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意思是什麼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意思是什麼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句話的出處是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兩遊黃山,讚歎説:“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留下“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美譽。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意思是什麼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意思是説,看過五嶽之後,其他的山看來也就不過如此,不需再看了。但是去過黃山之後,才發現連五嶽都不過如此,黃山集天下山水之大成,看過它之後,對其他山也就沒有什麼期待。

其中句中“五嶽”是指:中嶽嵩山、東嶽泰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以及西嶽華山,在徐霞客看來這些山都不如黃山。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意思是什麼?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意思是:

1.從五嶽回來之後,不用再去黃山了,因為五嶽這五座山已經包括了黃山的風景 去過黃山之後就不用再去五嶽了,因為黃山的風景包含了五嶽的風景。

2.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以其“五絕”的奇景和博大的徽文化蜚聲海內外,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黃山奇景代表着江淮山河之美。黃山迎客鬆是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徵,承載着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

3.這句話的意思是看完五嶽這五座山之後,就不用再看其他的山了,看完黃山之後,連五嶽這五座山也不用看了。我中國泱泱大國,地大物博,有着無數令文人墨客們爭相折腰的名山大川,在這些名山之中,五嶽以及黃山的地位是最為尊崇的。

補充

五嶽的名稱,始見於《周禮·大宗伯》和《周禮·大司樂》,至《史記》明確説岱宗(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高(嵩山)這五個大山。

《爾雅》説: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把黃河南面的華山,西面的吳山(即嶽山,在今陝西隴縣西南),東面的泰山(即岱宗),北面的恆山,長江南面的衡山,視為五嶽。鄭玄注《周禮·大司樂》採用此説法。

同是《爾雅》,又有第二種説法: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霍山(即天柱山,在今安徽潛山市)為南嶽,恆山為北嶽,嵩高為中嶽。鄭玄注《周禮·大宗伯》採用此説法。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意思是如果已經登臨黃山,那麼天下所有的山都沒有必要再去遊覽了,這句話既表現出了五嶽在天下眾山之中的傑出地位,又包含着對於黃山風景的讚美,通過對比的手法在側面上表現出了黃山的壯美雄奇。雖然這句話看起來有一些誇張的成分,但是黃山真的是博眾山之所長,匯聚天下景色於一山,把雄偉、險峻、奇特、高峻、秀美融合於一體,所以才能夠得到無數文人墨客的讚譽。

黃山博眾山之所長,匯聚天下盛景於一處。

説起五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為我國極富盛名的五座山,他們都憑藉着自身獨有的特點吸引着源源不斷的遊客。泰山的雄偉壯觀,引得無數文人墨客題詩讚美;險峻的華山成為了無數武俠小説中強者誕生的地方;更不要提雄奇的恆山,險峻的嵩山,秀美的衡山了。而黃山卻集五嶽所長為一體,不僅雄偉險峻,而且高峻秀美。黃山的奇鬆怪石吸引着無數遊客駐足觀看,黃山的雲海又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渺茫感。

黃山集8億年地質史於一身,在黃山上能夠看到地球生長的痕跡

黃山集八億年地質史於一身,融峯林地貌、冰川遺蹟於一體,兼有花崗巖造型石、花崗巖洞室、泉潭溪瀑等典型地質景觀;前山巖體節理稀疏,多球狀風化,山體渾厚壯觀;後山巖體節理稠密,多柱狀風化,山體峻峭,形成有“前山雄偉、後山秀麗”的地貌特徵。

黃山的氣候適宜,可謂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這既雄偉又秀美的山峯,是大自然給我們人類的饋贈。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也對黃山讚譽不已,比起古人我們如今的交通條件更加便利,在假日期間帶上家人一起去遊覽黃山也是一個絕好的選擇。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是什麼意思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意思是:從五嶽回來之後,不用再去黃山了,因為五嶽這五座山已經包括了黃山的風景,去過黃山之後就不用再去五嶽了,因為黃山的風景包含了五嶽的風景。

這句話是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讚歎:“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被後人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

黃山歷史地位: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以其“五絕”的奇景和博大的徽文化蜚聲海內外,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黃山奇景代表着江淮山河之美。

擴展資料

徐霞客與“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的由來

明代最偉大的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於明萬曆年間的1616年二月與1618年九月兩遊黃山,寫下了兩篇《遊黃山日記》,其中1616年的《遊黃山日記》還入選為高中語文教材。

在《遊黃山日記(前.後)》兩篇中述“因念黃山當生平奇覽”,對黃山的“一路奇景”讚歎不已,一路上留連於黃山“奇鬆、怪石、雲海、冬雪”。

錢謙益曾作《徐霞客傳》,在傳記中曾專門記述徐霞客遊黃山經歷:“已而遊黃山、白嶽、九華、匡廬”評價徐霞客為古今記遊第一,有感於徐霞客對黃山之美,親遊黃山,亦寫了下著名的《黃山遊記九篇》,一吐他對千古黃山的熱愛之情。

作者以飽滿的筆墨,抒寫了對黃山風物的切身感受,留連於黃山的泉水、雲海、尤其是在綿延數百里,千峯萬壑“無樹不鬆,無石不鬆,無鬆不奇”的奇鬆景觀。

也正是徐霞客在黃山的這兩次遊歷、登臨黃山,才使徐霞客在遍嘗海內外各名山大川后的晚年,對黃山優美山色發出:“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的感歎。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黃山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徐霞客與“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之由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3grnr4.html