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為何你付出越多 孩子越不知道感恩 看完你就明白原因了

為何你付出越多 孩子越不知道感恩 看完你就明白原因了

有時,父母為了彌補對孩子的感情上的缺失,會用物質來取代。孩子們通常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愛和陪伴,而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如果孩子只是被物質包圍,而缺乏真正的父母關懷,他們可能會不懂得感恩。

為何你付出越多 孩子越不知道感恩 看完你就明白原因了

星期六晚上,我做好了飯菜,卻忽然感到肚子不舒服。於是,我坐在沙發上,招呼女兒前來用餐。女兒坐到飯桌前,卻立刻呼喚我:媽媽,我的飯在哪?我的筷子呢?

女兒的爸爸坐在飯桌前,卻讓她自己去拿碗筷,自己盛飯。孩子回答説,可是我夠不着,因為碗筷放的地方有點高,通常都是我幫她們拿好。她的爸爸説:怎麼夠不着?你的身高夠了,自己去搞定。你媽媽肚子不舒服,總不能讓她為你做這些。

看到女兒的爸爸也無意為她做這些事情,女兒只能自己起身去盛飯,然後搬來小凳子拿筷子,坐到飯桌前吃了起來。我坐在沙發上閉目養神,突然意識到,我平時常常幫她做一些事情,即使我根本不想把她培養成白眼狼,但毫無疑問,孩子已經把我為她做這些事情當作理所當然。

即便我此刻肚子不舒服無法做飯,她還是一副只想等着我為她盛飯的態度。於是,在她吃完飯之後,我把女兒叫到跟前,告訴她:以前媽媽一直給你盛飯,所以你覺得媽媽給你盛飯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你已經長大了,從今天開始,盛飯就是你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就該自己做。從那以後,我都會時刻提醒自己,有沒有又給孩子做得太多,違背了自己給孩子立的規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裏的事情幫着做”。

總的來説,擁有很多東西的孩子不如那些擁有適度數量東西的孩子更懂得感恩,因為這些東西來得太容易了,在有機會渴望之前,這些東西就已經到手了。也就是説,父母的過度溺愛很容易激發孩子的不感恩。

為何你付出越多 孩子越不知道感恩 看完你就明白原因了 第2張

上海的丁阿婆家裏有個“別人家的孩子”,兒子同濟大學畢業,研究生留學加拿大。回國後的7年時間裏,他白天睡覺,晚上玩遊戲,過着心安理得的啃老生活。但是不久後,丁阿婆被查出尿毒症,每月3500塊錢的退休金,醫藥費卻要花費2000多。面對這一現實,丁阿婆將兒子告上了法庭,要求他去工作,來支付養老費。然而,律師告訴她,即使贏了官司也難以執行,而且兒子可能會與她鬧翻。最終,丁阿婆只能撤訴。

丁阿婆感到懊悔不已,她意識到自己的過度溺愛對兒子造成了不負責任的態度。她曾將一切包辦成現成,現在不僅需要支付醫藥費,而且兒子還依賴她的房產來維持生計。而兒子卻冷笑着説:“誰叫你溺愛我,我的不順難道不是你造成的嗎?”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師薩提亞曾説過一句話:“孩子永遠沒有錯,如果錯了,一定是父母的錯。”中國父母常常給予孩子無盡的愛,有求必應,滿足孩子的一切願望,即使這些願望難以實現。這種過度溺愛往往導致孩子不懂感恩。

有些父母希望孩子不僅得到他們所擁有的一切,還希望孩子得到他們自己渴望但未能實現的一切。還有一些父母害怕對孩子説“不”,擔心被社會輿論指責,或擔心孩子會指責他們不夠關愛。這種態度可能導致孩子不懂得滿足,不懂得感恩。

為何你付出越多 孩子越不知道感恩 看完你就明白原因了 第3張

要讓孩子懂得感恩,需要父母找到愛與責任的平衡。父母可以跟孩子進行良好的情感互動,強調愛是無條件的,但同時也要教育孩子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去體驗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挫折,讓他們明白事情不總是順利的,而要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此外,父母可以不時地告訴孩子,有些事情並不是物質上的滿足可以彌補的,而是需要付出努力和責任感來彌補的。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去關心家庭和社會的其他成員,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感恩之情。

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過度溺愛孩子,要讓他們學會自己承擔責任,學會感恩生活中的一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懂得感恩的下一代,讓他們成為有責任感、有同理心的人。感恩不是一種奢侈,而是一種品質,需要從小培養,從家庭教育開始。

標籤: 感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9q82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