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明朝五虎將是哪五個

明朝五虎將是哪五個

明朝五虎將分別是:常遇春、湯和、鄧愈、徐達、胡大海。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號燕衡,是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明朝開國名將。湯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明朝開國名將,軍事家。鄧愈,天生魁梧,勇武過人,16歲領兵抗元,是明朝開國名將。徐達(1332年-1385年),漢族,字天德,元末明初名將,明朝開國元勛。

明朝五虎將是哪五個

資料擴展

常遇春,元順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歸附朱元璋,自請為前鋒,力戰克敵,嘗自言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軍中稱常十萬,官至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國公。

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軍中,年僅四十,用宋太宗喪韓王趙普故事,追贈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諡號忠武,配享太廟。



明朝開國五虎將都是誰?

《大明英烈傳》明朝開國五虎將 :徐達、湯和、常遇春、胡大海、沐英

維基

朱元璋的五虎將介紹五虎將的結局如何

朱元璋的五虎將介紹五虎將的結局如何

朱元璋五虎將朱元璋之所以能在元末混亂的局勢中順利突圍,除了朱元璋自己是一位非常了不起人物之外,首先還有很多人才的輔佐,在戰爭年代自然少不了戰將,而朱元璋首先的戰將不但多,而且非常了不得。

朱元璋五虎將畫像

朱元璋有五虎將,這五個人是朱元璋帳下最能打仗的將軍,他們分別是: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鄧愈、馮勝。由於朱元璋手下的戰將太多,説以能夠躋身前五絕對是優秀中的優秀。

朱元璋五虎將中徐達排名第一是沒有什麼異議的,因為徐達是朱元璋手下公認的名將第一,他的戰功卓著,一生沒有打過敗仗。排在五虎將第二位的就是常遇春,這個人也是非常厲害的,自從投奔朱元璋以後就做了先鋒官,也是沒有打過敗仗,但是由於去世時間過早,他沒有等到朱元璋開國,但是他的功績無可比擬。

第三位之所以是李文忠,是因為李文忠確實是朱元璋五虎將中僅次於徐、常的優秀將領,他是朱元璋的侄子,擅長長途奔襲,尤其是在對北元的戰爭中表現的極為出色,一生之中為朱元璋立下了汗馬功勞。

第四位是鄧愈,他不但在前期的農民戰爭中為朱元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後來的北上整套蒙古中也有很大功勞。最後一位是馮勝,這個人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在很早就跟隨朱元璋,為他立下了許多大功勞。

在那個風雲際會的年代,將星閃耀,朱元璋五虎將絕對是其中最為明亮的五顆。

朱元璋為什麼殺徐達徐達是明朝開國第一名將,幾乎無人能出其右,對於徐達朱元璋也是非常信任的,可以説朱元璋得天下,徐達居功至偉。而這樣一位名將,傳説是被朱元璋賜死的,為什麼朱元璋要殺徐達呢?

徐達畫像

現在比較流行的證據有這幾點:首先是徐達立的功勞實在太大,所謂功高震主,朱元璋怕自己的兒子掌控不了他所以要殺他;其次是朱元璋在得天下以後已經用不到徐達了,再加上朱元璋本人的猜忌心理是很重的,所以要殺徐達鞏固自己的統治。

在野史中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徐達病了,大夫為徐達看病之後回報朱元璋説病的比較嚴重,是背部長瘡,尤其不能吃鵝肉。於是朱元璋派人為徐達送去了一隻燒鵝,徐達看見以後知道了朱元璋的用意,就將這一隻燒鵝吃光了,不久就死了。

這個故事的真假我們不知道,實際上史書中沒有記載朱元璋殺徐達,因為徐達為人正直忠勇,他對朱元璋是死心塌地的效忠,同時他為人十分低調,在明朝建國以後雖然他功勞最大,但是從來不張揚,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徐達是朱元璋的兒女親家,兩家聯姻在一起。

所有這些因素聚合在一起來看,朱元璋是沒有殺死徐達的,之所以有這樣的傳言,就是因為徐達的功勞太大,再加上他英年早逝,很多人不相信是病死的,但是在實際的史書中記載,由於常年征戰,徐達身體在建國以後一直不好,最終病死。

徐達常遇春徐達、常遇春二人跟隨朱元璋數十載,分別列於明朝開國功臣的一、二名。歷史上對於這二人的英雄事蹟流傳甚多,據瞭解,徐達用兵如神,多有謀略,常遇春驍勇善戰,彷彿生於沙場。兩人都被封王,但結局卻大有不同。

徐達畫像

常遇春性情孤傲,且嗜好殺戮,在沙場上戰無不勝,卻常常殺降,即殺掉投降過來的士兵。後世對他的這一行為頗有微辭,古有云“殺降不詳”。繼而常遇春英年早逝,其大兒子常茂死於龍州,二兒子常升在朱棣靖難之時戰死沙場,三兒子常森也不知所蹤,常遇春戎馬一生,在勝利即將到來的前夕,死於歸途,其子孫也未能享受到開國功臣該享受的榮譽。與常遇春恰恰相反,作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不僅驍勇善戰、治軍嚴明,還足智多謀,善於學習,懂得采納不同意見,擁有大局觀。徐達不僅得到朱元璋的重賞,富貴一生,其子孫後代也在徐達的庇廕下,享受了無上的榮耀。史載,長子徐輝祖襲魏國公,並世代沿襲;次子徐添福早年就死了;三子徐膺緒世襲指揮使;四子徐增壽靖難之變時暗助朱棣,為建文帝所殺,後代世襲定國公;長女後來也成了明成祖皇后。

常遇春為何英年早逝常遇春生於安徽農村,自幼習武,體貌魁梧,二十五歲參加朱元璋的義軍隊伍,隨朱元璋東征北伐。四十歲時,在北征途中逝世,享年也才四十歲。為什麼常遇春會英年早逝?一種説法是被朱元璋謀殺,另一種説法是被累死的。

常遇春畫像

回顧常遇春的一生,第二種可信度更高。眾所周知,常遇春嗜好出徵,在戰場上更是帶頭衝鋒陷陣,以大將的身份與敵軍的小兵廝殺,給手下的士兵極大的鼓舞,這也是為什麼常遇春戰無不勝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洪武二年五月,元軍將也率兵侵擾通州,常遇春與另外幾名大將北上討伐,在近兩月的對戰中,明軍不斷傳出捷報。洪武二年七月,元軍退至開元,明軍俘獲“元軍萬人、車萬輛、馬三千、牛五萬”。討伐勝利了,但對於常遇春來説,他的精力也被消耗待盡。常遇春自開平啟程搬師回京,大軍行至柳河川,常遇春突然發病,召喚郎中過來看後,便説是得了“卸甲風”。不久後,就暴病身亡。其實,從常遇春的生活軌跡來説,得“卸甲風”是可想而知的事。常遇春常年南征北戰,中原人去北元那樣的地方征戰,多少有些水土不服,加之北方白天豔陽高照,廝殺在戰場的戰士又要身穿盔甲,奮力迎敵,免不了一身的熱汗。到了晚上,北風悽悽,軍隊隨處安營紮寨,卸下盔甲,免不了貪享那一抹涼風,這樣一熱一冷,加之戰後的疲憊,再強壯的身體,哪經受得住這樣長年累月的摧殘,出問題是很自然了。

李文忠怎麼死的一代開國將領李文忠,因病離世,逝後朱元璋親自提筆撰文寫悼語,將其追封為岐陽王,以武靖相稱,給他賜配太廟,使他名列功臣廟的第三位。

李文忠畫像

1380年明朝丞相因擅權、謀逆、不尊王法等罪名被明太祖處死,牽連眾臣,朝中人心惶惶。李文忠為此極其憂慮,屢屢進諫均被擱置,李文忠唯恐殘殺功臣的舉動會造成民心盡失帶來政權不穩,於是再三考慮之下決定再次進言。

他徹夜未眠寫奏章,待天亮出門前,叮囑妻子要將孩子好好培育成人,長大後為國效力,做好了此去赴死的準備。在朝中,朱元璋一見到奏摺,尚未讀完面已色變,讀到氣憤處,便起身離坐,一面手指李文忠怒斥其膽大包天,但文忠毫不畏懼,反問皇上如果殺盡羣臣,以後遇敵還有誰可上戰場?朱元璋火冒三丈,命人將其拉下稱要將其斬首,最後在皇后的説情下將其罷官留家。

李文忠革職在家後,1383年冬季患病,朱元璋親自前來探病,並下旨命令華雲龍為其負責看病治療。次年,李文忠去世,享年46歲。朱元璋懷疑文忠是被華雲龍下毒致死,遂將其降職,流放家屬,妻兒處死。

李文忠與明太祖之間,不僅是血緣上的舅甥關係,還是歷經沙場的君臣之聯。李文忠十分受到器重,且沉穩有學識,遇到大敵臨危不亂,是朱元璋親信中唯一有學識有謀略的人,也是朱元璋家族中最後一位親人,在朱元璋開國以及建國,都起到了不可取替的非凡大功。

李文忠徵北李文忠19便跟隨朱元璋四處征戰,屢立戰功。李文忠首戰便獲得軍功,援助池州擊敗敵軍,且攻下四個縣,奪佔建德、諸暨,招降王溥。

李文忠畫像

1362年,苗兵叛亂,李文忠擊退敵兵,穩定金華,奪取處州,守住諸全、義烏、諸暨,將張士誠打擊得全軍潰覆,佔其糧草、將士。1366年,李文忠赴杭牽制敵軍,招降餘杭守將並禮待,將城內治理得井井有條。次年,李文忠進駐福建,討伐劫匪,平定了江南一帶。

1369年,李文忠開始討伐北元之路,隨常遇春逼元帝退位,常遇春逝後由其接管該部隊,太原告急前去救援擊退元兵。李文忠令軍隊靠河紮營自固,大退夜間前來劫營的敵軍,大獲而歸。

次年李文忠帶軍降服興和將領,元帝死後其子上位後潛逃,李文忠帶兵虜獲元昭宗的後宮、將臣、珍寶等,派兵在其後窮追不捨,降服五萬餘人。此捷一出,李文忠獲大封,回京時,得朱元璋親至城門迎接,升為曹國公享有世襲權。

1371年,李文忠奉命前去協助傅友德安定四川,派兵建了新城駐守要塞後得以返回。次年,李文忠作為副將帶兵至蒙古地區,此戰艱難且行途不易,雙方持平,且失了幾員大將遂未能封賞。

1373年,李文忠帶兵北攻,多方擊退敵軍,斬敵方將領,擒元舊臣,守護邊防。

1379年,李文忠建洮州衞,並上書求建龍首渠,為歷史上首條地下水渠。

中國的五虎將是指哪些人?

五虎將一説最早出自《三國志平話》,嚴格意義上來講指的就是三國時期的五虎上將,即劉備手下的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當時陳壽寫《三國志》也並未聲稱這五人就是五虎上將,只是隨着演義的內容,後世文人逐漸以藝術形式將其展現出來,這才出現了五虎將的説法,不僅如此,就連其他文學著作中的人物也被組成了五虎將,但最終以三國時期的五虎上將最為出名,流傳最廣,可以説家喻户曉。

關羽

河東解良人,後跟隨劉備四處奔走,曾被曹操擒獲,但始終不為曹操所用,在白馬坡斬殺大將顏良,劉備稱漢中王之後關羽率軍圍攻襄樊,水淹七軍,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卻未曾想呂蒙偷襲荊州,兵敗麥城,在臨沮被斬殺。

張飛

幽州涿郡人,和關羽一同與劉備結拜,長阪坡霸氣側漏,僅僅率領二十餘人,據水斷橋,曹軍竟然無人敢近,橫掃西川,漢中之戰擊敗張郃,對蜀漢的貢獻非常大,後來被範疆、張達所殺。

馬超

扶風茂陵人,少年成名,早期曹操多次邀請,但是馬超並未同意,之後抵抗曹操被擊敗,只能依附漢中張魯,劉備攻打劉璋時,張飛曾與馬超大戰數百回合不見勝負,最後投降了劉備,幫助劉備征戰沙場,於222年病逝,時年47歲。

黃忠

南陽人,原本是劉表手下將領,之後跟隨劉備,幫助劉備攻打益州,在定軍山一戰斬殺名將夏侯淵,黃忠在人們的印象當中屬於老將,老當益壯,公元220年,黃忠去世。

趙雲

常山真定人,據説身長八尺,姿顏雄偉,先前加入了白馬將軍公孫瓚,後來投靠劉備,跟隨劉備三十年,參與過多次戰鬥,被譽為常勝將軍,曾兩次救出阿斗,劉備稱他“一身是膽”,更被譽為虎威將軍,公元229年,趙雲病逝。

這算是中國歷史上地位最高,影響力最大的五虎將,尤其是關羽,從宋朝開始就被譽為“武聖”,民間對關羽的祭拜甚多;張飛的廟宇在閬中、馬超的廟祠於成都、漢中、黃忠祠在六七十年代被毀,趙雲的廟宇在四川、河南、河北等地皆有。

也正是這五虎將的説法一出,歷史中小説中又湧現出許多五虎將,比如

《水滸傳》梁山五虎將: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董平;

《狄青演義》:狄青、石玉、張忠、李義、劉慶;

《大明英烈傳》明朝開國五虎將:徐達、湯和、常遇春、胡大海、沐英;

蔣介石的五虎將:何應欽、劉峙、錢大鈞、顧祝同、蔣鼎文;

曹魏五子:張遼、徐晃、于禁、樂進、張郃;

天國五虎:石達開、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

到了抗戰時期,我軍也有五虎將,分別是彭德懷、林彪、劉伯承、粟裕、陳賡(也有説是徐向前)。

標籤: 五虎將 五個 明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6wnwp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