里抵陀裏(今江蘇無錫東亭長大廈村)。李紳六歲時,死了父親,由母親教育經義之書。他長得形狀眇小,但是很精悍,能為歌詩。

李紳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呢

李紳是新樂府運動的首創者和主要參與者,他早期的詩歌通俗易懂、反映現實,後期詩歌內容典雅,重在抒發個人情感,追求藝術技巧,形式工整、音韻諧暢。你知道李紳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嗎?跟着我一起了解下吧。

李紳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唐代。

李紳簡介

李紳(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唐朝宰相、詩人,中書令李敬玄曾孫。

李紳六歲時喪父,隨母親遷居潤州無錫。二十七歲時中進士,補國子助教。後歷任中書侍郎、尚書右僕射、淮南節度使等職,會昌六年(846年)在揚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贈太尉,諡號“文肅”。

李紳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為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著有《樂府新題》二十首,已佚。代表作為《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李紳的詩歌特點

李紳(772-846),字公垂,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生於江蘇無錫梅里,憲宗元和元年進士,是中唐元和時期的詩人,也是元白詩派的重要成員之一。李紳和元稹、白居易一同推動了中唐“新樂府運動”的開展,他在“新樂府運動”中的首創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視。《唐才子傳》卷六言:“紳為人短小精悍,於詩特有名,號‘短李’,與李德裕、元稹同時,稱‘三俊’。”109-110李紳的詩歌其實有一個由通俗到典雅的變化過程,他早期的詩歌具有明顯通俗化的特徵,由於受社會地位的提高、思想情趣的轉變及詩壇風氣的影響,使得他後期的詩歌趨向雅化。

一、李紳詩韻部

通過歸納,李紳詩共30個韻部,其中陰聲韻11部,陽聲韻13部,入聲韻6部。分近體詩和古體詩兩部分,相鄰兩部跨部相押的'列在其後。為節省篇幅,詩題取前二字,韻腳字下標單劃線、着重號、雙劃線加以區分。

(一)陰聲韻

1、脂部(《廣韻》支脂之韻):

近體詩:平聲支之同用1例:《柳二》(其一)籬旗絲。平聲支脂之同用2例:《龍宮》師知期基池。《柳二》(其二)絲眉兒。

古體詩:平聲支脂同用1例:《逾嶺》悲蛇隨。平聲支之同用1例:《鶯鶯》(其四)知詩之。平聲支脂之同用1例:《聞裏》詞私岐。上聲旨止同用2例:《涉沅》起裏水。《古風》(其一)子死。上聲紙旨止同用2例:《悲善》滓死爾。《鶯鶯》(其四)比紙裏。平聲脂微通用1例:《辛苦》飢衣姿肥。平聲支脂微通用1例:《聞裏》兒肥機扉。上聲旨去聲志通用1例:《贈毛》事志死。去聲志隊通用1例:《鶯鶯》(其三)意妹。

2、微部(《廣韻》微韻):

近體詩:平聲微獨用4例:《虎不》機威非淝。《開元寺》扉圍微衣。《卻望》(其二)微飛衣。《和晉》(其一)微衣。

古體詩:平聲微獨用2例:《悲善》飛歸徽。《姑蘇》扉暉飛。

3、魚模部(《廣韻》魚虞模韻):

近體詩:平聲魚獨用2例:《入揚》疏漁閭輿。《拜三》閭車魚居。平聲虞獨用1例:《憶過》儒夫須符。平聲虞模同用2例:《趨翰》符圖謨愚爐壺殊珠孤諛軀徒莩樞湖枯途孚驅禺趨須誅呼無途隅孥徂虞夫蘇辜狐轤揄吳敷駒芻儒榆湖朱。《別連》符圖枯K。

古體詩:平聲魚獨用3例:《南樑》書廬渠。《涉沅》居魚如。《憶登》餘居疏虛舒如沮墟躇魚z裾攄閭。平聲虞獨用1例:《逾嶺》紆須禺。上聲語獨用1例:《悲善》女語舉。上聲姥獨用2例:《移九》苦吐浦户堵。《古風二》(其二)土苦。上聲姥同用2例:《翡翠》塢舞浦。《贈毛》土主虎。上聲語通用1例:《南樑》羽侶處。上聲語姥通用1例:《鶯鶯》(其二)土虜處。上聲語姥通用1例:《憶西》語杼羽苦補。平聲虞去聲暮通用1例:《移九》駒虞哺。上聲語去聲御暮通用1例:《鶯鶯》(其四)語處路。上聲紙止通用1例:《贈毛》主史武爾。

4、齊部(《廣韻》齊韻):

近體詩:平聲齊獨用5例:《憶夜》低齊梯題霓。《轉壽》題泥鼙圭。《望海》低齊迷萋。《禹廟》稽霓泥齊。《卻渡》齊提稽西。

古體詩:平聲齊獨用2例:《南樑》迷雞題。《上家》萋啼齊。

5、皆部(《廣韻》佳皆韻):

近體詩:平聲皆獨用1例:《州中》齋懷階埋。

6、醪浚ā豆閽稀坊踉希:

近體詩:平聲灰跬用6例:《憶春日》開回萊栽枚。《滁陽春》杯開催台。《憶東》回來開摧梅。《登禹》來開梅台才回摧回裁胎催杯雷媒摧災陪隈猜哉。《拜宣》開來台雷埃。《江南》梅開回來。平聲灰跎仙海同用1例:《海棠》彩栽萊開杯。

古體詩:平聲醵烙1例:《姑蘇》開台來。上聲海獨用1例:《逾嶺》海在載。

7、宵部(《廣韻》蕭宵韻):

近體詩:平聲宵獨用2例:《東武》遙搖霄招。《欲到》遙橈橋潮。平聲蕭宵同用4例:《新昌》霄條苗喬。《初秋》朝軺貂髫。《重別》寥飄翹橋。《宿瓜》搖潮寥飆。

古體詩:上聲S小同用1例:《移九》小鳥眇。

8、豪部(《廣韻》豪韻):

近體詩:平聲豪獨用2例:《入淮》高桃鰲毛。《新樓》高鰲毛桃。

古體詩:平聲豪獨用1例:《涉沅》濤騷號。上聲獨用1例:《上家》好老道草。上聲巧通用1例:《聞裏》飽媪好草。上聲去聲號同用1例:《憶東》奧寶早倒昊潦道草嫂老禱掃島抱。

9、歌部(《廣韻》歌戈韻):

近體詩:平聲歌戈同用2例:《守滁》蘿波多莎。《憶題》多過蘿波。

10、麻部(《廣韻》麻韻):

近體詩:平聲麻獨用2例:《憶至》斜霞鴉車花。《毗陵》家霞花鴉。

古體詩:平聲麻獨用1例:《過荊》鴉花賒。上聲馬去聲l通用1例:《聞裏》吒下寡馬謝。上聲馬蟹通用1例:《鶯鶯》(其三)下罷。

11、侯部(《廣韻》尤侯幽韻):

近體詩:平聲尤獨用4例:《卻到》秋憂求舟。《卻望》(其一)流秋。《卻入》秋州愁流。《端州》(其二)秋愁。平聲尤侯同用3例:《宿揚》秋州牛樓。《滿桂》樓鈎流秋。《重到》頭秋遊愁。平聲尤侯幽同用1例:《過吳》流舟樓洲遊侯留謳浮幽丘鈎搜秋收羞頭愁郵騶修憂偷猷。   古體詩:平聲尤獨用1例:《姑蘇》留遊洲。

(二)陽聲韻

1、東部(《廣韻》東韻):

近體詩:平聲東獨用6例:《憶被》同風宮中。《杜鵑》中風同紅。《水寺》中通同宮。《蘇州》同風中宮。《鑑玄》中空風通公。《朱槿》紅風。

古體詩:平聲東鍾通用1例:《逾嶺》封重東。

2、冬部(《廣韻》冬鍾韻):

近體詩:平聲鍾獨用2例:《重蓮》重容峯。《慶雲》峯龍重鬆。

3、真部(《廣韻》真諄臻韻):

近體詩:平聲真獨用4例:《宿越》人臣鱗身。《卻過》臣濱鱗人身。《重入》人津身塵。《至潭》人巾。平聲真諄同用6例:《發壽》人春身津。《七年》人臣身春。《琪樹》人春塵鱗。《建元》辰人春巾。《望鶴》春塵身人。《山出》新春頻人神賓。平聲真文通用1例:《和晉》(其三)氲濱。

古體詩:平聲真諄同用1例:《贈毛》春新陳。

4、文部(《廣韻》文韻):

近體詩:平聲文獨用4例:《憶放》雲聞羣濉!渡系場吩憑氲曛分文。《華山》雲氲羣文君。《和晉》(其二)羣文。

古體詩:平聲文獨用1例:《長門》分文君。平聲文魂通用1例:《鶯鶯》(其二)軍門屯。

5、元部(《廣韻》元魂痕韻):

近體詩:平聲元魂同用1例:《憶春日曲江》園樽繁門。平聲元痕同用1例:《別雙》軒繁言根。

古體詩:平聲魂獨用2例:《涉沅》魂坤昏。《逾嶺》昏門温。平聲元魂同用1例:《過荊》魂冤閽。平聲魂痕同用1例:《贈毛》孫根昏。平聲元魂痕同用1例:《聞裏》言恩N喧門豚。去聲願霰通用1例:《悲善》怨宴。

6、寒部(《廣韻》寒桓韻):

近體詩:平聲寒獨用1例:《華頂》丹壇寒翰。平聲寒桓同用3例:《肥河》(其一)官難寒灘幹。《憶萬》攢盤瀾歡。《南庭》寒看端。去聲翰換同用1例:《泛五》h漫旦畔散斷岸爛亂歎判玩鸛旰翰難。

古體詩:平聲寒獨用1例:《鶯鶯》(其三)安餐。平聲寒桓同用3例:《悲善》鑾彈端。《悲善才》幹彈盤。《上家》冠歡彈。去聲翰獨用1例:《南樑》粲歎旦。去聲翰換同用1例:《悲善》散歎畔。上聲旱緩去聲換通用1例:《姑蘇台》滿散館。

7、刪部(《廣韻》刪山韻):

近體詩:平聲山獨用1例:《卻望》(其四)間山。平聲刪山同用3例:《肥河》(其二)班山還攀。《早渡》山關間蠻。《靈蛇》閒環間山。

古體詩:平聲山獨用1例:《南樑》殷山間。平聲刪山同用2例:《南樑》顏山間。《逾嶺》蠻顏艱。上聲產去聲線通用1例:《贈毛》院簡。

8、仙部(《廣韻》先仙韻):

近體詩:平聲先仙同用10例:《杭州》(其一)連泉煙禪。《海榴》煙娟妍年。《寒林》煙天仙泉蓮。《題法》天仙泉漣燃傳田蓮船千煙年川禪纏詮篇懸緣前。《回望》連煙田天蓮。《卻望》(其五)前川。《宿揚》連煙然船。《龜山》(其一)蓮天泉。《遙知》連煙鵑仙。《泰伯》泉年。

古體詩:平聲先仙同用2例:《移九》然前年天。《鶯鶯》(其二)天鈿仙。去聲霰線同用3例:《南樑》殿變霰。《過荊》轉`見。《逾嶺》霰變燕。

9、陽部(《廣韻》陽唐韻):

近體詩:平聲陽唐同用3例:《晏安》陽蒼房傷。《靈汜》傷塘楊光鄉。《江亭》腸荒。

古體詩:平聲陽唐同用5例:《南樑》長光。《逾嶺》皇方光。《移九》蒼陽鄉。《聞裏》桑狼魴樑。《奉酬》涼光長r房行望章航裝樑方霜驤腸。上聲養獨用1例:《涉沅》兩響槳。去聲漾宕同用1例:《上家》上放曠悵望。

10、庚部(《廣韻》庚耕清韻):

近體詩:平聲清獨用1例:《初出》晴纓輕清城。平聲庚耕同用1例:《憶壽》爭迎生明。平聲庚清同用6例:《早發》驚生程城情。《皋橋》名聲清鳴。《真娘》生輕聲卿。《別石》聲明英清。《到宣》京貞明旌橫纓清輕兵營晴迎呈楹聲行卿名生誠並傾盈平城鳴驚情成鯨。《贈韋》兵行聲。平聲耕清同用1例:《北樓》輕鶯情城。平聲庚耕清同用2例:《渡西》平聲輕橫營明情盛生清盈城爭旌誠貞。《龜山》(其二)耕生情。

古體詩:上聲梗靜同用1例:《南樑》景靜。去聲映徑通用1例:《過荊》鏡映徑。

11、青部(《廣韻》青韻):

近體詩:平聲青獨用2例:《龜山》屏形扃靈。《題白》扃聽銘經。

古體詩:平聲青獨用1例:《過荊》亭腥靈。

12、蒸部(《廣韻》蒸登韻):

近體詩:平聲蒸登同用2例:《過鍾》陵澄燈憎膺。《憶漢》憑騰。

13、侵部(《廣韻》侵韻):

近體詩:平聲侵獨用11例:《溯西》陰吟沉金岑。《杭州》(其二)深心金林。《橘園》金深臨心。《城上》陰深禽衾吟。《若耶》陰潯深心沈。《卻望》(其三)深陰。《卻到》深沈尋金心。《答章》金心。《紅蕉》深心。《端州》(其一)潯金。《聞猿》深襟心。

古體詩:平聲侵獨用1例:《涉沅》陰沉深。

(三)入聲韻

1、屋燭部(《廣韻》屋沃燭韻):

燭獨用2例:《逾嶺》續促旭。《悲善》曲燭曲。屋燭同用1例:《過荊》谷哭蜀。屋沃同用1例:《逾嶺》燠服毒。

2、質部(《廣韻》質術櫛韻):

質獨用1例:《上家》日室疾密失。質術同用1例:《鶯鶯》疾日七質出。質沒通用2例:《逾嶺》密日骨。《悲善才》膝日沒。質術沒通用1例:《贈毛》疾骨。

3、物部(《廣韻》物韻):

物沒通用1例:《涉沅》沒物骨。

4、月薛部(《廣韻》月屑薛韻)

月薛同用1例:《姑蘇》滅越月。月屑薛同用1例:《早梅》發徹裂舌月別折節雪。月末屑薛通用2例:《悲善》撥抹雪切月。《賦月》月潔闊哲折謁切。   5、陌錫部(《廣韻》陌麥昔錫韻):

陌麥同用2例:《南樑》隔拆客。《移九》謫客白。陌昔同用2例:《過荊》客陌石。《贈毛》碧宅客。昔錫同用1例:《逾嶺》席益敵。

6、職德部(《廣韻》職德韻):

德獨用1例:《姑蘇台》國刻惑。職德同用4例:《逾嶺》北黑直。《憶西》翼臆得北惑息憶。《翡翠》弋息翼得息。《鶯鶯》(其三)識北力。

二、李紳詩韻部分析

通過韻例可以看出,李紳詩歌用韻與《廣韻》獨用、同用情況基本對應,比較符合王力先生《漢語語音史》會考證的隋―中唐音系,但其詩歌用韻情況也反映出部分晚唐―五代音系的特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通過韻例可以看出,李紳近體詩用韻的獨用、同用情況與《廣韻》基本相同,符合王力先生構擬的隋―中唐音系。李紳近體詩中各韻各攝之間界限分明,異部相押僅有1例,為《和晉公三首》其三,真韻與文韻通用;近體詩中不存在異調相押的情況,四聲分押明顯。唐代詩人創作律詩一般用平聲韻,很少用仄聲韻,李紳《泛五湖》一詩便用仄聲韻,去聲寒部翰韻和換韻同用。總的來説,李紳近體詩用韻嚴整規範,可以看出其用韻受官韻的影響很深。

(二)李紳古體詩僅存24首,在他現存詩歌中所佔比例較小,但其古體詩的用韻情況也很重要,與近體詩用韻嚴整不同,其古體詩用韻較寬,古體詩的用韻更能真實地反映當時的實際語音變化,其中一些用韻情況符合晚唐―五代音系。李紳詩歌異部通押和異調通押的情況主要存在於古體詩中,在其古體詩用韻中有8例異調通押,在這些例子中,都是同攝通押,而且除《贈毛仙翁》產線通用分屬山部和仙部外,其它都屬於同一韻部的異調通押;在其古體詩中異部通押的有17例,有3例是跨攝通押,其它屬於同一韻攝不同韻部的通押,山攝和臻攝內部通用最多,分別為4例和6例,表明當時實際語音中兩攝內有混同的現象,兩攝韻部正在變化之中。李紳的古體詩換韻很自由,不講究換韻的次數和平仄韻的遞用,而且其用韻不避重複。

(三)李紳詩歌用韻謹慎,較多是用寬韻(僅討論近體詩),如真韻入韻11次,仙韻入韻10次,庚韻入韻11次;較少用窄韻,如微韻入韻4次,文韻入韻4次,青韻入韻兩次;很少用險韻,如皆韻入韻1次,江韻則沒有入韻等。李紳140首詩歌共有220個韻例,其中陰聲韻86例,佔總數的39%,陽聲韻110例,佔總數的50%,入聲韻24例,佔總數的11%,可見李紳更偏向使用陽聲韻。陽聲韻中,更偏向使用仙部、庚部、真部、侵部、寒部,分別為15例、13例、12例、12例、12例,這些韻部佔陽聲韻的58%。

(四)韻部的分合情況。李紳詩歌的一些用韻表現出向晚唐―五代音系變化的趨向,如舒聲韻與促聲韻在入韻方面顯示出不同的特點,東韻的入聲韻屋韻已與東鍾二韻的入聲韻混而不分,而東韻的舒聲韻卻依舊保持着獨用[2]34,庚韻與青韻、元韻與仙韻的舒聲韻與入聲韻也顯示出相同的特點,同時魚部和虞部、支部和微部都呈F出合部的趨勢,李紳詩歌韻部的分合情況反映了晚唐韻部的變化。

李紳詩歌用韻近體詩和古體詩展現出不同的特點,近體詩緊守官韻,古體詩更多反映了當時實際語音,通過分析對李紳詩歌的用韻,可考察中晚唐過渡時期韻部變化分合的情況。

標籤: 李紳 朝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n2mmw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